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46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能承受双向荷载,整体性好,不需现场支模,而且造价低,吊装、运输容易。拼装楼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常用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03227765. 2),这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肋下两侧开有孔洞,拼装楼板时,将钢筋穿过预制构件纵向肋下两侧的孔洞,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使钢筋纵横交错布局,在预制构件形成的槽内填装混凝土,形成拼装楼板,该楼板具有造价低、制作容易、整体性好等优点。但这种带肋预制构件板的制作非常繁琐,主要是由于两侧开有孔洞纵向肋的浇筑需要在纵向肋两侧装侧模,两侧孔洞也需装模,然后置放底板钢筋、纵向肋钢筋、浇筑混凝土,工序复杂、且孔口的模块拆模难,增加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序简单、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有纵向凹槽。在制作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时,将底板底部向上,将钢筋放置在底板底部和纵肋凹槽内,张拉底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底板上的凹槽可以提高预制块底板的刚度,在张拉底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时,底板不会出现裂缝或反拱。由于混凝土浇筑在底板底部,在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时,底板底部平整。同时底部凹槽增大了预制块底板和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面积,预制块、钢筋、现浇混凝土能够很好的粘结嵌固,较好地解决了预制块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界面的强度和协同工作性,其受力性能、整体性能更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带纵肋的预制块预制好;(2)在模板上将预制块底板向上摆放整齐,将钢筋放置在摆放好的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凹槽内,张拉底板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在底板底部凹槽和纵肋凹槽内浇筑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该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由于先将预制块预制好,在叠合过程中由预制块和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预制块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好,预制板的整体性强,预制块可以在固定的模具内成批浇筑制作或挤压成型,制作工序简单。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由现浇混凝土浇注而成。由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由现浇混凝土浇筑而成,底板预应力钢筋能够很好的嵌固在两端现浇混凝土中,预制块、现浇混凝土和钢筋之间能很好的粘结,预制板的整体性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纵肋两端有缺口 。拼装楼板时,与纵肋垂直的管线可以放置在纵肋两端缺口处,可避免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由于预制板的纵肋主要受力部位是纵肋中部而不是纵肋两端,因此不影响预制板的整体强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或矩形。凹槽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及制作工艺进行灵活选择,便于生产及实际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上有缺口 。在制作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时,预制块纵肋上的缺口可直接形成预制板纵肋下孔洞,孔洞的制作简单、方便。拼装楼板时,现穿横向钢筋穿过预制板纵肋下两侧的孔洞,连接多块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现浇混凝土成为整体楼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由于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两凸块之间形成凹槽,可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凹槽内,不用支撑侧模。同时边凸块增加了预制块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面积,预制块在预应力钢筋作用下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嵌固更好,较好地解决了预制块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和协同工作性,预制板的受力性能、整体性能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T形或矩形。纵肋可增大预制板的强度,提高预制板的整体性能。T形纵肋有较大的刚度,可防止底板在预应力钢筋作用下的反拱,提高了预制板的有效折算高度。在拼装成整体楼板时,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和协同工作性更好,楼板的受力性能、整体性能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单肋或多肋。多肋能进一步提高预制板的强度和刚度,便于大跨度预制板的制作应用。在拼装整体楼板时,多肋可增强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粘结与嵌固,楼板的受力性能、整体性能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钢筋有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纵肋钢筋为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底板纵向钢筋为预应力钢筋。钢筋能提高预制板的抗弯、抗剪性能,加强预制块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防止出现裂缝。


图1为预制块1结构示意图,4为纵肋,5为底板,6为纵肋凹槽,11为底板边凸块。图1所示,纵肋凹槽6断面形式为矩形,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11。 图2为预制块另一实施例,纵肋上有纵向凹槽6,底板底部有纵向凹槽7,纵肋上有缺口 9。 图3为预制块另一实施例,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ll。 图4为T形肋预制块结构示意图,纵肋上纵向凹槽6断面形式为弧形,底板底部的纵向凹槽7断面形式为矩形,纵肋上有缺口 9。 图5为矩形双肋预制块结构示意图,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纵肋上有缺口 9。
图6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1为预制块,2为现浇混凝土,3为钢筋。 图7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另一实施例,预制板两端为现浇混凝土 2,预制板的纵肋两端有缺口 8,预制板的纵肋下形成孔洞10。
图8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另一实施例。 图9为T形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预制板的T形纵肋下形成孔洞10。 图10为矩形双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预制板纵肋下形成孔洞10。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1、现浇混凝土 2、钢筋3。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有纵向凹槽。图1-图5为预制块1结构示意图,4为纵肋,5为底板,6为纵肋凹槽,7为底板底部凹槽,9为纵肋缺口, 11为底板边凸块。在其他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由现浇混凝土浇注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纵肋两端有缺口。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或矩形。图l所示,纵肋凹槽6断面形式为矩形,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上有缺口。图2所示,纵肋上有纵向凹槽6,底板底部有纵向凹槽7,纵肋上有缺口 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图3所示,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T形或矩形。图4所示,纵肋上纵向凹槽6
断面形式为弧形,底板底部的纵向凹槽7断面形式为矩形,纵肋上有缺口 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单肋或多肋。图5所示,矩形双肋预制块结
构示意图,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纵肋上有缺口 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钢筋有预应力钢筋、非
预应力钢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带纵肋的预制块预制好;(2)在模板上将预制块底板向上摆放整齐,将钢筋放置在摆放好的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凹槽内,张拉底板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在底板底部凹槽和纵肋凹槽内浇筑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图6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1为预制块,2为现浇混凝土, 3为钢筋。 图7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另一实施例,预制板两端为现浇混凝土 2,预制板的纵肋两端有缺口 8,预制板的纵肋下形成孔 洞10。
图8为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另一实施例。 图9为T形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预制板的T形纵肋下形成孔洞10。 图10为矩形双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示意图,预制板纵肋下形成孔洞10。
权利要求
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有纵向凹槽。
2. —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l)先将带纵肋的预制块预制好;(2)在模板上将预制块底板向上摆放整齐,将钢筋放置在摆放好的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凹槽内,张拉底板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在底板底部凹槽和纵肋凹槽内浇筑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由现浇混凝土浇筑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纵肋两端有缺口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的纵向凹槽断面形式为弧形或矩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上有缺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有纵向边凸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T形或矩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块的纵肋为单肋或多肋。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钢筋有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该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块、现浇混凝土、钢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预制块的底板底部和纵肋上有纵向凹槽。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带纵肋的预制块预制好;(2)在模板上将预制块底板向上摆放整齐,将钢筋放置在摆放好的预制块的底板和纵肋凹槽内,张拉底板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在底板底部凹槽和纵肋凹槽内浇筑混凝土;(3)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形成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该带肋叠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由于先将预制块预制好,在叠合过程中由预制块和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预制块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好,预制板的整体性强,预制块可以在固定的模具内成批浇筑制作或挤压成型,制作工序简单。
文档编号E04G21/12GK101775875SQ2010101031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吴方伯, 周绪红, 徐静, 陈伟, 黄海林 申请人:吴方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