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7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装轻质内隔墙板的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安装繁琐,由于工艺上的缺陷,墙板与墙板之间,或者墙板与梁板、门头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安全可靠的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场地上放出墙线;B、将运输小车将墙板运送到各个安装区域;C、在墙板连接处涂抹拌合好的砂浆;D、在墙板上端上设置顶胶垫块,然后竖起墙板,并用木楔固定,然后在墙板上端设置梁板或门头板;E、依次安装其它墙板,在墙板转角处或者墙板与墙柱连接处采用复合连接件连接;F、在相邻两墙板连接处设置纤维网带,在墙板顶端采用泡沫棒封堵板芯孔;G、在墙板与墙板、梁板、门头板连接处填充砂浆使其相互连接牢固;H、退出固定墙板的木楔,在木楔洞填充砂浆。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顶胶垫块包括平垫块和角垫块。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垫块包括垫块本体,在所述垫块本体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在所述的垫块本体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内部的通孔。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垫块包括垫块本体,在所述垫块本体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在所述的垫块本体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内部的通孔,在所述的垫块本体下端面两侧设有可设使垫块本体卡设在墙板顶角上的卡勾。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设置梁板时采用角码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码包括有角码本体,在所述的角码本体上设有用于与墙板上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梁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成L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是第二连接部长度的两倍,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连接孔,采用射钉枪在所述连接孔中设置射钉使墙板和梁板牢固连接在一起。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门的一侧没有墙体或者门垛宽度小于IOOmm的情况下设置门头板时,采用托码加固。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托码包括有L型托码本体,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包括托码第一连接部和托码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的托码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通过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打入射钉可与门洞侧的墙柱或墙板固定连接,门头板放置在所述的托码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托码第一连接部和托码第二连接部等长。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复合连接件包括连接钢筋,在所述的连接钢筋外套设有能增强连接钢筋与墙柱拉结力的胶塞,所述的胶塞包括塞体,在所述的塞体上中间设有纵向贯穿整个塞体的圆孔,在所述的塞体均布有多个与所述圆孔连通的长槽。如上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运输小车包括有车架,在所述的车架中间上焊接有一轮轴,在所述轮轴两端上分别设有车轮,在所述的车架一车上焊接有一墙板支撑架,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上设有运输墙板时可将墙板锁定在所述墙板支撑架上的U型箍筋,所述的U型箍筋一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上,另一边卡可设在墙板外侧上。本发明中墙板长度为M00mm-3200mm、厚度有85mm、100mm、120mm三种、宽度为 600mm、一侧有阴榫、一侧有阳榫。安装辅材包括干拌砂浆、网带、水泥钉、钢筋、胶塞、顶胶、 钢卡、托码等。干拌砂浆具有强度高、收缩率小、粘结性能强等特点;顶胶分为角垫块和平垫块,角垫块用于空心板、平垫块用于实心板,顶胶安置于墙板顶端使墙体顶缝砂浆厚度、饱满度得到保证并使墙体具有较好抗震性能;钢卡针对墙体的抗震需求而设置,安装钢卡可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随着施工工艺改进辅材会相应进行改进,辅材的改进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目标,使墙体各方面的性能得到提升。安装工具有撬棍、抹子、2M靠尺、水平尺、线舵、钢尺、铁锤、木楔、电锯、冲击钻、 墨线盒、软毛刷、水桶、扫帚、脚手架、梯子、投线仪、运板小车以及其它工具。随着施工工艺改进所使用的工具也会相应进行改进,工具的改进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目标。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1、按本发明施工工艺施工的轻质内隔墙体能够达到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和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2、按本发明施工工艺施工能够保证墙板的安全施工,降低施工安全隐患;3、本发明施工工艺使用干拌砂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湿法作业,经济环保,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施工工艺。


图1为用木楔固定墙板的示意图2为在相邻两墙板连接处设置纤维网带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托码的示意图;图4为用拖码连接墙板和门头板的示意图;图5为平垫块的示意图;图6为角垫块的示意图;图7为在梁板和墙板之间设置平垫块的示意图;图8为在梁板和墙板之间设置角垫块的示意图;图9为角码的示意图;图10为用角码连接墙体和梁板的示意图;图11为运输小车的示意图;图12为复合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3为胶塞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13所示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场地上放出墙线;B、将运输小车1将墙板2运送到各个安装区域;C、在墙板2连接处涂抹拌合好的砂浆;D、在墙板2上端上设置顶胶垫块3,然后竖起墙板2,并用木楔4固定,然后在墙板 2上端设置梁板5或门头板6;E、依次安装其它墙板,在墙板转角处或者墙板与墙柱连接处采用复合连接件7连接;F、在相邻两墙板连接处设置纤维网带16,在墙板2顶端采用泡沫棒封堵板芯孔;G、在墙板2与墙板2、梁板5、门头板6连接处填充砂浆使其相互连接牢固;H、退出固定墙板2的木楔4,在木楔洞填充砂浆。本发明步骤D中所述的顶胶垫块3包括平垫块31和角垫块32。所述的平垫块31 包括垫块本体33,在所述垫块本体33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34,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3 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33内部的通孔35。所述的角垫块32包括垫块本体33,在所述垫块本体33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34,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3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33内部的通孔35,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3下端面两侧设有可设使垫块本体33卡设在墙板顶角上的卡勾36。本发明中步骤D中设置梁板时采用角码8固定。其中所述的角码8包括有角码本体81,在所述的角码本体81上设有用于与墙板2上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2和用于与梁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2和第二连接部83相互连接成L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2的长度是第二连接部83长度的两倍,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2和第二连接部83 上分别设有连接孔84,采用射钉枪在所述连接孔84中设置射钉10使墙板2和梁板5牢固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步骤D中在门的一侧没有墙体或者门垛宽度小于IOOmm的情况下设置门头板6时,采用托码9加固。其中托码9包括有L型托码本体91,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91包括托码第一连接部92和托码第二连接部93,在所述的托码第一连接部92上设有连接通孔 94,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91通过在所述连接通孔94内打入射钉可与门洞侧的墙柱或墙板固定连接,门头板6放置在所述的托码第二连接部93上,所述托码第一连接部92和托码第二连接部93等长。本发明步骤E中所述的复合连接件7包括连接钢筋71,在所述的连接钢筋71外套设有能增强连接钢筋71与墙柱拉结力的胶塞72,所述的胶塞72包括塞体73,在所述的塞体73上中间设有纵向贯穿整个塞体73的圆孔74,在所述的塞体73均布有多个与所述圆孔 74连通的长槽75。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运输小车1包括有车架11,在所述的车架11中间上焊接有一轮轴12,在所述轮轴12两端上分别设有车轮13,在所述的车架11 一车上焊接有一墙板支撑架14,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14上设有运输墙板时可将墙板锁定在所述墙板支撑架14 上的U型箍筋15,所述的U型箍筋15 —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14上,另一边卡可设在墙板2外侧上。本发明具体安装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一、施工放线1、熟读图纸,了解各房间的布局、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关系,了解墙体、门窗等构件尺寸。2、根据每个楼层的控制线和施工现场的要求,先打开放线仪用红外线对准梁和剪力墙边,再用卷尺从控制线量到红外线使两条线平行。3、弹出的地面线,尺寸要准确,房间方正不能有大小头,要与控制线平行。4、要保证走道、门窗洞口尺寸,地面线要弹出双线,门窗洞口要用符号进行标记。5、使用卷尺时,为减少尺寸误差,拉卷尺不能斜拉,量尺寸时最好从卷尺的10厘米处量起。6、在放线仪下端有一条垂直于地面的激光线,用这条激光线照在地面的红点对准地面上的墨线,用微调使十字交叉激光线对准地面上的墨线,对准激光线弹出天线。7、放线时以施工蓝图为准,遇到主体结构面与图纸偏差较大时,应予以记录向主体施工单位提出,并对安装负责人交底。8、根据主体结构的标高点,在门头附近弹好一条标高线,标高为楼地面标高+lm, 以便于门头板的安装。二、垂直、水平运输1、墙板运至工地后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垂直运输设备运至楼层。2、工地有塔吊和卸料平台可以用塔吊将墙板吊至楼层的卸料平台,再通过水平运输运至安装部位。3、工地有人货梯用人货梯将板材运至各楼层,再通过水平运输至安装部位。4、没有垂直运输设备楼层不高的采用吊车吊运墙板至各层卸料平台,再通过水平运输至安装部位。三、水平运输1、将包装好的墙板运到指定位置后,打开包装,使用两轮充气轮小车运输。
2、拆包装时人应站在墙板两侧、小心墙板倾倒伤人。3、运板时需两个人配合操作一人把板的一端抬高(一般将钢管插在阳榫下第三个芯孔进行抬板,根据人的高矮调整钢管插的芯孔),另一人站在板的侧边,一手护板,一手把运板小车放到板下,调整至板的中间位置。4、放小车时手要抓在运板小车最上端的钢管,不能抓运板小车两端的钢管,避免把手夹在板与运板小车中间。充气轮小车最大承载重量为两块板,不得超运,并用小车上带的夹具夹好墙板,墙板防止倾倒。运板时,两人一前一后,人不能站在墙板的侧边运板,防止小车侧翻伤人。5、在楼层堆放板时应阴榫朝下,阳榫朝上,各规格分开整齐堆放,板的堆放要方便安装的需要,把相应规格的板,放在相应的位置上。6、堆放时能靠在墙柱边的,尽量斜靠在墙边柱边。注意不能压在安装墙板的墙线上,不能放在消防通道和走廊上,不能在洞口、临边放板。没有靠墙柱堆放的板,要用钢筋卡卡在板的芯孔上将板固定,单块墙板不准单独侧立堆放,应平放或斜靠固定位置。四、配板(确定板的尺寸并切割)1、墙板安装前,墙板的尺寸要根据所施工部位的具体高度、宽度来配合适的板,有需要切割时应进行切割;配板应选用合格墙板,有断裂、弯曲、缺边、掉角、板面不平整、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不合格板不允许使用;2、配板前应用卷尺量出需要安装墙板位置的高度,在量出的实际高度的基础上减去40mm,就是现场安装墙板的实际高度;3、一面墙安装到最后一块墙板时,宽度不足600mm时,根据需要对墙板进行切割后安装;4、墙板切割前,应先用卷尺量好尺寸并用铅笔画好线;5、切端头时,将墙板平放在地面上,可以将要切割的端头稍稍架起;横向切割或者纵向切割时,将墙板平放并架起进行切割;6、切割墙板时用力要均勻,勻速切割,不能用力过猛,避免烧坏电圆锯;同时要在锯片侧洒水,给锯片降温减少锯片损耗并减少灰尘的产生,不能将水洒到电机上以免造成短路或者漏电事故。7、切割后应立即清除板面的水泥浆,以便于运板和板的安装。8、切割后将要用的板和废料应分开堆放整齐,废料应及时清理出楼层。五、安装固定1、用运板小车把墙板或切割好的墙板,运到需要安装墙板的位置。2、在墙板的上端头的芯孔内放入泡沫棒也可以用网带封住墙板上端的芯孔。避免在补墙板上缝时,砂浆漏入芯孔内。3、上胶垫块,胶垫块分两种一种是角垫块,一种是平垫块。角垫块安装应卡在墙板端头两边的第一个芯孔内;平垫块安装,应先在墙板端头两边打上一点砂浆,再把平垫块粘在砂浆上。每块墙板使用两个垫块。4、竖板一般由三人合作完成,两个人把切好的板放在运板小车上,运到需要安装墙板的位置,把墙板的下端放在合适的位置,一般距离地面线的距离在50mm以内;同时另外一个人准备好木楔、铁锤、撬棍、砂浆;板运到前把砂浆打在墙板与墙、柱连接处或上一墙板的阴榫上。5、安装下一块墙板前,在装好的墙板阴榫上打满砂浆,砂浆一定要饱满,一般将砂浆做成“V”型。6、三个人站在上胶垫块的一端,手撑直站在同一线上同时用力竖起墙板,要求用力均勻,安装第一块板时要将板的阳榫靠主体结构。7、墙板竖起后,如板不到位,两个人扶稳墙板,负责拿撬棍的工人,把墙板左右摇摆起来,让板轻微移动(如同人走路的姿势),移动到墙线的位置,把墙板靠向墙或柱。(扶板人员需要配合好,手应扶在板的平面上,不能扶在侧面,防止夹伤手指,同时一只脚斜撑在板的下端,在撬棍撬动时,用手、脚用力,帮助快速将墙板对上墨线。)8、让墙板稍微倾斜,放入撬棍,扶正墙板,摇动撬棍使墙板靠紧墙或柱。在撬棍下面的最前端,放两个重叠的木楔,人坐在撬棍上,一只手护住墙板,反复上下摇动,让墙板上下对线,并挤出墙与板上的砂浆保证墙、柱与板或者板与板之间的砂浆饱满、密实。9、在挤出砂浆的同时,应对板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校准。把墙板竖起以后,先用木楔临时固定,用两米长的铝合金最窄面垂直紧靠墙板面使铝合金与墙面平行,再把铝合金慢慢下放或上放对准墨线,如不能对准上下墨线,用铁锤打动下面的木楔调整板的位置,使板对准上下墨线,然后把铝合金放在墙板的水平方向,反复检查墙板的平面是否与墨线平行,如不平行,用铁锤打动木楔将板调整到平行为止。10、砂浆挤出后,用力使劲向下压撬棍,把墙板顶端的胶垫块顶扁。再拿两个木楔从墙板两侧对应插入,用铁锤把木楔打紧,临时固定。11、墙板安装的转角、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处需要打钉或者打钢筋。冲击钻配IOmm 的钻头钻孔,在孔里打上8mm的胶塞,再打进一根6mm的钢筋,然后用砂浆把孔堵实。12、如需加固处理时,一般在板与板企口处安装一个加固角码。安装时先将角码短的一端用射钉器钉在天花上,将长的一端靠紧墙板打入射钉。13、安装门头板前,根据已放好的门头标高线及门洞的尺寸,在门头两侧墙板切出 15厘米的缺口,再量出所需门头板的准确尺寸,切出相应尺寸的门头板,然后在门头板的两端切出四个打钢筋的缺口,在门头洞口打上砂浆安装门头板,调整好门头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后用木楔固定,最后在预留的缺口打钢筋并用砂浆补缝。14、门头板如需加固时,采用托码托住门头板。安装时,先将托码紧靠门头的下角, 用射钉钉住。15、一面墙安装完成后,要检查整面的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要求在正负3毫米内,平整度偏差要求在正负2毫米以内,门窗洞口尺寸允许偏差5毫米。16、在墙板上开槽、开洞口要等到墙板的砂浆强度达到75%后,才可以进行开工开槽、开洞口,避免破坏墙板的整体结构。17、安装完成后应做到工完场清,地面垃圾、报废板等及时清理出楼层。六、有涉及到接板的情况1、当墙体低于3. 25米时,可以用板一次性安装,当墙体的高度超过3. 25米时需要进行接板施工。接板安装是分两层安装墙板,先安装下面一层板,待一道墙的下一层板安装完成三天后,再安装上一层板。2、根据结构高度进行配板,确定好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规格并进行切割。配板时应注意上下层错缝,错缝高度应为300mm--400mm。3、用运板小车把墙板或切割好的墙板,运到需要安装墙板的位置。4、在与墙板连接的结构墙柱边打好砂浆,三人配合立板,并调整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再依次根据高度错开安装墙板。5、安装完下一层墙板3天后,进行上一层板的安装。安装前先在下一层板的顶端或者侧端打上砂浆,在上一层板的顶端打上砂浆,再将板抬至下一层板的顶部,嵌在错缝洞口处,校准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后,用木楔固定。七、退木楔1、墙板下端头与地面之间的砂浆养护三天后,才能退木楔。其它固定墙板的木楔应也应在砂浆养护三天后才能退出。2、先用锤子左右轻轻的敲打木楔,敲松木楔后将木楔退出。3、木楔退出后应立即回收,以便于循环使用。4、木楔退出后应将木楔洞填满砂浆并保证地面与墙板下端缝平顺棱角分明,如地面不干净,应用水冲洗干净后再补实洞口。八、有涉及到开槽、线盒的情况1、先在墙板表面上用墨线画出需要开槽的位置,再用电圆锯对准墨线锯出所需的槽,槽的深度不宜超过墙体的1/3。2、空心板开槽时,先用切瓷片的小型切割机开出线盒,再在需要穿线管的位置与线盒之间,对准芯孔位置开出150mm至200mm的槽,装上线盒在芯孔处穿好线管,固定线盒, 用砂浆补平线槽。九、立缝、天缝抹砂浆1、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以及墙板与墙板的连接处有宽约50mm的凹槽,应进行砂浆补强。墙板顶端与主体结构连接缝也应用砂浆进行填充。2、抹立缝时,先把砂浆均勻抹在凹槽上,用抹子把砂浆收平,再粘上网带,同时将网带按进砂浆槽内。注意砂浆不能高出板面,网带不能裸露在砂浆面,墙板与墙板接缝处表面应光滑平整。3、抹天缝时,应用抹子将砂浆从墙板两面挤入缝中,要保证缝内砂浆饱满密实,棱角方正。4、在立缝、天缝抹完砂浆后,应及时对楼地面进行清理。十、转角、门边抹砂浆1、在安装转角门边处的墙板时,尽量在转角的一侧留出5-10mm的位置用来抹砂浆。2、转角抹砂浆先在转角处洒水湿润,抹一层打底砂浆,再用铝合金靠在需要修平的转角一侧并固定,然后再抹一层砂浆将转角处抹平,转角抹砂浆应保证转角处棱角方正垂直。3、门边抹砂浆先在门边处洒水湿润,抹一层打底砂浆,再用两条铝合金靠在门边的两侧并固定,然后再抹一层砂浆将门边处抹平,门边抹砂浆应保证门边棱角方正垂直并保证门洞尺寸偏差不超过10mm。i^一、退场垃圾清理
10
1、每天下班前应对工地进行清理,做到工完场清。2、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垃圾,应分类堆放、分批清理。在完成一个楼层或者一个区段后,应将楼层清理干净。
权利要求
1.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场地上放出墙线;B、将运输小车(1)将墙板( 运送到各个安装区域;C、在墙板( 连接处涂抹拌合好的砂浆;D、在墙板( 上端上设置顶胶垫块(3),然后竖起墙板O),并用木楔(4)固定,然后在墙板⑵上端设置梁板(5)或门头板(6);E、依次安装其它墙板,在墙板转角处或者墙板与墙柱连接处采用复合连接件(7)连接;F、在相邻两墙板连接处设置纤维网带(16),在墙板( 顶端采用泡沫棒封堵板芯孔;G、在墙板( 与墙板O)、梁板(5)、门头板(6)连接处填充砂浆使其相互连接牢固;H、退出固定墙板(2)的木楔G),在木楔洞填充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顶胶垫块C3)包括平垫块(31)和角垫块(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垫块(31)包括垫块本体(33),在所述垫块本体(3 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34),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 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3 内部的通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垫块(32)包括垫块本体(33),在所述垫块本体(3 上端面设有多个连接凸筋(34),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 上设有多个灌浆时可使浆料进入垫块本体(3 内部的通孔(35),在所述的垫块本体(3 下端面两侧设有可设使垫块本体(3 卡设在墙板顶角上的卡勾(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设置梁板时采用角码(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码(8) 包括有角码本体(81),在所述的角码本体(81)上设有用于与墙板( 上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 和用于与梁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 和第二连接部(83) 相互连接成L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 的长度是第二连接部(8 长度的两倍,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 和第二连接部(8 上分别设有连接孔(84),采用射钉枪在所述连接孔 (84)中设置射钉使墙板( 和梁板( 牢固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门的一侧没有墙体或者门垛宽度小于IOOmm的情况下设置门头板(6)时,采用托码(9)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托码(9)包括有 L型托码本体(91),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91)包括托码第一连接部(9 和托码第二连接部(93),在所述的托码第一连接部(9 上设有连接通孔(94),所述的L型托码本体(91)通过在所述连接通孔(94)内打入射钉可与门洞侧的墙柱或墙板固定连接,门头板(6)放置在所述的托码第二连接部(9 上,所述托码第一连接部(9 和托码第二连接部(9 等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复合连接件(7)包括连接钢筋(71),在所述的连接钢筋(71)外套设有能增强连接钢筋 (71)与墙柱拉结力的胶塞(72),所述的胶塞(7 包括塞体(73),在所述的塞体(7 上中间设有纵向贯穿整个塞体(7 的圆孔(74),在所述的塞体(7 均布有多个与所述圆孔(74)连通的长槽(7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运输小车(1)包括有车架(11),在所述的车架(11)中间上焊接有一轮轴(12),在所述轮轴(1 两端上分别设有车轮(13),在所述的车架(11) 一车上焊接有一墙板支撑架(14), 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14)上设有运输墙板时可将墙板锁定在所述墙板支撑架(14)上的U 型箍筋(15),所述的U型箍筋(1 一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墙板支撑架(14)上,另一边卡可设在墙板( 外侧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场地上放出墙线;将运输小车将墙板运送到各个安装区域;在墙板连接处涂抹拌合好的砂浆;在墙板上端上设置顶胶垫块,然后竖起墙板,并用木楔固定,然后在墙板上端设置梁板或门头板;依次安装其它墙板,在墙板转角处或者墙板与墙柱连接处采用复合连接件连接;在相邻两墙板连接处设置纤维网带,在墙板顶端采用泡沫棒封堵板芯孔;在墙板与墙板、梁板、门头板连接处填充砂浆使其相互连接牢固;退出固定墙板的木楔,在木楔洞填充砂浆。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安全可靠的轻质内隔墙板的安装工艺。
文档编号E04B2/00GK102505862SQ20111034291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宋震峰 申请人:中山建华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