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1)设置在悬挂轨道(2)下部,并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1)与悬挂轨道(2)底部通过连接钢板(3)连接,所述悬挂轨道(2)与钢屋架(5)连接。本解决了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的问题,它具有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它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背景
[0002]在建筑设计时,考虑设计的受力和合理性,抗风柱与悬挂轨道均与钢屋架下弦节点对应。当悬挂轨道因使用功能要求,位置与抗风柱所在的轴线重合时,在保证原设计不变和悬挂轨道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需要对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做法。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下移至悬挂轨道底部,并与悬挂轨道底部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悬挂轨道与钢屋架下弦节点正常连接。解决了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的问题,它具有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特点。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设置在悬挂轨道下部,并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与悬挂轨道底部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所述悬挂轨道与钢屋架连接;
[0006]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上部为钢板,所述钢板与连接钢板、悬挂轨道通过螺栓连接。
[0007]为增加强度,保障安全,所述连接钢板设置加劲肋。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0009]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下移至悬挂轨道底部,并与悬挂轨道底部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悬挂轨道与钢屋架下弦节点正常连接。解决了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的问题,它具有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特点。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0013]图中,1、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2、悬挂轨道;3、连接钢板;4、加劲肋;5、钢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构造如下: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设置在悬挂轨道2下部,并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与悬挂轨道2底部通过连接钢板3连接,所述悬挂轨道2与钢屋架5连接。
[0016]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上部为钢板,所述钢板与连接钢板3、悬挂轨道2通过螺栓连接。
[0017]所述连接钢板3设置加劲肋4。
【权利要求】
1.一种钢屋架底悬挂轨道与抗风柱相遇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设置在悬挂轨道(2)下部,并将抗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与悬挂轨道(2 )底部通过连接钢板(3 )连接,所述悬挂轨道(2 )与钢屋架(5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风柱与钢屋架下弦连接节点(I)上部为钢板,所述钢板与连接钢板(3)、悬挂轨道(2)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3)设置加劲肋(4)。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412109SQ20132037719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7日
【发明者】贺有丰, 邸思鸿, 叶菲, 艾纯志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