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高效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7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高效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布料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高效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泥土布料机一般为人工手动操作进行布料,布料效率低,费时费力;也有电动型的布料机,但是这种布料机通过齿轮传动,齿轮磨损较大,导致布料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如何研发一种布料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布料装置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布料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布料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包括立柱、旋转臂、布料管以及沿立柱、旋转臂和布料管分布的输料管道,所述立柱上设有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旋转臂转动的第一电机和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布料管转动的第二电机,该自动高效布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正、反转动的控制系统。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由带传动系统组成,该带传动系统包括传动带,内圈与立柱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的外圈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由链传动系统组成,该链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链,内圈与立柱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该回转支承的外圈上设有外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回转支承的外圈通过传动链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传动带以及位于传动轮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或者,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链以及位于传动齿轮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臂与布料管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旋转臂上的输料管道与布料管上的输料管道的管件接头,且该管件接头由与连接法兰紧固连接的第一接头以及与第一接头贴合并卡接的第二接头组成。具体的说,在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与之固为一体的凸条,而第二接头的上端则设有与该凸条匹配的凹槽,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通过凸条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卡接。作为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十”字形凸体,而第二接头上端则设有与该“十”字形凸体相匹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通过“十”字形凸体与“十”字形凹槽之间的配合卡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柜,与电气控制柜连接且内部设有四个继电器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并与控制机构配套使用的遥控器,分别与四个继电器一一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其中,第一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二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三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三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连接,第四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四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设计,将立柱与旋转臂、旋转臂与布料管之间的传动方式由齿轮传动改进为带传动或链传动,其传动较之齿轮传动更加稳定、高效,有效地克服了齿轮磨损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缺陷。(2)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可通过遥控器实现50米范围内无线远程控制,操作人员在施工时无需站在机架下操作,布料机布料旋转极其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在操作时的人身安全。(3)本实用新型中管件接头由采用联轴器式卡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组成,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二者相对转动,而且第一接头带动第二接头转动时,无需先克服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消除了从动的延时性,保证了布料工作的顺利进行。(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集多种优点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件接头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 一立柱,2 —旋转臂,3 —布料管,4 一第一电机,5 —第二电机,6 一传动带,7 一回转支承,8 —传动轮,9 一连接法兰,10 一第一接头,11 一第二接头,12 一凸条,13 一凹槽,14 一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0028]如图1、2、3所示,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包括立柱1、旋转臂2、布料管3以及沿立柱1、旋转臂2和布料管3分布的输料管道,立柱I上设有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旋转臂2转动的第一电机4和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布料管3转动的第二电机5,该自动高效布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正、反转动的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由带传动系统组成,该带传动系统包括传动带6,内圈与立柱I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7 ;该回转支承7的外圈通过传动带6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结构,第一传动机构由链传动系统组成,该链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链,内圈与立柱I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7 ;该回转支承7的外圈上设有外齿,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套接于齿轮,回转支承7的外圈通过传动链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位于旋转臂与布料管连接处的第二传动机构与上述的第一传动机构相似,其有两种方式:带传动和链传动。其中,带传动为: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8,传动带6以及位于传动轮8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9 ;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6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链传动为: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链以及位于传动齿轮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9 ;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本实施例中旋转臂2与布料管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旋转臂2上的输料管道与布料管3上的输料管道的管件接头,且该管件接头由与连接法兰9紧固连接的第一接头10以及与第一接头10贴合并卡接的第二接头11组成。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连接方式有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在第一接头10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与之固为一体的凸条12,而第二接头11的上端则设有与该凸条12匹配的凹槽13,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11通过凸条12与凹槽13之间的配合卡接。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接头10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十”字形凸体,而第二接头11上端则设有与该“十”字形凸体相匹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一管接头10与第二管接头11通过“十”字形凸体与“十”字形凹槽之间的配合卡接。为了平衡倾翻力,防止倾倒,在所述旋转臂2上与布料管3相对的一端设有配重块14。该配重块14可由金属或石料制成,依实际情况而定,其实现十分灵活。为了方便操作,本装置可通过遥控器对整个设备实行远距离控制,当通过遥控器控制电机时,操作人员在施工时无需站在机架下操作,布料机布料旋转极其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在操作时的人身安全。该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图中Ml为第一电机,M2为第二电机;具体的说,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柜,与电气控制柜连接且内部设有四个继电器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并与控制机构配套使用的遥控器,分别与四个继电器一一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其中,第一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二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三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三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连接,第四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四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本设备中的控制系统即可完成远程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旋转臂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系统或链传动系统将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回转支承的外圈,然后回转支承的外圈带动其内圈转动,从而实现旋转臂的转动;当布料管转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将输出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轮或传动齿轮,然后由传动轮或传动齿轮带动与布料管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转动,从而实现布料管的转动。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包括立柱(I)、旋转臂(2)、布料管(3)以及沿立柱(I)、旋转臂(2)和布料管(3)分布的输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上设有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旋转臂(2)转动的第一电机(4)和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布料管(3)转动的第二电机(5),该自动高效布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正、反转动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由带传动系统组成,该带传动系统包括传动带(6),内圈与立柱(I)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7);该回转支承(7)的外圈通过传动带(6)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由链传动系统组成,该链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链,内圈与立柱(I)紧固连接的回转支承(7);该回转支承(7)的外圈上设有外齿,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有套接于齿轮,回转支承(7)的外圈通过传动链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8),传动带(6)以及位于传动轮(8)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9);所述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6)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链以及位于传动齿轮内并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9);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2)与布料管(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旋转臂(2)上的输料管道与布料管(3)上的输料管道的管件接头,且该管件接头由与连接法兰(9)紧固连接的第一接头(10)以及与第一接头(10)贴合并卡接的第二接头(11)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头(10)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与之固为一体的凸条(12),而第二接头(11)的上端则设有与该凸条(12)匹配的凹槽(13),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11)通过凸条(12)与凹槽(13)之间的配合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的下端至少设有一个“十”字形凸体,而第二接头(11)上端则设有与该“十”字形凸体相匹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一管接头(10)与第二管接头(11)通过“十”字形凸体与“十”字形凹槽之间的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柜,与电气控制柜连接且内部设有四个继电器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并与控制机构配套使用的遥控器,分别与四个继电器一一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其中,第一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一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4)连接,第二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二交流接触器与第一电机(4)连接,第三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三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5)连接,第四继电器输入端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第四交流接触器与第二电机(5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高效布料装置,解决了现有布料机布料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该自动高效布料装置包括立柱(1)、旋转臂(2)、布料管(3)以及沿立柱(1)、旋转臂(2)和布料管(3)分布的输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有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旋转臂(2)转动的第一电机(4)和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布料管(3)转动的第二电机(5),该自动高效布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正、反转动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3022354SQ2013200413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薛辉 申请人:四川宏劲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