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铰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06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钢铰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球窝的铸钢件组成的铰支座,具体涉及一种铸钢铰支座。
技术背景现有的支座是平面连接,无法承受来自于横向和纵向的压力和剪切力,更无法承 受来自于旋转方向的力,位移更是没有能力承受,当地震发生时,运用现有支座的建筑物, 只能被毁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释放转角位移,同时能承受水平推力和竖向压 力的作用。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铸钢铰支座,其组成包括带有球窝的铸钢件,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的底部球 窝位置连接铸钢榫头,所述的铸钢榫头连接铸钢螺帽,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与铸钢榫 头之间装有铸钢螺母。所述的铸钢铰支座,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与铸钢榫头的连接处球窝位置装有 垫片,所述的铸钢螺母底部连接预埋件。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承受竖向载荷,具有抗竖向拉力的性能,保证地震时竖向结构上 下不脱节。2.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水平力的性能,保证地震时水平方向不落梁。3.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径向、环向的位移要求;还可以适应任意方向的转角要求。4.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整体性能好。5.本实用新型通过球面传力,不出现力的缩颈现象,作用在上、下结构的反作用力 比较均勻;特别是在承受拉力、剪力后仍可转动,并且当支座转动后,支座承受拉力、剪力时 仍为球面传力,传力状况良好。6.本实用新型不用橡胶承压,不存在橡胶老化对支座的影响,使用寿面长。7.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设计,易于加工设计和安装。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18]铸钢铰支座,其组成包括带有球窝的铸钢件1,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1的底 部球窝位置连接铸钢榫头2,所述的铸钢榫头2连接铸钢螺帽3,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 1与铸钢榫头2之间装有铸钢螺母4。所述的铸钢铰支座,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1与铸钢榫头2的连接处球窝位置 装有聚四氟乙烯垫片5,所述的铸钢螺母4底部连接预埋件6。
权利要求一种铸钢铰支座,其组成包括带有球窝的铸钢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的底部球窝位置连接铸钢榫头,所述的铸钢榫头连接铸钢螺帽,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与铸钢榫头之间装有铸钢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钢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与铸钢榫 头的连接处球窝位置装有垫片,所述的铸钢螺母底部连接预埋件。
专利摘要铸钢铰支座。现有的支座是平面连接,无法承受来自于横向和纵向的压力和剪切力,更无法承受来自于旋转方向的力,位移更是没有能力承受,当地震发生时,运用现有支座的建筑物,只能被毁坏。铸钢铰支座,其组成包括带有球窝的铸钢件(1),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的底部球窝位置连接铸钢榫头(2),所述的铸钢榫头连接铸钢螺帽(3),所述的带有球窝的铸钢件与铸钢榫头之间装有铸钢螺母(4)。本实用新型用于大跨空间钢结构、桥梁等建筑结构。
文档编号E04B1/36GK201722781SQ20102015584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清江, 吴碧野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钢结构幕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