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352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龙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轻钢龙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用龙骨常常采用c形龙骨与石膏板、岩棉组合构成墙体,但是这种组合构成的墙体隔音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居室和办公场所等环境的私密性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常常采用双墙分立或弹性连接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不但增大了墙的厚度,并且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轻钢龙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情况下,提升其隔音性能的隔音龙骨,以及其加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龙骨,所述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第二底板以及隔音板,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隔音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隔音板的不同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隔音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隔音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隔音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 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不同侧。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90°,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二夹角β大于90°。

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褶皱。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交角δ1大于90°小于等于100°,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第二交角δ2大于90°小于等于100°。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内容所述的隔音龙骨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为采用多组轧辊对带钢板进行冷轧成型,包括:

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侧板;

s2)在距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底板;在距离所述第二侧板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所述隔音板。

其中,所述隔音板包括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时,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s3)在距离所述第一底板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距离所述第二底板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连接板。

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褶皱时,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采用变形辊在所述连接板上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或者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1)采用变形辊在带钢板的中央位置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加强筋时,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加强筋;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加强筋。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音龙骨通过设置隔音板作为吸音减震结构,在不增加墙体自身厚度的基础上,增加龙骨的隔音性能,从而有效提升墙体系统的隔音效果;而且,该隔音龙骨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隔音龙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通过设置隔音板作为吸音减震结构,在不增加龙骨自身厚度的基础上,增加龙骨的隔音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基础上,增强龙骨的隔音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龙骨,图1示出了该隔音龙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10、第一底板20、第二侧板30、第二底板40以及隔音板50,其中,第一底板20的第一端201与第一侧板10的第一端101固定连接,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与隔音板50的第一端501固定连接,隔音板50的第二端502与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第二底板40的第一端401与第二侧板30的第一端301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互相平行设置,且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位于隔音板50的不同侧,第一侧板10和隔音板50位于第一底板20的同一侧,第二侧板30和隔音板50位于第二底板40的同一侧。

隔音板50是该隔音龙骨的主要吸音部件,为多段折弯结构,能够吸收音波的震动能量,增强龙骨的隔音性能。示例性地,隔音板50可以为z型、m型或者u型等折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隔音板50为z型结构。

具体地,隔音板50包括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其中,第一支撑板51的第一端511与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51的第二端512与连接板53的第一端531固定连接,连接板53的第二端532与第二支撑板52的第一端52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2的第二端522与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并且其中,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位于连接板53的不同侧。

为了在增加隔音性能的同时,确保隔音龙骨的支撑强度,第一支撑板51和连接板53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90°,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之间的第二夹角β大于90°。例如,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可以均设置为98°、105°、120°等。第一支撑板51与第一底板20之间可以垂直设置,也可以呈锐角或者钝角设置;相适应地,第二支撑板52与第二底板40之间可以垂直设置, 也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增加龙骨的吸音性能,在连接板53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褶皱(图中未示出),用以吸收声音的传播震动能量。

具体地,第一侧板10与第一底板20之间的第一交角δ1大于90°小于等于100°,第二侧板30与第二底板40之间的第二交角δ2大于90°小于等于100°。例如,第一交角δ1与第二交角δ2可以均设置为96°。第一交角δ1和第二交角δ2的设置,在该隔音龙骨与其他龙骨连接时,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具体地,第一侧板10的第二端102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第二侧板30的第二端302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1,以进一步地加强该隔音龙骨的支撑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发明人采用相同厚度和长度的根据本发明的隔音龙骨和普通的c型龙骨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内填50mm岩棉、并配合2张12mm厚的石膏板构成墙体,进行隔声试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rw为国家标准计权隔声量,stc为美国标准传声等级。

由上表可知,在配备相同的岩棉和石膏板的前提下,本发明的隔音龙骨构成的墙体系统,其隔声效果明显优于普通c型龙骨构成的墙体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隔音龙骨通过设置隔音板,有效地削减了声波的能量传递,增加龙骨自身的隔音性能,使之明显优于普通c型轻钢龙骨,相应地,在不增加产品已经墙体系统的厚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墙体系统的隔音性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内容所述的隔音龙骨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为采用多组轧辊对带钢板进行冷轧成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侧板10;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侧板30;

s2)在距离第一侧板1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底板20;在距离第二侧板3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底板40;在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之间,形成隔音板50。

具体地,当隔音板50为z型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时,该加工方法还包括:

s3)在距离第一底板2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支撑板51;在距离第二底板4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支撑板52;在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之间,形成连接板53。

具体地,当连接板53上设置有多个褶皱时,该加工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采用变形辊在连接板53上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或者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1)采用变形辊在带钢板的中央位置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具体地,第一侧板10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第二侧板30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1时,该加工方法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加强筋11;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加强筋21。

其中,步骤s0)还可以在最后实施。

示例性地,该隔音龙骨的加工方法可以按照下述步骤顺序进行:

实施例1

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加 强筋11;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加强筋21;

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侧板10;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侧板30;

s2)在距离第一侧板1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底板20;在距离第二侧板3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底板40;在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之间,形成隔音板50;

s3)在距离第一底板2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支撑板51;在距离第二底板4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支撑板52;在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之间,形成连接板53;

s4)采用变形辊在连接板53上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实施例2

s01)采用变形辊在带钢板的中央位置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加强筋11;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加强筋21;

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侧板10;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侧板30;

s2)在距离第一侧板1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底板20;在距离第二侧板30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底板40;在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之间,形成隔音板50;

s3)在距离第一底板2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支撑板51;在距离第二底板40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支撑板52;在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之间,形成连接板53。

实施例3

步骤s3)还可以在步骤s1)和s2)之前进行,该加工方法包括:

s01)采用变形辊在带钢板的中央位置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

s3)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连接板53;

s31)在距离连接板53的第一端531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支撑板51;在距离连接板53的第二端532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支撑板52;第一连接板53、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组成隔音板50;

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侧板10;在第一侧板10和第一支撑板51之间,形成第一底板20;

s2)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侧板30;在第二侧板30和第二支撑板52之间,形成第二底板40;

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一加强筋11;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第二加强筋21。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