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式防雨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25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雨外墙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水作用的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属于 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外墙板体系中防水性能关系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预制外墙板体系有两类 用条板做外墙和预制大板外墙。上述两种外墙板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用条板做外墙预制方 便,但是目前条板没有解决防水问题,渗水现象严重;预制外墙大板生产设备成本高。
外墙板接缝防水处理目前采用以下方案1、利用密封材料阻挡雨水侵入;2、利用 空腔构造来阻挡雨水。目前密封材料耐久性差,密封材料失效时,需要重新填充,施工难度 大。利用空腔构造防水目前不能主动导出雨水,容易在空腔内积水,寿命短,防水效果不是 很好。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雨水渗漏作用的防雨外墙板体。
为了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外墙板表面靠近侧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凹平 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块,凸块外表面凹于外墙板的表面;相对应的外墙板另一表面上靠近 另一侧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陷 与所述凸块数量、形状和设置位置相互匹配并可实现间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块上均设有多 个导水槽,凸块顶面的导水槽和凸块外表面的导水槽相互连通,且凸块顶面的导水槽与凹 平面上的导水槽相互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纵截面为六边形结构;或凸块纵截面为扇形;或凸块纵截 面为四边形结构,四个角至少有一个为倒角,且倒角为倒直角或倒圆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纵截面为由第一波峰、第二波峰和一个波谷构成的波浪形 曲面;或凸块纵截面为由一个弧形波峰、一个弧形波谷和一直线段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上顶面包括与外墙板上顶面平行的直线部和向下倾斜的延 伸部;凸块下顶面包括与外墙板上顶面平行的线形部和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倾斜部与延伸 部相互平行,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上顶面为三角形的凹陷部,凸块下底面为三角形的凸出部, 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上顶面及下底面均为三角形的塌陷,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 外表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上顶面纵截面由一个弧波谷和弧波峰构成,凸块下底面纵 截面由一个圆弧波峰和圆弧波谷构成,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腰构成凸块的上顶面及下底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块呈阶梯型结构,各个阶梯面与与外墙板侧立面平行,凸块上 顶面为平面或具有向下的倾斜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凹平面上的导水槽相对于外墙板侧立面平行设置,凸块外表面 的导水槽沿凸块外表面纵向均匀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外墙板上设有导水槽,可将水自动导流排除,起到了防水作用;2、预制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3、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4、建筑结构组装过程简单,防雨外墙的施工过程简单,且施工周期短。


图1为实施例1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5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6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6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7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7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8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8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9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9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10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10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11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11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12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12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13的正向轴测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13的反向轴测示意图。
图中1、外墙板,2、凹平面,3、凸块,4、导水槽,5、凹陷面,6、凸起,7、凹陷,8、倒角,9、第一波峰,10、波谷,11、第二波峰,12、弧形波峰,13、弧形波谷,14、直线段,15、直线部, 16、延伸部,17、线形部,18、倾斜部,19、凹陷部,20、凸出部,21、塌陷,22、弧波谷,23、弧波 峰,24、第一台阶面,25、第二台阶面,26、第三台阶面,27、第一台阶,28、第二台阶,29、第三 台阶,30、倾斜部,31、台阶部,32、第一阶面,33、第二阶面,34、第三阶面,35、三角形凹槽, 36、三角形凸台,37、圆弧波峰,38、圆弧波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说明书附图来阐明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本 发明的实施例的下属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方案。
实施例1参考附图1、2,一种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外墙板I表面靠近侧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2, 凹平面2上间隔设置多个凸块3,凸块3外表面凹于外墙板I的表面;相对应的外墙板I另 一表面上靠近另一侧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5,凹陷面5上间隔设置多个凸起6,相邻凸 起6之间形成的凹陷7与所述凸块3数量、形状和设置位置相互匹配并可实现间隙配合,凹 平面2及凸块3上均设有多个导水槽4,凸块3顶面的导水槽4和凸块3外表面的导水槽4 相互连通,且凸块3顶面的导水槽4与凹平面2上的导水槽4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凸块3纵截面为六边形结构。
此种结构能够在竖直方向呈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自动将雨水排除。
实施例2参考附图3、4,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纵截面为四边形结构,四个角至少 有一个为倒角8,且倒角8为倒直角或倒圆角。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倒角8的设置,使雨水能 够向下流,在竖直方向呈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自动将雨水排除。
实施例3参考附图5、6,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纵截面为由第一波峰9、第二波峰11 和一个波谷10构成的波浪形曲面。采用此种结构第一波峰9能够向下流自动将雨水排除。
实施例4参考附图7、8,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纵截面为由一个弧形波峰12、一个 弧形波谷13和一直线段14构成。采用此种结构弧形波峰12能够向下流自动将雨水排除。
实施例5参考附图9、10,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上顶面包括与外墙板I上顶面平 行的直线部15和向下倾斜的延伸部16 ;凸块3下顶面包括与外墙板I上顶面平行的线形 部17和向下倾斜的倾斜部18,倾斜部18与延伸部16相互平行,凸块3外表面与外墙板I 外表面平行。向下倾斜的延伸部16能够向下流自动将雨水排除。
实施6参考附图11、12,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上顶面为三角形的凹陷部19,凸 块3下底面为三角形的凸出部20,凸块3外表面与外墙板I外表面平行。凹陷部19三角形 的一边在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可以使雨水向下流,防止形成积水。
实施7参考附图13、14,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纵截面为扇形。
实施8参考附图15、16,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上顶面及下底面均为三角形的塌 陷21,凸块3外表面与外墙板I外表面平行。此结构原理与实施例6相似。
实施9参考附图17、18,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上顶面纵截面由一个弧波谷22和 弧波峰23构成,凸块3下底面纵截面由一个圆弧波峰37和圆弧波谷38构成。
实施例10参考附图19、20,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 两腰构成凸块3的上顶面及下底面。
实施例11参考附图21、22,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呈阶梯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 第一台阶面24、第二台阶面25和第三台阶面26,第一台阶面24、第二台阶面25和第三台阶 面26均与外墙板I侧立面平行,且纵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
实施例12参考附图23、2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呈阶梯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 一台阶27、第二台阶28和第三台阶29,第一台阶27、第二台阶28和第三台阶29均与外墙 板I侧立面平行,凸块3上顶面及下底面均包括与外墙板I侧立面呈锐角的倾斜部30和沿 厚度方向形成的台阶部31,台阶部31与外墙板I上顶面平行。
实施例13参考附图25、2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凸块3呈阶梯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 一阶面32、第二阶面33和第三阶面34,第一阶面32、第二阶面33和第三阶面34均与外墙 板I侧立面平行,第一阶面32、第二阶面33和第三阶面34的上顶面均为三角形凹槽35,第 一阶面32、第二阶面33和第三阶面34的下底面面均为三角形凸台36。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凹平面2上的导水槽4相对于外墙板侧立面平行设置,凸块3 外表面的导水槽沿凸块3外表面纵向均匀设置。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 本发明范围的前提,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许多变化和改进。本发明保护范围应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外墙板表面靠近侧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 凹平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块,凸块外表面凹于外墙板的表面;相对应的外墙板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侧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陷与所述凸块数量、形状和设置位置相互匹配并可实现间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块上均设有多个导水槽,凸块顶面的导水槽和凸块外表面的导水槽相互连通,且凸块顶面的导水槽与凹平面上的导水槽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纵截面为六边形结构;或凸块纵截面为扇形;或凸块纵截面为四边形结构,四个角至少有一个为倒角,且倒角为倒直角或倒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纵截面为由第一波峰、第二波峰和一个波谷构成的波浪形曲面;或凸块纵截面为由一个弧形波峰、一个弧形波谷和一直线段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上顶面包括与外墙板上顶面平行的直线部和向下倾斜的延伸部;凸块下顶面包括与外墙板上顶面平行的线形部和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倾斜部与延伸部相互平行,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上顶面为三角形的凹陷部,凸块下底面为三角形的凸出部,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上顶面及下底面均为三角形的塌陷,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上顶面纵截面由一个弧波谷和弧波峰构成,凸块下底面纵截面由一个圆弧波峰和圆弧波谷构成,凸块外表面与外墙板外表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腰构成凸块的上顶面及下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凸块呈阶梯型结构,各个阶梯面与与外墙板侧立面平行,凸块上顶面为平面或具有向下的倾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凹平面上的导水槽相对于外墙板侧立面平行设置,凸块外表面的导水槽沿凸块外表面纵向均匀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雨水渗漏作用的防雨外墙板体。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榫卯式防雨外墙板,外墙板表面靠近侧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凹平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块,凸块外表面凹于外墙板的表面;相对应的外墙板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侧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陷与所述凸块数量、形状和设置位置相互匹配并可实现间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块上均设有多个导水槽,凸块顶面的导水槽和凸块外表面的导水槽相互连通,且凸块顶面的导水槽与凹平面上的导水槽相互连通。
文档编号E04C2/30GK102995828SQ2012105536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睿敏 申请人:王睿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