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19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设备,特别是一种混凝土的摆渡转料机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在建筑过程中,需要将搅拌后的混凝土输送并灌注到特定工位上。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混凝土灌注到工位上,工人劳动强度较高,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包括安装在主架上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输出端连接有储存室,储存室下方安装有摆渡转料路轨,所述摆渡转料路轨上设置有转料仓,转料仓两端分别安装有驱动轴,该驱动轴上安装有与摆渡转料路轨对应配合的支承轮,转料仓上设置有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转料仓下部安装有出料门,所述转料仓上安装有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 活动端与所述出料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料仓为倒锥状,其侧面安装有振动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存室下部安装有可相对开合的左、右料门,储存室侧面分别安装有左、右气缸,所述左、右料门的定位端分别与储存室枢接,左、右料门的活动端分别与左、右气缸的活动端枢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存室为倒锥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料门的活动端分别通过左、右支杆与左、右气缸的活动端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可以通过储存室将混凝土暂时储存,实现混凝土输送的自动控制,而且通过转料仓将混凝土自动摆渡转料,有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存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包括安装在主架1上的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输出端连接有储存室3,储存室3下方安装有摆渡转料路轨4,所述摆渡转料路轨4上设置有转料仓5,转料仓5两端分别安装有驱动轴6,该驱动轴6上安装有与摆渡转料路轨4对应配合的支承轮7,转料仓5上设置有与驱动轴6连接的驱动电机8,所述转料仓5下部安装有出料门9,所述转料仓5上安装有驱动气缸10,该驱动气缸10的活动端与所述出料门9连接。这种混凝土摆渡转料机构可以通过储存室将混凝土暂时储存,实现混凝土输送的自动控制,而且通过转料仓将混凝土自动摆渡转料,有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转料仓5为倒锥状,其侧面安装有振动器17,可通过振动器对转料仓振动,防止混凝土在转料仓内凝结。

所述储存室3下部安装有可相对开合的左、右料门11、12,储存室3侧面分别安装有左、右气缸13、14,所述左、右料门11、12的定位端分别与储存室3枢接,左、右料门11、12的活动端分别与左、右气缸13、14的活动端枢接。所述储存室3为倒锥状。

所述左、右料门11、12的活动端分别通过左、右支杆15、16与左、右气缸13、14的活动端枢接,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