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制品素坯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2862阅读:2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制品素坯成型方法,尤其是一种碳化硅研磨桶素坯或碳化硅炉胆素坯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制品因其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优异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外碳化硅生产企业制作加工碳化硅素坯的方法主要有浇注成型、挤出成型和压力成型几种。但现有的碳化硅制品素坯成型方法、尤其是现有的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及碳化硅炉胆素坯成型方法,存在产品气孔多、致密度低、易有内伤、壁厚不均、产品合格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化硅制品素坯成型方法,以提高碳化硅素坯的内在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碳化硅微粉与碳黑按重量份7~12:1的比例放入搅拌装置中搅拌50~60分钟,然后加入占碳化硅微粉与碳黑重量8~9%的粘结剂,再加入占碳化硅微粉与碳黑重量30~40%的纯净水,搅拌5~6小时,使料浆充分混合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18~22%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06~-0.1个大气压的状态下,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0~95%的泥料;

(3)取适量的泥料置于模具中,在滚压机上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使泥料变成需要的毛坯形状;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65~80度温度条件下,烘烤18~20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制得碳化硅制品素坯。

所述的粘结剂为氰基丙烯酸酯。

所述的碳化硅制品为碳化硅研磨桶或碳化硅炉胆。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与碳黑的重量比为9~10:1。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效果:

本发明的碳化硅制品素坯成型方法,由于在泥料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搅拌,并且搅拌后的泥料中的空气被抽掉,泥料的致密度明显提高,气孔率明显降低,通过滚压机上的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使泥料变成需要的毛坯形状,毛坯壁厚均匀,重量一致。经检测对比,碳化硅制品素坯密度由浇注成型的2.8-2.9g/cm3提高到3.02g/cm3左右,抗压力由147KN提高到222KN左右。为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200公斤碳化硅微粉和20公斤碳黑倒入搅料桶搅拌60分钟后,加入18公斤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粘结剂和80公斤的纯净水搅拌6小时,使料浆充分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18%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1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使用炼泥机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5%的泥料,提高泥料的致密度。

3)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炉胆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盖上盖子固定模具,然后取2.5公斤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得到直径126mm、高度210mm、壁厚10mm的一件碳化硅炉胆毛坯。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200次,得到200件同规格的产品;

同理,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研磨桶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然后取适量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一件碳化硅研磨桶毛坯成型。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80度温度条件下,烘烤18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一批碳化硅胆素坯或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加工完成。

本发明中,所用炼泥机为通用真空炼泥机,滚压机为通用滚压机,所用模具为钢制模具(下同)。

检测结果:碳化硅胆素坯密度 3.018 g/cm3,抗压力221.7KN。

实施例2

1)将100公斤碳化硅微粉和10.5公斤碳黑倒入搅料桶搅拌50分钟后,加入9.5公斤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粘结剂和42公斤的纯净水搅拌5小时,使料浆充分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22%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07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使用炼泥机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3%的泥料,提高泥料的致密度。

3)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炉胆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盖上盖子固定模具,然后取2.5公斤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得到直径126mm、高度210mm、壁厚10mm的一件碳化硅炉胆毛坯。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100次,得到100件同规格的产品;

同理,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研磨桶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然后取适量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一件碳化硅研磨桶毛坯成型。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75度温度条件下,烘烤20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一批碳化硅胆素坯或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加工完成。

检测结果:碳化硅胆素坯密度3.021 g/cm3,抗压力222.1KN。

实施例3

1)将100公斤碳化硅微粉和11公斤碳黑倒入搅料桶搅拌55分钟后,加入9.9公斤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粘结剂和37公斤的纯净水搅拌5.5小时,使料浆充分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20%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06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使用炼泥机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0%的泥料,提高泥料的致密度。

3)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炉胆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盖上盖子固定模具,然后取2.5公斤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得到直径126mm、高度210mm、壁厚10mm的一件碳化硅炉胆毛坯。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100次,得到100件同规格的产品;

同理,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研磨桶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然后取适量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一件碳化硅研磨桶毛坯成型。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70度温度条件下,烘烤19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一批碳化硅胆素坯或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加工完成。

检测结果:碳化硅胆素坯密度 3.022 g/cm3,抗压力222.3KN。

实施例4

1)将100公斤碳化硅微粉和14公斤碳黑倒入搅料桶搅拌50分钟后,加入9.6公斤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粘结剂和35公斤的纯净水搅拌5小时,使料浆充分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22%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08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使用炼泥机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3%的泥料,提高泥料的致密度。

3)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炉胆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盖上盖子固定模具,然后取2.5公斤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得到直径126mm、高度210mm、壁厚10mm的一件碳化硅炉胆毛坯。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100次,得到100件同规格的产品;

同理,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研磨桶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然后取适量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一件碳化硅研磨桶毛坯成型。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65度温度条件下,烘烤20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一批碳化硅胆素坯或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加工完成。

检测结果:碳化硅胆素坯密度3.02 g/cm3,抗压力 222.1 KN。

实施例5

1)将100公斤碳化硅微粉和8.5公斤碳黑倒入搅料桶搅拌55分钟后,加入9公斤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粘结剂和40公斤的纯净水搅拌5.5小时,使料浆充分均匀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得到含水率22%的泥料。

2)将上述泥料投入炼泥机,在-0.09个大气压的状态下,使用炼泥机将泥料中的空气抽掉,得到真空度为93%的泥料,提高泥料的致密度。

3)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炉胆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盖上盖子固定模具,然后取2.5公斤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得到直径126mm、高度210mm、壁厚10mm的一件碳化硅炉胆毛坯。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100次,得到100件同规格的产品;

同理,取一个用于成型碳化硅研磨桶素坯的模具放在滚压机上,然后取适量泥料置于模具中,开启滚压机,通过模具和滚头的互相作用,约1分钟,一件碳化硅研磨桶毛坯成型。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从滚压机上取走,放入一个新的模具,重复上述动作。

4)将模具连同模具中毛坯放入烤房,在摄氏75度温度条件下,烘烤19小时,将烤干后毛坯脱模,一批碳化硅胆素坯或碳化硅研磨桶素坯加工完成。

检测结果:碳化硅胆素坯密度 3.019 g/cm3 ,抗压力221.8K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