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5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瓶机与退火炉之间通常用输瓶网带,由制瓶机制造出的瓶子通过输瓶网带到达退火炉,在输送过程中,各瓶子之间通常杂乱无章,且瓶子之间容易产生碰撞,影响退火效果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且节省能源的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瓶盘,接瓶盘的圆周上分布有金属片,对应金属片在接瓶盘的外周设有传感器A,接瓶盘的侧壁上连接输瓶槽,输瓶槽下方设置输瓶网带,输瓶槽末端设置闸门及传感器B,且上方设有机械手。接瓶盘外周上的传感器A和金属片可相对转动,传感器A通过金属片感应瓶子的位置,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元件,对间门及机械手进行控制;机械手为简易机械手,通过控制元件实现移动及抓取动作;金属片个数的设定可比排瓶的列数少一个,第一列输瓶网带可设在输瓶槽末端正下方,当第一个瓶子落到输瓶槽末端时,直接打开间门落到输瓶网带上, 故在起始位置可不进行设置金属片;使用过程中,接瓶盘通过制瓶机的传动轴进行转动,经制瓶机制造好的瓶子依次落在接瓶盘上,经接瓶盘的转动,到达输瓶槽后,通过传感器B感应到信号,传递给控制元件,经机械手放置在设定的位置,最终通过输瓶网带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所述的输瓶槽在与接瓶盘的连接处向下倾斜30°。方便瓶子从接瓶盘滑到输瓶槽内,便于传送。所述的输瓶网带为V型金属网带。V型金属网带可使瓶子的传送过程稳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设置的传感器和机械手可对进入退火炉前的瓶子进行有序排列, 避免瓶子之间的碰撞,提高退火效果及工作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械手2、接瓶盘3、传动主轴4、金属片5、输瓶槽6、闸门7、V型金属网带 8、退火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包括接瓶盘2,接瓶盘2的圆周上分布有金属片4,对应金属片4在接瓶盘2的外周设有传感器A,接瓶盘2的侧壁上连接输瓶槽5,输瓶槽5下方设置输瓶网带,输瓶槽5末端设置间门6及传感器B,且上方设有机械手1,输瓶槽5在与接瓶盘2的连接处向下倾斜30°,输瓶网带为V型金属网带7,现以排瓶数列为三列进行说明。工作时,加工完成的瓶子落在接瓶盘2中,接瓶盘2在传动主轴3的驱动下转动, 当第一个瓶子转到输瓶槽5 口并沿着输瓶槽5滑到输瓶槽5末端时,输瓶槽5末端的传感器B接受到瓶子信号,传递给控制元件进行控制,打开输瓶槽5 口闸门6,瓶子自然落到位于输瓶槽5正下方的第一条V型金属网带上,并随着V型金属网带进入退火炉8进行退火处理;当第二个瓶子随着金属圆盘转动到输瓶槽5上时,传感器A传给控制元件一个信号,使其控制器发出指令,使机械手1移动到输瓶槽5末端,在瓶子滑到末端,闸门6打开同时,机械手1抓住瓶子按照设定距离移动,可为5cm左右,并将其放在与第一条V型金属网带平行的第二条V型金属网带上,然后返回输瓶槽5末端,等待第三个瓶子到来;第三个瓶子和第二个瓶子移动过程相类似,横向移动距离可设为IOcm左右,如此循环动作,实现管制瓶在退火前的输送网带上均勻规则的排列。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瓶盘,接瓶盘的圆周上分布有金属片,对应金属片在接瓶盘的外周设有传感器A,接瓶盘的侧壁上连接输瓶槽,输瓶槽下方设置输瓶网带,输瓶槽末端设置间门及传感器B,且上方设有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输瓶槽在与接瓶盘的连接处向下倾斜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输瓶网带为V型金属网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制瓶机前电子排瓶装置,包括接瓶盘,接瓶盘的圆周上分布有金属片,对应金属片在接瓶盘的外周设有传感器A,接瓶盘的侧壁上连接输瓶槽,输瓶槽下方设置输瓶网带,输瓶槽末端设置闸门及传感器B,且上方设有机械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设置的传感器和机械手可对进入退火炉前的瓶子进行有序排列,避免瓶子之间的碰撞,提高退火效果及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C03B35/06GK102557425SQ2011103978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张军, 李志刚, 王法利, 程金平 申请人: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