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91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由墙体中暗柱、暗梁和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组成,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可采用矩形截面实心或空心墙板。利用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构成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并不是在结构体系中设置支撑,而是通过设置预制剪力墙墙板,通过调整边界条件使其在受力方式和破坏形态上等同为框撑结构体系。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仅需要对暗柱部位进行竖向连接,减少连接部位数量,便于现场安装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同时使得结构受力更加明确;墙板由于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按支撑考虑,可适当减少厚度或改为空心墙体,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用量,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少结构的地震作用。
【专利说明】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结构和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以及 "建筑施工与工程装备"优先主题任务。
[0003]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凭其结构整体性强,承载力及抗侧刚 度大,侧向变形小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目前的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存在着水平和坚向连接复杂,工厂生产制作甩筋多,定位难度大,现场安装时的连接部位数 量多,对位难和灌浆质量难保证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施工速度和建设周期。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弥补现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缺陷,研发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 板,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由暗柱、暗梁和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组成,中部刚性混凝 土墙板可采用矩形实心或空心截面墙板,通过控制中部墙板的边界条件使本墙板等同于框 架支撑作用。
[0005] 装配式混凝土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通过特殊可 靠连接构造组成的,暗柱的连接部位各层之间采用坚向连接。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各层之 间设10mm-20mm水平缝。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受力方式和 破坏形态上等同于框撑结构体系。
[0006]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由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板构成的装配式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仅需要对暗柱部位进 行坚向连接,减少连接部位数量,便于现场安装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同时使得结构受力更 加明确;墙板由于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按支撑考虑,可适当减少厚度或改为空心墙体,有效 地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了结构自重,减少了结构的地震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其中所示的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中部刚性混凝 土墙板为与暗柱等厚的实心矩形截面墙板所示的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中部刚性 混凝土墙板为减少厚度的实心矩形截面墙板;所示的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中部刚 性混凝土墙板为空心墙板,附图2是本发明的等效力学模型,附图3为由本发明构成的装配 式混凝土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示意图,附图4是由本发明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撑剪力 墙结构体系的等效力学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尽的说明。
[0008] 本发明在工厂制作时,根据设计的相关参数安装模板、布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在 工厂制作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后进行起吊安装。
[0009] 附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本发明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撑剪力墙体系,剪力墙 中暗柱的部位各层之间采用坚向连接,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可采用矩形截面实心或空心墙 板,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各层之间设l〇mm-20mm水平缝。虽为剪力墙结构型式,但在受力方 式和破坏形态上等效为附图4中所示的框撑结构体系。
[〇〇1〇]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框撑剪力墙结构的预制墙板并不是在结构体系 中设置支撑,而是通过设置预制剪力墙墙板,通过调整边界条件使其在受力方式和破坏形 态上等效为框撑结构体系。
【权利要求】
1. 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由墙体中暗柱、暗梁和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组成,中部 刚性混凝土墙板可采用矩形截面实心或空心墙板,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墙体的边界条件使 本墙板等同于框架支撑作用。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框撑剪力墙墙板,由其构成的框撑剪力墙结构体系, 其特征在于仅在剪力墙暗柱部位进行坚向连接,中部刚性混凝土墙板不与下层墙板连接。
【文档编号】E04B2/64GK104060757SQ20141030428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明, 冷连志, 许硕娟, 马荣全, 苗冬梅, 范新海, 王广林, 陈昕, 周博, 李明泽, 张新, 郑奕霖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