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09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包括钢梁、混凝土板、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U”形构造钢筋,所述钢梁预埋在混凝土板中,所述混凝土板和钢梁腹板间设置有“U”形构造钢筋,所述混凝土板中横向钢筋焊接在钢梁的上翼缘下面和下翼缘上面,所述钢梁的上、下翼缘宽度可以不等也可以相等,所述钢梁的高度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本发明使各种组合材料各尽其能,协同工作,大幅度提高了传统暗梁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有效增加室内净高,保证混凝土底板平整便于分隔空间和装修,有效地提高了分隔空间的灵活性,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整体受力性能好、节省材料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专利说明】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新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房屋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城市中。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经常遇到在楼板上布置隔墙分隔大空间的情况,由于隔墙不能直接放置在楼板上,所以结构设计时设计师往往会在隔墙下设置次梁,这样可以避免隔墙下楼板被破坏,但是次梁会无法避免布置于客厅、卧室等处,并在板底显露出来。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使房屋的使用功能大打折扣,如:降低了房屋的净高,不利于室内装修,影响了房屋的美观,分隔空间的灵活性受到限制,浪费材料等。
[0003]为了解决隔墙下设置次梁给房屋使用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设计师将次梁改成暗梁。由于暗梁是完全隐藏于板类构件或者混凝土墙类构件中的一种受力构件,其设计方法是在暗梁处放置充足的受力纵筋来承受隔墙与楼板传来的荷载,它的存在可以解决次梁带来的部分问题,如:板底平整、房屋净高、房屋美观、分隔空间的灵活性等;但是由现有暗梁的承载能力与刚度有限,往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为了更全面、更好地解决目前分隔室内空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引入了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使组合的材料各尽所能,协同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钢-混凝土组合暗梁的整体承载力,有效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具有截面高度小、受力性能好、分隔空间灵活、利于装修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及民用住宅等结构领域。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包括钢梁、混凝土板、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U”形构造钢筋,所述钢梁预设在混凝土板中,所述混凝土板和钢梁腹板间设置有“U”形构造钢筋,所述混凝土板中横向钢筋焊接在钢梁的上翼缘下面和下翼缘上面,所述钢梁的上、下翼缘宽度可等可不等,所述钢梁的高度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
[0006]所述组合暗梁的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梁之间采用“U”形构造钢筋作为剪力连接件进行连接。于
[0007]作为优选,所述钢梁采用焊接型钢梁或者热轧Η型钢梁均可。
[0008]作为优选,所述“U”形构造钢筋可采用栓钉替换。
[0009]作为优选,所述“U”形构造钢筋与钢梁腹板连接采用焊接。
[0010]所述混凝土板中横向钢筋与钢梁连接采用焊接,即将板中横向钢筋焊接到钢梁上、下翼缘上。
[0011]原理说明: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将板中横向钢筋和“U”形构造钢筋焊接到钢梁上既可以提高构件的整体性能,还可完成梁与板的组合作用,保证二者协同受力、共同工作,同时由于考虑了梁与板的组合作用,可以大幅提高暗梁的强度和刚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材料;此外,在钢梁腹部焊接“U”构造钢筋(也可以用栓钉连接件替换)还可以防止钢梁腹部混凝土出现较大滑移或与钢梁脱开;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的梁高与混凝土板厚度相同,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建筑室内不显露次梁而有效的增加室内净高、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层高的效果,而且还可增加室内分隔空间的灵活性,该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12]此处还有几点说明:1、本发明中焊接型钢梁的上、下翼缘不等主要是考虑了施工中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热轧Η钢替换。2、由于梁、板的共同作用,依靠板中钢筋与钢梁的连接,所以钢筋与钢梁翼缘焊接时焊接的质量要有保证。3、为防止混凝土与钢梁脱开或者滑移过大,在钢梁腹部设有“U”形构造钢筋,需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混凝土浇筑,应使“U”形构造钢筋开口向外。
[0013]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钢梁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代替次梁或现有暗梁承担隔墙与楼板传来的荷载,可以大大提高构件的整体承载力和刚度,而且型钢梁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相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高度,增加建筑的有效净空,达到既不影响装修和房屋的美观,还可以增加分隔房间的灵活性的效果;同时由于不同材料间的组合效应,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使得各材料的利用率更高。因此,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在高层建筑与民用建筑等各类建筑结构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组合暗梁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组合暗梁纵向截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钢梁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U”形构造钢筋与钢梁连接示意图;
[0018]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横向钢筋与钢梁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混凝土板模板支设与纵向钢筋绑扎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楼面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和2所示,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包括钢梁1、混凝土板2、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和“U”形构造钢筋5 ;所述钢梁1预设在混凝土板2中;所述混凝土板2和钢梁1腹板间设置有“U”形构造钢筋5 ;所述混凝土 2中横向钢筋焊接在钢梁1的上翼缘下面和下翼缘上面;所述钢梁1的上、下翼缘宽度可以不等也可以相等,上、下翼缘不等时便于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所述钢梁1的高度与混凝土板2的厚度相等。
[0023]所述钢梁1采用焊接型钢梁,也可以采用热轧Η型钢梁替换。所述“U”形构造钢筋5可采用栓钉替换。所述“U”形构造钢筋5与钢梁1腹板连接采用焊接。
[0024]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0025]1、钢梁1的制作,如图3所示;
[0026]2、“U”形构造钢筋5与钢梁1的连接,具体如图4所示;
[0027]3、混凝土板2中横向钢筋3与钢梁1的连接,首先将混凝土板2中下部横向钢筋3与钢梁1下翼缘上表面焊接,具体如图5a所示;然后再将混凝土板2中上部横向钢筋3与钢梁1上翼缘下表面焊接,具体如图5b所示;
[0028]4、混凝土板模板支设与纵向钢筋4的绑扎,如图6所示;
[0029]5、楼面板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如图7所示。
[0030]以上工艺流程还可用以下六个步骤替换:
[0031]1、钢梁的制作;
[0032]2、楼板中钢筋网片的绑扎;
[0033]3、楼板钢筋网片与钢梁的连接;
[0034]4、楼面板模板支设;
[0035]5、混凝土烧筑、养护与拆模。
[0036]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混凝土板、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U”形构造钢筋,所述钢梁预埋在混凝土板中,所述混凝土板和钢梁腹板间设置有“U”形构造钢筋,所述混凝土板中横向钢筋焊接在钢梁的上翼缘下面和下翼缘上面,所述钢梁的上、下翼缘宽度可等可不等,所述钢梁的高度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采用焊接型钢梁或者热轧Η型钢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构造钢筋采用栓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型钢的组合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构造钢筋与钢梁腹板连接采用焊接。
【文档编号】E04B1/24GK103669569SQ20131066692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胡夏闽, 李巧, 闫怀东, 夏煜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