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17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支撑体系,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对高大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均布设用于成型该高大梁的成型模板,与此同时需布设稳固的模板支撑体系对成型模板进行支撑。但是,现如今所采用的模板支撑体系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安装搭设不便、结构不稳固、支撑效果较差、不可避免会出现模板坍塌等实际问题,因而安全系数较低,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最有效、最有力和最可靠的保证,同时造成较大地建筑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且结构紧固、安全系数高,能有效解决现有高大梁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安装搭设不便、结构不稳固、支撑效果较差、不可避免会出现模板坍塌等实际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成型钢筋混凝土梁体的成型模板和布设在所述成型模板下方的多个平面支撑架;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平面支撑架的上部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的底部结构一致,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平行布设且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组成一个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稳固支撑结构;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平面支撑架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上布设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垫板,且多个所述垫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垫板组成垫装在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之间的缓冲垫层; 所述成型模板包括铺设在所述缓冲垫层上的底模板、布设在底模板上方的侧模和扣装在所述侧模上的顶模板,所述侧模由四块侧模板拼装组成,且四块所述侧模板分别为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前侧的前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后侧的后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左侧的左侧模板和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右侧的右侧模板,所述前侧模板与所述后侧模板之间以及所述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之间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拉筋进行紧固连接。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平面支撑架包括多根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竖直立杆和多根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连杆,且每根横向连杆与多根所述竖直立杆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扣件与竖直立杆和横向连杆之间的连接处均涂刷有一层润滑层。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垫板均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中位于最上部的横向连杆上。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横向拉筋呈均勻布设,且每个横向拉筋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固定。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垫板呈均勻布设。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垫板均与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垂直布设。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垫板为方木。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相邻两根横向连杆之间的间距为 900mm士 100mm,且竖直立杆和横向连杆均为壁厚不小于3. 5mm的钢管。上述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是还包括对侧模板进行支撑的斜向支撑杆,所述斜向支撑杆的顶部支顶在侧模板的外侧壁上且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搭设方便,施工成本低,主要包括多个呈平行布设的平面支撑架组成的稳固支撑结构,多个平面支撑架的底部紧固固定在地基上,且多个平面支撑架顶部通过多根方木进行紧固连接,同时多根方木组成垫装于成型模板与稳固支撑结构之间的缓冲垫层。2、结构紧固且安全可靠,能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拆装方便,多个平面支撑架组装为一体,且能重复多次使用。4、使用效果好且承载能力强,能有效满足高大梁模板的实际支撑需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成本低且安装搭设方便、结构紧固、安全系数高,能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能有效解决现有高大梁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安装搭设不便、结构不稳固、支撑效果较差、不可避免会出现模板坍塌等实际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1-底模板;1-2-侧模板; 1-3-顶模板;2-钢筋混凝土梁体;3-横向拉筋; 4-方木;5-1-竖直立杆; 5-2-横向连杆;6-十字扣件;7-锁紧件;8-斜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浇筑成型钢筋混凝土梁体2的成型模板和布设在所述成型模板下方的多个平面支撑架。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平面支撑架的上部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的底部结构一致,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平行布设且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组成一个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稳固支撑结构。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平面支撑架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上布设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垫板,且多个所述垫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垫板组成垫装在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之间的缓冲垫层。所述成型模板包括铺设在所述缓冲垫层上的底模板1-1、布设在底模板1-1 上方的侧模和扣装在所述侧模上的顶模板1-3,所述侧模由四块侧模板1-2拼装组成,且四块所述侧模板1-2分别为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前侧的前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后侧的后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左侧的左侧模板和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 右侧的右侧模板,所述前侧模板与所述后侧模板之间以及所述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之间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拉筋3进行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支撑架包括多根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竖直立杆 5-1和多根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连杆5-2,且每根横向连杆5-2与多根所述竖直立杆5-1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6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扣件6与竖直立杆5-1和横向连杆5-2之间的连接处均涂刷有一层润滑层。实际布设安装时,多个所述垫板均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中位于最上部的横向连杆5-2上。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横向拉筋3呈均勻布设,且每个横向拉筋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锁紧件7进行锁紧固定。多个所述垫板呈均勻布设,同时多个所述垫板均与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垂直布设。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述垫板为方木4。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横向连杆5-2之间的间距为900mm士 100mm,且竖直立杆5_1 和横向连杆5-2均为壁厚不小于3. 5mm的钢管。同时,为支撑稳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对侧模板1-2进行支撑的斜向支撑杆8,所述斜向支撑杆8的顶部支顶在侧模板1-2的外侧壁上且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成型钢筋混凝土梁体 (2)的成型模板和布设在所述成型模板下方的多个平面支撑架;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平面支撑架的上部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的底部结构一致,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平行布设且多个所述平面支撑架组成一个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稳固支撑结构;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平面支撑架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稳固支撑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上布设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垫板,且多个所述垫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垫板组成垫装在所述稳固支撑结构与所述成型模板之间的缓冲垫层;所述成型模板包括铺设在所述缓冲垫层上的底模板(1-1)、布设在底模板(1-1)上方的侧模和扣装在所述侧模上的顶模板(1-3),所述侧模由四块侧模板(1- 拼装组成,且四块所述侧模板(1- 分别为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 前侧的前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 后侧的后侧模板、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2) 左侧的左侧模板和布设在钢筋混凝土梁体( 右侧的右侧模板,所述前侧模板与所述后侧模板之间以及所述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之间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拉筋(3)进行紧固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支撑架包括多根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竖直立杆(5-1)和多根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连杆 (5-2),且每根横向连杆(5- 与多根所述竖直立杆(5-1)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6)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十字扣件(6)与竖直立杆(5-1)和横向连杆(5- 之间的连接处均涂刷有一层润滑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垫板均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中位于最上部的横向连杆(5- 上。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向拉筋C3)呈均勻布设,且每个横向拉筋C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锁紧件(7)进行锁紧固定。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垫板呈均勻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垫板均与所述平面支撑架呈垂直布设。
7.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方木⑷。
8.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横向连杆(5- 之间的间距为900mm士 100mm,且竖直立杆(5_1)和横向连杆(5- 均为壁厚不小于3. 5mm的钢管。
9.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侧模板(1- 进行支撑的斜向支撑杆(8),所述斜向支撑杆( 的顶部支顶在侧模板(1-2)的外侧壁上且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大梁模板稳固支撑体系,包括用于浇筑成型钢筋混凝土梁体的成型模板和布设在成型模板下方的多个平面支撑架;多个平面支撑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平面支撑架的上部结构与成型模板的底部结构一致,多个平面支撑架呈平行布设并组成稳固支撑结构;稳固支撑结构上布设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垫板,多个垫板组成垫装在稳固支撑结构与成型模板之间的缓冲垫层;成型模板中的前侧模板与后侧模板之间以及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之间均通过多个横向拉筋进行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且结构紧固、安全系数高,能解决现有高大梁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安装搭设不便、结构不稳固、支撑效果较差、不可避免会出现模板坍塌等问题。
文档编号E04G13/04GK202187551SQ20112025114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学, 张愿锋, 李省安, 樊进, 王纾, 过育科 申请人:陕西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