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

文档序号:198620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 明涉及到一种地(城)铁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二层结构实现地(城)铁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案初衷在于减少车辆基地占地面积,从而节约城市土地资源。采用二层结构实现地铁列车立体存放的通常做法是通过线路爬升或下降形成一、二层轨顶高差,从而达到列车立体存放的目的。为满足消防排烟、通风以及使用方便的要求,一、二层轨面高差应在9. 3m以上。具体方法是出入段线在段内交叉渡线之后分开,共设置4条股道分别通往车库上下两层。为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应尽量减小出入段线长度,因此,通往上下两层的线路纵坡应至少在35%。以上。此方法存在以下缺
占-
^ \\\ ·I、列车出退勤都要通过35%。以上的大坡度线路,给车辆段的运营带来安全隐患。2、二层高差通过线路爬升或下降(按35%。坡度计算)实现,线路爬升或下降需要有一定的长度,约345m,以达到上下两层车库的高差(按9. 3m高差计算)需要。此部分线路也要占用一部分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设计方案来实现的地面层有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112、站场线路3、地面层运用库4,高架平台7上有高架停车列检库5,高架站场线路6。地面层运用库4中设置有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有列车升降平台(另申请专利)。高架停车列检库5建在高架平台7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平台7搭建在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II 2和站场线路3的上空,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支承。列车通过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112、站场线路3直接驶入地面层运用库4进行存放、运用及检修。列车通过站场线路3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升降平台将列车提升至轨顶标高与高架平台7上的高架出入段线6的轨顶标高一致时,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高架层停车列检库5。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由列车升降平台降落至地面,列车驶出列车升降平台,驶入站场线路3。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是通过列车升降平台来实现的列车立体存放方法,与通过线路爬升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相比较,本方案列车出退勤都不要通过35%。以上的大坡度线路,这样车辆段可以安全运营。由于无爬升或下降的线路减少线路占用一部分土地资源。降低投资,缩短工期。


图I-地面部分站场线路及地面层运用库部分平面图见图
·
图2-高架层部分站场线路及高架停车列检库部分平面图见3-图2的A-A剖视4-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的方案效果图附图标号说明I-出入段线I2-出入段线II3-站场线路4-地面层运用库 401-列车升降平台间 5高架停车列检库6-高架站场线路 7-高架平台。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1、2、3、4地面层有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112、站场线路3、地面层运用库4,高架平台7上有高架停车列检库5,高架站场线路6。地面运用库4中设置有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有列车升降平台。高架停车列检库5建在高架平台7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平台7搭建在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112和站场线路3的上空,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支承。当列车退勤时,列车从正线通过出入段线II、出入段线112、站场线路3直接驶入地面层运用库4进行存放、运用及检修。当需要将列车存入高架层停车列检库5时,列车通过站场线路3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升降平台将列车提升至钢轨标高与高架平台7上的高架出入段线6的钢轨标高-致时,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高架层停车列检库5。当存在高架层停车列检库5的列车出勤,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由列车升降平台降落至地面,列车驶出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入站场线路3,再进入出入段线Il或出入段线112运行至正线。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层有出入段线I (I)、出入段线II (2)、站场线路(3)、地面层运用库(4),高架平台(7)上有高架停车列检库(5),高架站场线路(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层运用库(4)中设置有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有列车升降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架停车列检库(5)建在高架平台(7)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平台(7)搭建在站出入段线I (I)、出入段线II (2)、站场线路(3)的上方,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车通过站出入段线I (I)、出入段线II (2)、站场线路(3)直接驶入地面层运用库(4)进行存放、运用及检修。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车通过站场线路(3)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升降平台将列车提升至轨顶标高与高架平台(7)上的高架出入段线¢)的轨顶标高一致时,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高架层停车列检库(5)。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车通过高架出入段线(6)驶入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的列车升降平台上,列车由列车升降平台降落至地面,列车驶出列车升降平台,驶入站场线路(3)。
全文摘要
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列车立体存放的方法。地面层有出入段线I1、出入段线II2、站场线路3、地面层运用库4,高架平台7上有高架停车列检库5,高架站场线路6。地面层运用库4中设置有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列车升降平台间401内有列车升降平台。高架停车列检库5建在高架平台7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平台7搭建在出入段线I1、出入段线II2和站场线路3的上空,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支承。列车通过列车升降平台实现提升或降下。
文档编号E04H6/18GK102913014SQ20121026963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周永, 肖建军, 邓敏, 章斌, 王均福, 王景竹, 唐武, 王寅, 杨燕燕, 梁洁 申请人: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