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水中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829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升降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水池水中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游泳内由于功能需要设置不同的水深区域,但池体土建只能设计为最大池水深度要求,所以会在水池中设置不同高度的的水中平台(垫层),目前行业中的水池水中平台(垫层)主要分二种:1.不可升降式PVC组装平台(垫层):其优点是造价低、安装简单;但其缺点是: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不能自动升降,所占空间较大,反复拆装劳动量大、寿命短;2.可升降刀叉式机构平台:其优点是可自动升降;但其缺点是:升降机构需穿越池体土建结构,有漏水隐患;采用液压动力,对水池水质有污染;钢结构如是普通碳钢加防腐面层,则对水质有影响且要经常要维修防腐面层,如整体采用不锈钢则造价较大;对大深度升降有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无污染、成本低的水池水中升降平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池水中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设置在水池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桁架、滑轨、气浮装置和气源,所述滑轨固定在水池的侧壁上,所述平台桁架的两侧设置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气浮装置设置在平台桁架内,且气浮装置通过高压气管与气源连接,高压气管上设置气动阀门,所述滑轨上还设置限位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桁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气浮装置为若干气浮气囊。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可在滑轨上上、下移动,并固定定位到滑轨上。所述气源为高压气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不锈钢绗架结构,整体重量轻,利用水浮力原理,所需动力小;平台本体又对水质无影响;2)整体有效区域内可分区域升降、自由组合、可大可小;3)两端导轨滑动、利用水浮力原理,升降程无限制;4)整体在池内升降,无需穿越池体,只要外接气管供气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池水中升降平台的剖视图。图中1、平台桁架;11、滚轮;2、滑轨;3、水池;4、侧壁;5、高压气管;6、气动阀门;7、气浮气囊;8、限位卡块;9、高压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池水中升降平台,升降平台设置在水池3中,升降平台包括不锈钢平台桁架1、滑轨2、多个气浮气囊7和高压气泵9,滑轨2固定在水池3的侧壁4上,不锈钢平台桁架1的两侧设置滚轮11,滚轮11安装在滑轨2上,气浮气囊7设置在不锈钢平台桁架1内,且气浮气囊7通过高压气管5与高压气泵9连接,高压气管5上设置气动阀门6,滑轨2上还设置用于定位不锈钢平台桁架1的限位卡块8,限位卡块8可在滑轨2上上、下移动,并固定定位到滑轨2上。所述水池水中升降平台使用时,根据需要水深调整平台桁架1的高度,先将限位卡块8的位置调整好,并固定到滑轨2上,打开高压气泵9和气动阀门6,向气浮气囊7内注入高压空气,气浮气囊7即会在浮力作用下带动平台桁架1上浮,根据平台桁架1所要承载的重量,即可计算所需的浮力和需要充多少高压空气,平台桁架1未达到承载重量时,平台桁架1在限位卡块8的作用下不再上浮,超出承载重量时,平台桁架1会下降,此时只需继续向气浮气囊7内充入高压空气,使平台桁架1再次上浮即可。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