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9889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薄板玻璃主要指用于平板显示技术的液晶玻璃基板,这种玻璃基板具有高耐热性、高透明度、低吸湿性、高平坦度、良好的耐溶剂性、耐刮性能、耐强酸性、耐强碱性等特性。薄板玻璃厚度在O. 3mm 1. Omm之间。液晶平板显示技术对玻璃基板应力的大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基板应力不能保证在合格范围内,则构成基板在厂家制造过程中出现炸裂、变形等问题,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显示器的生产,而且即便是投放市场也可能在消费这使用过程中玻璃板面变形或出现裂纹,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做好液晶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退火,有效消除应力十分重要。·目前生产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的几种成熟的方法中,以溢流成型法最为流行,也相对的最为成熟,但该工艺对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控制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不稳定造成产品损失率较高,玻璃板的一致性较差,造成以上问题是因为玻璃板在消除应力过程到冷却切割之间,玻璃板的形态不够稳定,即玻璃板的成型形状在应力消除区域连续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玻璃基板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之间,从玻璃板左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同时从玻璃板右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三作用力和第四作用力。其中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第三作用力和第四作用力均大于O且小于等于50N。其中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第三作用力和第四作用力基本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实际使用中允许四个力在水平高度方向存在差距,此差距应小于50mm。其中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00 2000mm,而第三作用力和第四作用力分别位于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两旁,并且第三作用力和第一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 50mm,第四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 50mmo采用本发明方法对于玻璃基板生产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玻璃板横切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切割损失率,提高生产产量;2、玻璃板形态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内稳定,大大提高翘曲、应力稳定性;3、通过调整玻璃板形态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内成型形状的大小,有利于玻璃板挠度的控制;4、通过调整玻璃板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内的形态,有利于玻璃板在后工序的搬运加工;通过调整玻璃板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的形态,减少了玻璃板在后工序加工过程中产生划伤。


附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玻璃板成型形状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向玻璃板施加作用力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之间,从玻璃板左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同时从玻璃板右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 用力F4。其中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h2为1000 2000mm,而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用力F4分别位于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的上、下两旁,并且第三作用力F3和第一作用力Fl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hi为10 50mm,第四作用力F4和第二作用力F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h3为10 50mm。如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中玻璃基板(玻璃板)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域之间的范围内,其下拉过程中横截面的一个截面图。没有施加外力前玻璃板的状态处于一种无规则的形状且不断的发生变化,通过图2中方向的四个外力,能够改变玻璃基板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域范围内的形状,施加外力后,玻璃基板的形状如图3所示。实施例1:其中第一作用力Fl为25N、第二作用力F2为30N、第三作用力F3为ION和第四作用力F4为IN,并且第一作用力Fl距基础地面1800mm、第二作用力F2距基础地面300mm、第三作用力F3距离地面1820mm和第四作用力F4距离基础地面270mm。通过该方法玻璃基板在下拉过程中能够稳定在特定的形状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之间,从玻璃板左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同时从玻璃板右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用力 (F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作用力(F1)、第二作用力(F2)、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用力(F4)均大于O且小于等于 50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作用力(F1)、第二作用力(F2)、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用力(F4)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0(T2000mm,而第三作用力 (F3)和第四作用力(F4)分别位于第一作用力(Fl)和第二作用力(F2)的两旁,并且第三作用力(F3)和第一作用力(Fl)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l(T50mm,第四作用力(F4)和第二作用力(F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l(T5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生产中成型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区之间,从玻璃板左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一作用力(F1)和第二作用力(F2),同时从玻璃板右侧沿水平方向向玻璃板施加第三作用力(F3)和第四作用力(F4)。采用本发明方法对于玻璃基板生产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玻璃板横切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切割损失率,提高生产产量;2.玻璃板形态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内稳定,大大提高翘曲、应力稳定性;3.通过调整玻璃板形态在应力消除区至切割装置的区域内成型形状的大小,有利于玻璃板挠度的控制。
文档编号C03B17/06GK102992591SQ2012104481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李拓, 李文军 申请人: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