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15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预制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制复合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槽形板,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填充凹槽,填充凹槽内设置有1块或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当填充凹槽内只设置有1块加气混凝土板时,加气混凝土板的周边设置有凸起或\和凹槽,相应的,填充凹槽面向凸起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凸起嵌入到内侧凹槽内,相应的,填充凹槽面向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凸起,内侧凸起嵌入到凹槽内;解决了加气混凝土板材收缩较大,使用中易开裂的缺点,同时减轻了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和用钢量。
【专利说明】预制复合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具体是用于建筑物或其它结构的复合结构板体,即混凝土板体和加气混凝土板体的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国内现状:
[0003]墙体分为两类,砌体和板材。本技术属于板材类。
[0004]国内板材分为轻质板材和预制混凝土板材。轻质板材不能作为结构体使用,仅用于内隔墙或砌体(板材)外墙的保温材料。预制混凝土板材主要是夹心板材,即外表面和内表面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两层构件间夹轻质保温材料,该类型板材虽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能,但两层构件间的连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构件的重量较大、用钢量较大,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建筑板,本实用新型利用加气混凝土板材质量较轻、保温性能较好的优点,采用预制混凝土槽板作为受力构件和维护构件,解决了加气混凝土板材收缩较大,使用中易开裂的缺点,同时减轻了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和用钢量。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预制复合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槽形板,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填充凹槽,填充凹槽内设置有I块或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
[0007]当填充凹槽内只设置有I块加气混凝土板时,加气混凝土板的周边设置有凸起或\和凹槽,相应的,填充凹槽面向凸起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凸起嵌入到内侧凹槽内,相应的,填充凹槽面向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凸起,内侧凸起嵌入到凹槽内;
[0008]当填充凹槽内设置有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时,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中,一个加气混凝土板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A,则另外一个加气混凝土板与之相对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A,凸起A嵌入到凹槽A内,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形成凹凸槽拼接,所有加气混凝土板拼接后构成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填充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或\和内侧凸起,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有相应的凸起或\和凹槽,拼接加气混凝土板的周边与填充凹槽的内侧面形成凹凸槽拼接。
[0009]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左侧面设置有外侧凸出,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右侧面设置有外侧凹槽,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中,其中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外侧凸出嵌入到另外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外侧凹槽内,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形成凹凸槽拼接。
[0010]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连接孔。
[0011]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连接孔A和螺栓连接孔B和插筋通孔,当预制复合板用作墙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A;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楼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插筋通孔。
[0012]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挂板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预埋挂件,预埋挂件位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内。
[001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预制建筑板可适用于建筑外墙、内墙及楼板还可以用于其它非承重结构。其技术特点为:
[0014]1、预制复合板由加气混凝土板嵌入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组合形成,整体性能好,结构强度高,重量轻。
[0015]2、预制复合板侧边留有连接孔,可采用螺杆等进行构件的连接,即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设置的螺杆连接孔A、螺杆连接孔B。
[0016]3、预制复合板上下两端留有插孔,可采用插筋等与结构体进行连接,即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设置的插筋通孔。
[0017]4、预制复合板与现浇混凝土之间可采用在预制构件上预留钢筋进行连接。
[0018]5、预制复合板的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左外侧设置有外侧凸出,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右外侧设置有外侧凹槽,便于相邻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互相扣接。
[0019]6、加气混凝土板侧边分别制作成凹凸形或全部为凹槽形或全部为凸起形,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填充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成凹槽或凸起,加气混凝土板与填充凹槽形成凹凸槽拼接,整体性能好。
[0020]7、加气混凝土板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间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连接件连接。
[0021]上述结构利用加气混凝土板材质量较轻、保温性能较好的优点,采用预制混凝土槽板作为受力构件和维护构件,解决了加气混凝土板材收缩较大,使用中易开裂的缺点,同时减轻了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和用钢量。利用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填充凹槽内的凸出和凹槽、以及加气混凝土板侧边的凸出凹槽形成嵌入式的配合连接,保证二者的密切连接和结构强度。由于二者采用凹槽嵌入式的结合方式,本结构具备预制混凝土槽板的结构强度要求,强度高,本结构可以作为建筑物的结构体使用,而同时由于加气混凝土板是嵌入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内,因此整个结构的重量变轻。
[0022]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广阔,例如:将上述结构用于建筑物的楼板件或墙体件时,将预制复合板组合使用后,可以形成用于建筑的楼板结构和墙体结构,统称为墙楼件,因此,为了使得墙体件的整体性能好,结构强度高,墙楼件包括墙体件和楼面件,墙体件包括至少2个所述的预制复合板,相邻预制复合板并排布置,任意一块预制复合板左侧的外侧凸出插入位于左侧与之相邻的预制复合板右侧的外侧凹槽内,相邻两个预制复合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孔B —一相对、并采用螺杆构件插入螺栓连接孔B内形成相邻两个预制建筑板的连接;楼面件件包括至少2个所述的预制复合板,相邻预制复合板并排布置,任意一块预制复合板左侧的外侧凸出插入位于左侧与之相邻的预制复合板右侧的外侧凹槽内,相邻两个预制建筑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孔B —一相对、并采用螺杆构件插入螺栓连接孔B内形成相邻两个预制复合板的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是:采用独立的一个加气混凝土板,放置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然后往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浇注混凝土,晾干后形成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这样,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完整的将加气混凝土板嵌合在一起,整体性能极好。或者将多个加气混凝土板凹凸槽拼接后,一并放置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其余步骤与上述一致。
[0024]现有低层住宅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集中于砌体结构,其中包括了砖砌体、混凝土砌块以及其他一些非烧结砌体等,其建造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手工砌筑,由于该类结构的破坏形态属于脆性破坏,抵御较大抗震的能力较差,因此,标准要求采用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来增强其抗震性能。砌体结构大量使用手工砌筑的方式使得其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有效保证。楼面结构目前以现浇方式为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模板和脚手架,造成施工措施费用较高,且由于一些地区难以使用商品混凝土,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质量也较难保证其质量。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曾大量使用的预制空心楼板则由于板与墙体以及板与板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方式,导致其楼面整体性较差。
[00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需要参照国家标准对砌体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标准化的设计文件而非单独的设计文件进行建造,标准化的设计文件应当明确建筑物的适用条件,例如简易板房。
[00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7]与目前采用的复合板材相比较,本专利产品结合了加气混凝土板材(块材)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优点,具有以下特点:1、板材与建筑结构体的连接更便利、更可靠;2、克服了加气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收缩较大、不适于潮湿环境使用的缺点;3、利用了加气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减轻了同类夹心板材重量大、材料消耗大的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凸起的示意图。
[0029]图2为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凹槽的示意图。
[0030]图3为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凸起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4为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示意图。
[0032]图5为2个加气混凝土板拼接后嵌入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后、两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拼接的示意图。
[0033]图6为I个加气混凝土板嵌入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后、两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拼接的示意图。
[0034]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加气混凝土板;11、凸起;12、凹槽;2、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1、填充凹槽;22、内侧凹槽;24、外侧凸出;25、外侧凹槽;26、插筋通孔;27、螺栓连接孔A ;28、螺栓连接孔B。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至图6所示。
[0038]预制复合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填充凹槽21,填充凹槽21内设置有I块或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I ;
[0039]当填充凹槽21内只设置有I块加气混凝土板I时,加气混凝土板I的周边设置有凸起11或\和凹槽12,相应的,填充凹槽21面向凸起1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22,凸起11嵌入到内侧凹槽22内,相应的,填充凹槽21面向凹槽1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凸起,内侧凸起嵌入到凹槽内11 ;
[0040]当填充凹槽21内设置有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I时,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I中,一个加气混凝土板I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A,则另外一个加气混凝土板I与之相对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A,凸起Alll嵌入到凹槽A112内,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I形成凹凸槽拼接,所有加气混凝土板I拼接后构成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填充凹槽2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22或\和内侧凸起,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有相应的凸起或\和凹槽,拼接加气混凝土板的周边与填充凹槽21的内侧面形成凹凸槽拼接。
[0041]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左侧面设置有外侧凸出24,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外侧凹槽25,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中,其中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外侧凸出24嵌入到另外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外侧凹槽25内,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形成凹凸槽拼接。
[0042]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连接孔。
[0043]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连接孔A和螺栓连接孔B和插筋通孔,当预制复合板用作墙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28,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A27 ;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楼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28,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插筋通孔26。
[0044]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挂板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预埋挂件,预埋挂件位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内。
[004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预制建筑板可适用于建筑外墙、内墙及楼板还可以用于其它非承重结构。其技术特点为:
[0046]1、预制复合板由加气混凝土板嵌入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组合形成,整体性能好,结构强度高,重量轻。
[0047]2、预制复合板侧边留有连接孔,可采用螺杆等进行构件的连接,即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设置的螺杆连接孔A、螺杆连接孔B。
[0048]3、预制复合板上下两端留有插孔,可采用插筋等与结构体进行连接,即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设置的插筋通孔。
[0049]4、预制复合板与现浇混凝土之间可采用在预制构件上预留钢筋进行连接。
[0050]5、预制复合板的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左外侧设置有外侧凸出,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右外侧设置有外侧凹槽,便于相邻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互相扣接。
[0051]6、加气混凝土板侧边分别制作成凹凸形或全部为凹槽形或全部为凸起形,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填充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成凹槽或凸起,加气混凝土板与填充凹槽形成凹凸槽拼接,整体性能好。
[0052]7、加气混凝土板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间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连接件连接。
[0053]上述结构利用加气混凝土板材质量较轻、保温性能较好的优点,采用预制混凝土槽板作为受力构件和维护构件,解决了加气混凝土板材收缩较大,使用中易开裂的缺点,同时减轻了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和用钢量。利用预制混凝土槽形板的填充凹槽内的凸出和凹槽、以及加气混凝土板侧边的凸出凹槽形成嵌入式的配合连接,保证二者的密切连接和结构强度。由于二者采用凹槽嵌入式的结合方式,本结构具备预制混凝土槽板的结构强度要求,强度高,本结构可以作为建筑物的结构体使用,而同时由于加气混凝土板是嵌入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内,因此整个结构的重量变轻。
[005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广阔,例如:将上述结构用于建筑物的楼板件或墙体件时,将预制复合板组合使用后,可以形成用于建筑的楼板结构和墙体结构,统称为墙楼件,因此,为了使得墙体件的整体性能好,结构强度高,墙楼件包括墙体件和楼面件,墙体件包括至少2个所述的预制复合板,相邻预制复合板并排布置,任意一块预制复合板左侧的外侧凸出插入位于左侧与之相邻的预制复合板右侧的外侧凹槽内,相邻两个预制复合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孔B —一相对、并采用螺杆构件插入螺栓连接孔B内形成相邻两个预制建筑板的连接;楼面件件包括至少2个所述的预制复合板,相邻预制复合板并排布置,任意一块预制复合板左侧的外侧凸出插入位于左侧与之相邻的预制复合板右侧的外侧凹槽内,相邻两个预制建筑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孔B —一相对、并采用螺杆构件插入螺栓连接孔B内形成相邻两个预制复合板的连接。
[0055]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是:采用独立的一个加气混凝土板,放置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然后往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浇注混凝土,晾干后形成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这样,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完整的将加气混凝土板嵌合在一起,整体性能极好。或者将多个加气混凝土板凹凸槽拼接后,一并放置到预制混凝土槽形板模具内,其余步骤与上述一致。
[0056]现有低层住宅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集中于砌体结构,其中包括了砖砌体、混凝土砌块以及其他一些非烧结砌体等,其建造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手工砌筑,由于该类结构的破坏形态属于脆性破坏,抵御较大抗震的能力较差,因此,标准要求采用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来增强其抗震性能。砌体结构大量使用手工砌筑的方式使得其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有效保证。楼面结构目前以现浇方式为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模板和脚手架,造成施工措施费用较高,且由于一些地区难以使用商品混凝土,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质量也较难保证其质量。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曾大量使用的预制空心楼板则由于板与墙体以及板与板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方式,导致其楼面整体性较差。
[005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需要参照国家标准对砌体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标准化的设计文件而非单独的设计文件进行建造,标准化的设计文件应当明确建筑物的适用条件,例如简易板房。
[0058]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预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填充凹槽(21),填充凹槽(21)内设置有I块或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I); 当填充凹槽(21)内只设置有I块加气混凝土板(I)时,加气混凝土板(I)的周边设置有凸起(11)或\和凹槽(12),相应的,填充凹槽(21)面向凸起(1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22),凸起(11)嵌入到内侧凹槽(22)内,相应的,填充凹槽(21)面向凹槽(1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凸起,内侧凸起嵌入到凹槽内(11); 当填充凹槽(21)内设置有至少2块加气混凝土板(I)时,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I)中,一个加气混凝土板(I)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A,则另外一个加气混凝土板(I)与之相对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A,凸起A嵌入到凹槽A内,相邻2个加气混凝土板(I)形成凹凸槽拼接,所有加气混凝土板(I)拼接后构成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填充凹槽(2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侧凹槽(22)或\和内侧凸起,拼接加气混凝土板周边设置有相应的凸起或\和凹槽,拼接加气混凝土板的周边与填充凹槽(21)的内侧面形成凹凸槽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左侧面设置有外侧凸出(24),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外侧凹槽(25),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中,其中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外侧凸出(24)嵌入到另外一块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的外侧凹槽(25)内,相邻2个预制混凝土槽形板(2)形成凹凸槽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连接孔A和螺栓连接孔B和插筋通孔,当预制复合板用作墙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 (28),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A(27);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楼板件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左侧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右侧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B(28),同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均设置有插筋通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当预制复合板用作挂板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还设置有预埋挂件,预埋挂件位于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和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下支撑边的混凝土肋内。
【文档编号】E04C2/30GK204001409SQ20142043859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张瀑, 鲁兆红, 程晶 申请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