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739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常用的金属屋面板横向搭接处的连接方式均为双层板直接打钉连接的做法。打钉式搭接做法在钉合处应カ集中,強度、刚度均不足以抵抗恶劣的气候条件。另夕卜,螺钉与屋面板材质不同且二者直接接触,长期暴露在室外容易使二者间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屋面板。而且,打钉搭接方式的水密、气密的性能也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具有抗风防水功能更强的螺栓组件搭接方式来克服现有技术的耐久性差、容易腐蚀、降低屋面的抗风性能以及容易渗漏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面抗风承载力,使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更牢固,并提高了屋面防水性能,防止渗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将上坡屋面板与下坡屋面板搭接在一起,所述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包括加强背板,衬垫于所述上坡屋面板与所述下坡屋面板的下方;多个压铆螺栓,以铆压方式沿着所述加强背板的宽度方向紧固分布在所述加强背板上,所述压铆螺栓从所述上坡屋面板与所述下坡屋面板端部预制孔中穿出;压条,相应地穿过多个所述压铆螺栓,位于所述上坡屋面板与所述下坡屋面板的上方;多个止松螺母,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压铆螺栓上,将所述上坡屋面板与所述下坡屋面板密实搭接。可选地,所述加强背板在其端部沿宽度方向向下折弯90°,形成有竖向加筋肋小边。 可选地,所述加强背板在距离其端部65mm处沿宽度方向向下形成有深度为3mm的凹槽。可选地,所述加强背板的材质Q235,热浸镀锌Z275钢,厚度为I. 4mm。可选地,所述加强背板上沿着宽度方向具有4个压铆螺栓。可选地,所述压铆螺栓的材质为304不锈钢,规格为ΠΒ-Μ6-18。可选地,所述止松螺母的上端为六角形螺母,其下端为加大帽檐形式结构,底部带有防松动螺纹。可选地,所述止松螺母的材质为304不锈钢,规格为M6。可选地,所述压条为不锈钢压条。[0018]可选地,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还包括丁基防水密封胶条,位于所述上坡屋面板与所述下坡屋面板结合处的两者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不仅具备了传统直立锁缝屋面横向搭接方式所具有的诸如美观、耐久、防渗漏、抗外力等特点,而且还在节省安装成本、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等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搭接方式,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不仅外形美观、耐久、防渗漏、抗外力,而且还节省安装成本、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加强背板I和压铆螺栓2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止松螺母3的轴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安装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加强背板I和压铆螺栓2的轴测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请參阅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强背板I衬垫于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的下方,材质可以为Q235,热浸镀锌Z275钢,厚度为I. 4mm。所用的4个不锈钢压铆螺栓2在エ厂内以铆压的方式沿着宽度方向紧固分布于镀锌加强背板I上(压铆螺栓2的材质具体可为304不锈钢,规格为H1S-M6-18),各个不锈钢压铆螺栓2的间距与屋面板端部预制孔的间距相同,压铆螺栓2直径小于预制孔的直径8mm,从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端部预制孔中穿出。加强背板I在其端部沿宽度方向向下折弯90°,形成ー个高度为25mm的竖向加筋肋小边201,提高了加强背板I边缘部位的刚度。加强背板I两侧有向上翻起的第一斜边202和第二斜边203,且两斜边202、203的长度及角度与屋面板的公母边尺寸相匹配。同时在两斜边202、203与加强背板I底边连接处有第一纵向折角204和第二纵向折角205,且折角尺寸与屋面板的公母边折角尺寸相匹配。又在距离加强背板I端头65mm处沿宽度方向向下冲压出一道深度为3mm的凹槽206,增强了背板I的纵向截面刚度。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止松螺母3的轴测图。如图2所示,该止松螺母3对应安装于4个压铆螺栓2上,将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密实搭接。止松螺母3的上端为六角形螺母210,下端为加大帽檐形式结构208,且螺母底面带有防松动螺纹207。止松螺母3顶部209通透,安装时可让不锈钢压铆螺栓2的顶部穿出止松螺母3的顶部209。配合上端的不锈钢压条23使用,相应地穿过4个压铆螺栓2,位于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的上方,可使搭接节点螺杆处受カ均为,避免应カ集中。另夕卜,不锈钢止松螺母3的材质也为304不锈钢,规格为M6,长期暴露在室外且表面接触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屋面板搭接处腐蚀。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安装分解图。如图3所示I.将铆压在加强背板I上的不锈钢压铆螺栓2穿过下坡屋面板22的预制孔及其上方的丁基防水密封胶条24、使加强背板I与下坡屋面板22的底部紧密贴合;2.定位上坡屋面板21,将上坡屋面板21的前端与下坡屋面板22的端部搭接,将丁基防水密封胶条24夹合于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的结合处之间,确保两块屋面 板有50mm的搭接长度;使加强背板I上的不锈钢压铆螺钉2穿过上坡屋面板21的预制孔,并检查上坡屋面板2是否将正确搭接在丁基防水密封胶条24上;3.在上坡屋面板21端部根据屋面板上的预制孔放置不锈钢压条23,使用不锈钢压条23可使搭接节点的受カ均匀;4.在每颗不锈钢压铆螺栓2上安装不锈钢止松螺母3。螺母的安装需分为先初拧后终拧两个步骤。初拧首先安装加强背板I两端的两颗不锈钢止松螺母3,然后安装中间的两颗不锈钢止松螺母3 ;终拧待4颗不锈钢止松螺母3都初拧完成后再将螺母终拧,使下坡屋面板22与上坡屋面板21之间的连接保证绝对密实。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如图4所示的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使用上下的螺栓组件相互拧紧,将上下两块金属屋面板21、22以三明治的方式牢固地夹在一起形成ー块整体气密性的长板。可满足在最恶劣强风地区建筑物屋面最高风荷载区域的要求,同时也彻底杜绝了屋面板搭接处的漏水隐患。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不仅具备了传统直立锁缝屋面横向搭接方式所具有的诸如美观、耐久、防渗漏、抗外力等特点,而且还在节省安装成本、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等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搭接方式,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不仅外形美观、耐久、防渗漏、抗外力,而且还节省安装成本、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将上坡屋面板(21)与下坡屋面板(22)搭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包括 加强背板(I),衬垫于所述上坡屋面板(21)与所述下坡屋面板(22)的下方; 多个压铆螺栓(2),以铆压方式沿着所述加强背板(I)的宽度方向紧固分布在所述加强背板(I)上,所述压铆螺栓(2)从所述上坡屋面板(21)与所述下坡屋面板(22)端部预制孔中芽出; 压条(23),相应地穿过多个所述压铆螺栓(2),位于所述上坡屋面板(21)与所述下坡屋面板(22)的上方; 多个止松螺母(3),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压铆螺栓(2)上,将所述上坡屋面板(21)与所述下坡屋面板(22)密实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背板(I)在其端部沿宽度方向向下折弯90°,形成有竖向加筋肋小边(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背板(I)在距离其端部65mm处沿宽度方向向下形成有深度为3mm的凹槽(206)。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背板(I)的材质Q235,热浸镀锌Z275钢,厚度为1.4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背板(I)上沿着宽度方向具有4个压铆螺栓(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螺栓(2)的材质为304不锈钢,规格为ΠΒ-Μ6-18。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松螺母(3)的上端为六角形螺母(210),其下端为加大帽檐形式结构(208),底部带有防松动螺纹(207)。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松螺母(3)的材质为304不锈钢,规格为M6。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23)为不锈钢压条。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丁基防水密封胶条(24),位于所述上坡屋面板(21)与所述下坡屋面板(22)结合处的两者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将上坡屋面板与下坡屋面板搭接在一起,包括加强背板,衬垫于上下两层屋面板的下方;压铆螺栓,沿着加强背板的宽度方向紧固分布在加强背板上,压铆螺栓从两层屋面板端部预制孔中穿出;压条,相应地穿过多个压铆螺栓,位于两层屋面板的上方;止松螺母,对应安装于多个压铆螺栓上,将上坡屋面板与下坡屋面板密实搭接。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能使上下两层金属屋面板搭接更加牢固密实,有效的提高了屋面板搭接处的抗风承载力,同时也加强了屋面板搭接处的防水性能,并防止渗漏。该屋面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保持了屋面板的完整密封性,安装操作简便快捷,便于维护。
文档编号E04D3/365GK202644858SQ2012202365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杨志勇 申请人: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