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46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即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安全性高,且运营成本低。其在建设过程中,可利用模块化技术,多头并进实施建设,极大地缩短了核电机组建设工期。从开工建设、加载原料到开始发电,最快只需要36个月,建设成本方面的节约优势明显。顶封头(穹顶)拼装及运输是整个第三代核电站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顶封头(穹顶)直径40米、高11. 5米、总重760吨,由4种规格,64块弧板拼接而成。由于其吊装后要与第四环筒体对接组焊,因此需要对顶封头(穹顶)的变形控制进行严格要求。这 就要求特殊设备来保证顶封头(穹顶)在拼装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不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为了保证核电安全壳顶封头(穹顶)在拼装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不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提供一种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包括若干支腿、平台、若干上部支架以及若干球面球铰调节器;所述支腿安装于平台底部平面,并与平台固定连接,支腿的分布既能为平板运输车预留出通行通道,又能有效利用场地原有的预埋件,不再新增加预埋件安装;所述上部支架网状连接后安装于平台之上,支架根据顶封头(穹顶)拼接情况而设计,顶封头(穹顶)由四圈不同规格的弧板拼接而成,因此支架的设计由四个环形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支撑顶封头(穹顶)的一圈弧板,单元上端横梁角度以顶封头(穹顶)的球面放样而定,支架的四个环单元之间以斜拉角钢固定,所有型钢之间均以螺栓连接;所述球铰调节器安装在支架每单元的上端横梁上,其分布要求是在顶封头(穹顶)的每块弧板下有四至六个球铰调节器,调节器的球头要支撑顶封头(穹顶)弧板内壁,实现准确调节定位。其中,所述平台由米字梁为基础,连接八圈不同直径的环形工字梁组成了整个圆形平台,支架的基础坐落在平台梁的上盖板,支腿与平台梁的下盖板连接,所有连接形式均为螺栓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控制顶封头(穹顶)拼装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形,为顶封头(穹顶)与筒体的有效对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为现场顶封头(穹顶)的拼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易于运输,另外螺栓连接的形式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图I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组布置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球面球铰调节器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支架网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I到5,在本实施例中,本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由支腿、平台、上部支架及球面球铰调节器组成。支腿支腿支撑了平台上部所有工装及顶封头(穹顶)及其贯穿件的重量,另外支腿的分布也为运输工况平板车的进入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a)平台处于支腿与上部支架之间的结构。是顶封头(穹顶)拼装过程中主要连接及受力构件。在运输工况中,平板车进入通道顶升平台及其上部构件,达到拆除支腿平稳运输的目的。(b)上部支架切合顶封头(穹顶)弧面设计的上部支架,采用网状的连接,使拼装过程及运输过程更加安全、稳定。支架间的螺栓连接结构形式,运输及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节约了大量成本。(c)球面球铰调节器由于顶封头(穹顶)是由4种规格,64块弧板拼接而成。球面球铰调节器的设置,既可以调节由于支架制造误差产生的位置高度差,保证每块弧板下面有四个接触点完全接触,也可以通过无棱角的球面增大接触面积,防止造成母材的刮损及变形。338个球铰关节的设置也可以在弧板对接时起到灵活调节的作用。拼接过程先将工装支架的支腿安装在现场原有底脚位置处,平台整体拼接后与支腿固定连接,其次由内而外拼接上部支架。在工装支架制造并拼接完成后,取现场一基点,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对球面球铰进行高度和直径方向定位,调节工作完成后,可进行顶封头(穹顶)弧板的拼接组焊工作。运输过程四台运输平板车利用支腿之间的通道进入平台下方指定位置,利用自身液压系统共同顶升平台,在受力为临界时,拆除支腿与平台间的连接螺栓,使二者分离从而拆除支腿。平板车同时泄压,使平台放在平板车上。连同支架一起,将顶封头(穹顶)运输到指定吊装位置。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包括若干支腿(I)、平台(2)、若干上部支架(3)以及若干球面球铰调节器(4);所述支腿(I)安装于平台(2)底部平面,并与平台(2)固定连接,支腿(I)分布在平台(2)两侧及中间位置;所述上部支架(3)网状连接后安装于平台(2)之上,上部支架(3)由四个环形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支撑顶封头的一圈弧板,上部支架(3)的四个环单元之间以斜拉角钢固定,所有型钢之间均以螺栓连接;所述球铰调节器(4)安装在上部支架(3)每单元的上端横梁上,其分布要求是在顶封头的每块弧板下有四至六个球铰调节器(4),调节器的球头要支撑顶封头弧板内壁,实现准确调节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由米字梁为基础,连接八圈不同直径的环形工字梁组成了整个圆形平台(2),支架(3)的基础坐落在平台(2)梁的上盖板,支腿(I)与平台(2)梁的下盖板连接,所有连接形式均为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安全壳顶封头拼装及运输工装支架,其包括支腿组(1)、平台(2)、上部支架(3);平台(2)下部装有支腿组(1);上部支架(3)连接后安装于平台(2)之上。上部支架(3)分别通过球面球铰调节器(4)网状连接。平台(2)由一系列径向相连的圆环组成。支腿组(1)只安装在平台(2)的中心和两侧。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控制顶封头(穹顶)拼装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形,简化了其安装和运输,此外拆装方便,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E04G21/16GK202672750SQ2011205644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滕儒民, 曹旭阳, 孙丽, 李俊杰, 吴迪, 魏兴, 白朝阳, 隋晓辉 申请人: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