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玻璃钢化炉腔内温度设定的方法。
技术背景
连续玻璃钢化炉的使用日益广泛,与普通钢化炉相比,连续玻璃钢化炉具有更长的炉体,待加工玻璃进入炉腔后不做停留,从炉腔中经过即完成加热。人们在利用连续玻璃钢化炉对玻璃进行加热时,习惯上追求使炉腔内的温度均勻分布,但由于玻璃刚进入炉腔时温度低、吸热量大,因而使得炉腔内进口端区域的温度远低于炉腔中部以及靠近出口端区域的温度,为此,人们试图通过加大炉腔内进口端区域加热元件的功率来提高该区域的温度,但炉腔进口端可供排布加热元件的空间有限,这不仅逼迫人们只能采用单位体积功率更大的加热元件,加大了设备的制造难度,而且即便加大加热元件的功率,仍然很难使炉腔内进口端区域的温度与炉腔内其他区域的温度一致,并且,尤为严重的是,这种追求使炉腔内温度均勻分布的习惯作法,无法保证玻璃按预期的温升工艺曲线被加热,影响了玻璃的加热品质。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该方法一改以往人们的习惯做法,不仅使玻璃的加热质量得到保证,而且降低了连续玻璃钢化炉的制造难度,降低了钢化炉的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具体为首先,选择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然后,根据温升工艺曲线设定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最后,再根据所需的温度分布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
进一步,将所述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温度设定为按阶梯状分布,并据此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元件的发热量,以使炉腔内实际的温度分布与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相吻合。
进一步,所述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分为温度较低的初始加热区域、温度逐渐升高的升温加热区域和温度保持稳定的保温加热区域。
进一步,根据待加热玻璃在所述炉腔内宽度方向上各区域对应部分的温度来设置该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使待加热玻璃在炉腔内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上各处的温度相同。
进一步,通过调整所述加热单元的功率和/或加热时间来控制该加热单元的发热量。
本发明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做法,不仅方便了加热元件在炉腔内的配置,而且使得玻璃的升温过程更加接近所预期的温升工艺曲线,提高了玻璃的加热质量。由于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元件的功率按所预期的温度进行配置,也相应节约了钢化炉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图1为在按照本发明方法设定炉腔温度的情况下,待加工玻璃的温升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3。根据不同类型的钢化玻璃的工艺要求,选择最佳的温升工艺曲线3。
2)根据温升工艺曲线3设定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各区域的温度1分布。将炉腔内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沿待加工玻璃的行进方向划分成多个区域,划分区域时,可将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分为温度较低的初始加热区域11,温度逐渐升高的升温加热区域12 和温度保持稳定的保温加热区域13。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温度设定1为按阶梯状分布。
3)再根据所需的温度分布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以使炉腔内实际的温度分布2与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3相吻合。通过调整各区域内加热单元的发热量来控制炉腔内该区域的温度2。
由于每个加热元件都有一定的影响区域,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不可能通过排列无数个加热元件来使炉腔内的温度按玻璃温升工艺曲线来分布,加之炉腔内空气流动的影响,因此,实施时,可将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中配置功率相同的加热元件,通过控制加热单元的加热工作时间或功率大小来调整发热量,进而使炉腔内的温度按玻璃温升工艺曲线分布,或尽可能接近温升工艺曲线。
尤为重要的是,在玻璃的加热过程,由于待加热玻璃的摆放情况不同一般中间有玻璃而四周或两端没玻璃,以及每片玻璃各部位吸热条件不同周边易于加热、中间难于加热,往往是各区域吸热量并不均勻。所以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玻璃的质量,根据待加热玻璃在炉腔内宽度方向上各区域对应部分的温度来设置该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使待加热玻璃在炉腔内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上各处的温度相同,进而使上述各处温度均按温升工艺曲线变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调整加热单元的功率大小和/或加热工作时间的长短来控制该加热单元的发热量大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避免区域划分过大,造成各区域的温度梯度过大,而使炉腔内待加工玻璃各处出现受热不均的现象。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只要是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该方法具体为首先,选择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然后,根据温升工艺曲线设定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最后,再根据所需的温度分布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温度设定为按阶梯状分布,并据此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元件的发热量,以使炉腔内实际的温度分布与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相吻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分为温度较低的初始加热区域、温度逐渐升高的升温加热区域和温度保持稳定的保温加热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加热玻璃在所述炉腔内宽度方向上各区域对应部分的温度来设置该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使待加热玻璃在炉腔内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上各处的温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所述加热单元的功率和/或加热时间来控制该加热单元的发热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玻璃钢化炉温度设定方法,该方法具体为:首先,选择待加热玻璃的温升工艺曲线,然后,根据温升工艺曲线设定炉腔内从进口端到出口端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最后,再根据所需的温度分布来配置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单元的发热量。本发明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做法,不仅方便了加热元件在炉腔内的配置,而且使得玻璃的升温过程更加接近所预期的温升工艺曲线,提高了玻璃的加热质量。由于炉腔内各区域加热元件的功率按所预期的温度进行配置,也相应节约了钢化炉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C03B27/012GK102531363SQ2011104519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克治, 江春伟, 赵雁 申请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