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墙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越来越重视国民的居住环境。声环境质量控制将是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绿色电网”和“绿色变电站”将成为城市电网和变电站设计建设发展方向,既要城市的灿烂辉煌,居民用电得到保障,又要城市舒适和谐,还居民一片安静。因此保证变电站所在处的声环境质量将成为城市变电站设计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低噪声变电站建设中的关键措施和技术路线是其中一个具体的内容。现有降低变电站噪声的吸声隔声结构,多由穿孔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穿孔板由于机械工艺的原因,其通孔通常难以达到控制低频噪声的细小密集要求,因此对变电站的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不是很理想;其次,现有吸声材料多采用吸声棉,而穿孔板开孔较大,雨水或水蒸气极易渗透至板内,噪声吸声棉受潮,而受潮后的吸声棉的吸声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多孔吸声屏障的吸声效果会随时间出现较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不易受潮从而影响效果的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该墙面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复合吸声层、空气消声层以及隔声层,所述的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的边缘通过框架密封连接,在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所述的空气消声层。所述的复合吸声层包括位于外侧的矿棉板层以及位于内侧的泡沫铝吸声层,所述的矿棉板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5 15mm,通孔呈矩形均匀排布于矿棉板层上。所述的矿棉板层的厚度为5 15mm,所述的泡沫招吸声层的厚度为10_15mm,所述的隔声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的空气消声层的厚度为75-8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复合吸声层对变电站的噪音进行吸收,部分未被吸收的噪声穿过空气消声层,会在隔声层的表面发生反射再次进入位于复合吸声层内侧的泡沫铝吸声层,进行再一次的吸声,同时在空气消声层内由于反射的声波和会原始的声波发生干涉,能够进一步加强消音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该墙面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复合吸声层、空气消声层3以及隔声层4。复合吸声层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位于外侧的矿棉板层I以及位于内侧的泡沫铝吸声层2,在矿棉板层I上开设有多个呈矩形均匀排布的通孔,孔径在5 15_之间。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4的边缘通过框架密封5连接,两者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隙,形成空气消声层3。该消音墙面结构每层的厚度为:矿棉板层的厚度在5 15mm之间,泡沫铝吸声层的厚度在10-15mm之间,隔声层的厚度在20mm左右,空气消声层的厚度在75_85mm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墙面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复合吸声层、空气消声层以及隔声层,所述的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的边缘通过框架密封连接,在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所述的空气消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吸声层包括位于外侧的矿棉板层以及位于内侧的泡沫铝吸声层,所述的矿棉板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5 15mm,通孔呈矩形均勻排布于矿棉板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棉板层的厚度为5 15mm,所述的泡沫招吸声层的厚度为10_15mm,所述的隔声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的空气消声层的厚度为75-8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消音墙面结构,该墙面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复合吸声层、空气消声层以及隔声层,所述的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的边缘通过框架密封连接,在复合吸声层与隔声层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所述的空气消声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音效果好、不易受潮从而影响效果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B1/86GK203160444SQ2013201493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炯, 刘弘沛, 李明, 陈锦栋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