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16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和模架,所述模架包括置于底板上的底座板、两组侧模板和两组端模板构成,两组侧模板分别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且前后相对设置,两组端模板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两组侧模板的左右端,所述振动板分别位于两组侧模板外侧,且其下端分别与底板铰接,前后两侧的振动板外侧分别设有若干附着式高频振捣器,振动板与两组侧模板之间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且两侧振动板的外侧分别均设有若干油缸,且油缸的活塞杆端分别与两侧振动板的外壁铰接,其油缸的缸体端分别与底板铰接。
【专利说明】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桥梁预制梁板的生产工艺中,立模采用的钢模,轻则一百多公斤,重则四五吨,采用人工拼装非常吃力,一般采用龙门吊加人工的方式对模板进行拼装,但效率仍然不高,速度很慢,按照这种施工工艺统计,一条年生产能力5000方混凝土的桥梁梁板生产线,在有龙门吊协助的情况下,需要配备8个人工拼装模板,一天只能拼装出5套模板。而在拼装完模板后,每次都需要人工量尺寸、调角度、调平,因此无法保证每次拼装出来的模板完全一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生产效率低,速度慢,费工费时;2、质量难以保证;3、劳动成本高;4、制约行业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和模架,所述模架包括置于底板上的底座板、两组侧模板和两组端模板构成,两组侧模板分别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且前后相对设置,两组端模板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两组侧模板的左右端,所述振动板分别位于两组侧模板外侧,且其下端分别与底板铰接,前后两侧的振动板外侧分别设有若干附着式高频振捣器,振动板与两组侧模板之间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且两侧振动板的外侧分别均设有若干油缸,且油缸的活塞杆端分别与两侧振动板的外壁铰接,其油缸的缸体端分别与底板铰接,底板上从左至右设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设有可使模架横向滑移的导辊组,导辊组由若干从左至右排布的导辊构成,贯通槽两侧的槽壁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各导辊两端的辊轴端分别与连接孔连接,所述模架置于导辊组上方。
[0005]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底板的长度至少为模架长度的3.5倍,模架置于底板的中部,所述底板右端外侧设有卷扬机,模架一侧或两侧的端模板外连接有便于卷扬机牵引绳及拉钩连接的牵引挂钩。
[0006]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底板右端设有限位档板,限位挡板上设有与卷扬机控制器联接的限位开关。
[0007]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改变了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桥梁板的制作技术,提高了预制桥梁板的精度,脱模容易,制作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和材料;避免反复拆装模板,从而导致制作出来的预制梁板的规格、质量不一致;底座内设有附着式振动器,在混凝土浇筑梁板时大大降低人工振捣的工作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预制梁板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A-A剖视图。
[0010]图3是振动板与侧板呈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模架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底座板、端模板与侧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底座板与侧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参照图1?7。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0、振动板和模架1,所述模架I包括置于底板10上的底座板13、两组侧模板12和两组端模板11构成,两组侧模板12分别连接于底座板13上方且前后相对设置,两组端模板11连接于底座板13上方两组侧模板12的左右端,所述振动板9分别位于两组侧模板12外侧,且其下端分别与底板10铰接,前后两侧的振动板9外侧分别设有若干附着式高频振捣器3,振动板9与两组侧模板12之间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91,且两侧振动板9的外侧分别均设有若干油缸3,且油缸3的活塞杆端分别与两侧振动板9的外壁铰接,其油缸3的缸体端分别与底板10铰接,底板10上从左至右设有贯通槽102,贯通槽102内设有可使模架I横向滑移的导辊组4,导辊组4由若干从左至右排布的导辊41构成,贯通槽102两侧的槽壁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101,各导辊41两端的辊轴端分别与连接孔101连接,所述模架I置于导辊组4上方。
[0016]所述底板10的长度至少为模架I长度的3.5倍,模架I置于底板10的中部,所述底板10右端外侧设有卷扬机8,模架I 一侧或两侧的端模板11外连接有便于卷扬机8牵引绳及拉钩连接的牵引挂钩5,从而在预制梁板初成型时,可通过卷扬机8将模架I及模架I内的预制梁板拖出至两侧振动板9右端外侧,并依靠其他托运设备件该模架I及模架I内的预制梁板运送至养护场地进行养护。
[0017]底板10右端设有限位档板7,限位挡板7上设有与卷扬机8控制器联接的限位开关6,从而避免卷扬机8启动后,避免在人员控制不当时,模架2及预制梁板牵弓I至底板右端外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18]相对设置的两组侧模板12下端分别与底座板13前后两侧铰接,两组侧模板12左右两端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槽12a,两组端模板11前后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倒钩槽11b,两组端模板11的倒钩槽Ilb分别与两组侧模板12相对位置的连接槽12a插入连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便于预制梁板养护成型后模架I的拆卸。倒钩槽Ilb外侧端设有便于倒钩槽Ilb插入连接于连接槽12a的坡口 11a。
[0019]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包括多组模架1,各模架I循环使用,而底板10上从左至右至少可以放置3组模架1,其中左侧模架I为空置待使用位,中部的模架I为可进行预制梁板加工位,右侧的模架I为预制梁板成型后待运输位。具体使用时,当可进行预制梁板加工位的模架I定位后,启动各油缸2,使油缸2的活塞杆端作用于两侧的振动板9,从而使振动板9内侧的橡胶垫91与两侧的侧模板12充分接触,然后在底板10中间位置的模架I中置入混凝土,并开启各附着式高频振捣器3,待模架I内的预制梁板定型后,关闭各附着式高频振捣器1,然后通过油缸2作用松开两侧的振动板9,并通过卷扬机8的牵引作用,拖引至底板右侧,然后依靠其他托运设备件该模架及模架内的预制梁板运送至养护场地进行养护;最后将预先置于左侧空置待使用位的模架I通过人工或者卷扬机8拖引至两侧振动板9之间,即底板10中部位置,进行第二次的预制梁板成型加工,如此反复,不仅大大提高了预制梁板的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成本;有效避免普通模板在具体组配使用时,导致的梁板的角度和尺寸误差大。
[0020]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振动板和模架,所述模架包括置于底板上的底座板、两组侧模板和两组端模板构成,两组侧模板分别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且前后相对设置,包括底板和模架,所述模架包括置于底板上的底座板、两组侧模板和两组端模板构成,两组侧模板分别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且前后相对设置,两组端模板连接于底座板上方两组侧模板的左右端,所述振动板分别位于两组侧模板外侧,且其下端分别与底板铰接,前后两侧的振动板外侧分别设有若干附着式高频振捣器,振动板与两组侧模板之间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且两侧振动板的外侧分别均设有若干油缸,且油缸的活塞杆端分别与两侧振动板的外壁铰接,其油缸的缸体端分别与底板铰接,底板上从左至右设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设有可使模架横向滑移的导辊组,导辊组由若干从左至右排布的导辊构成,贯通槽两侧的槽壁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各导辊两端的辊轴端分别与连接孔连接,所述模架置于导辊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长度至少为模架长度的3. 5倍,模架置于底板的中部,所述底板右端外侧设有卷扬机,模架一侧或两侧的端模板外连接有便于卷扬机牵引绳及拉钩连接的牵引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底板右端设有限位档板,限位挡板上设有与卷扬机控制器联接的限位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其特征是:相对设置的两组侧模板下端分别与底座板前后两侧铰接,两组侧模板左右两端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槽,两组端模板前后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倒钩槽,两组端模板的倒钩槽分别与两组侧模板相对位置的连接槽插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板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倒钩槽外侧端设有便于倒钩槽插入连接于连接槽的坡口。
【文档编号】B28B7/22GK103538143SQ20131054714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王学平 申请人:杭州宇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