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止阀和注浆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24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止阀和注浆套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预制构件连接。



背景技术:

预制砼结构体系是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产业化升级的发展方向。预制砼构件间,钢筋接头的连接技术是保证该技术施工质量的关键。钢筋套筒注浆连接技术,是预制砼钢筋连接的首选。

现有的套筒结构如图1所述,套筒本体1为开敞式的筒体,形成于筒体上的注浆孔2和排气孔3,使用时,钢筋4自套筒本体1两端插入其筒体内,然后通过注浆孔2注浆使浆液充满套筒本体1与钢筋4之间的缝隙。由于此套筒本体为开敞式的空间,其注浆连接时利用浆液的流动性和自密性来充实套筒腔体,此种方法无法保证腔体内部浆液的饱和,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套筒内注浆效果进行最终的评判,从而留下工程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阻止阀和注浆套筒。其目的是,在注浆过程中,实现自动关闭排气孔道并对注浆套筒内浆液的饱和情况进行监测,并可将监测结果作为注浆套筒注浆验收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连接注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注浆套筒有封闭的空间,其在灌注浆液后能自动封闭,并可在灌注浆液的过程中观测浆液灌注程度。

具体地,所述注浆套筒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上有注浆孔和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止阀,所述阻止阀包括外壳和阻止体,所述外壳为一管状腔体,其具有连钢筋连接注浆套筒接端和限位观察口,所述阻止体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连接端与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阻止体在浆液的推动下关闭限位观察口实现自动封闭。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阻止体相对所述限位观察口位置的变化观测浆液灌注程度。

优选地,所述阻止体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不连接、固定连接或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止阀内形成有排气通道。

具体地,所述排气通道为形成于所述阻止体上的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阻止体上的渗透膜或所述阻止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微小间隙。

具体地,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排气孔为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或套接。

同时,本申请提供一种与注浆套筒本体配合使用的阻止阀,所述阻止阀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止体和排气通道,所述外壳具有管状腔体,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限位观察口,所述阻止体容纳于所述管状腔体内,并在压力推动下沿所述管状腔体向所述限位观察口运动,当所述阻止体运动至所述限位观察口时,所述管状腔体自动封闭。

具体地,所述阻止体为块状、球状或片状。

优选地,所述阻止体内有压力标尺,所述压力标尺通过相对所述限位观察口的运动距离实现刻度标示。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为形成于所述阻止体内的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阻止体内的渗透膜或所述阻止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微小间隙。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述阻止阀其与注浆套筒本体连接后,使注浆套筒本体在注浆过程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注浆时,可采用较大的压力,使浆液充满整个空间,并实现自动封闭。

阻止阀的阻止体与阻止阀的外壳面接触,并设置有排气通道,注浆时,气体及密度及粘度小的物质可以通过,而粘度较大的粘稠物质被阻隔,提高了注浆套筒本体内的注浆质量。

阻止阀多种形式,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通过限位观察口直观的看到浆液饱和情况,可以对注浆套筒内的注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预制构件连接节点位置的强度,确实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

采用新型注浆套筒进行预制构件连接时,其相对现有的注浆套筒连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较大的压力来输送浆液,同时速度也较快,提高了施工效率。

2、浆液通过压力和流动性来充实注浆套筒腔体使其密实,由于压力较大,所以浆液可以分散到注浆套筒空腔内的任何地方(包括微细孔隙),不会产生任何死角、气泡提高了施工质量。

3、采用阻止阀排气,浆液不会产生外溢,使得施工更加环保排气孔道不需单独进行封闭,完成后注浆套筒腔内浆液不会产生回流。

4、本申请所述注浆过程,可以通过观察阻止阀的变化来判断浆液的饱和状态,这更是工程质量检验的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注浆套筒结构;

图2为阻止阀与注浆套筒本体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种阻止阀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4是本申请第二种阻止阀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5是本申请第三种阻止阀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6是本申请第四种阻止阀结构;

图7是本申请第五种阻止阀结构及工作过程;

附图标记:1-注浆套筒本体、2-排气孔、3-注浆孔、4-钢筋、5-阻止阀、501-连接端、502-排气孔、503-T型阻止体、504-限位观察口、505-外壳、506-弹簧、507-球状阻止体、508-片状阻止体、509-转轴、5010-透明片状阻止体、5011-渗透膜、5012-复合阻止体、6-封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参见图2,图2为阻止阀与注浆套筒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注浆套筒本体1具有贯通的空腔,其壁上形成有注浆用的注浆孔3和注浆过程中排气用的排气孔2,阻止阀(此处阻止阀的阻止体为T型阻止体503)连接在排气孔2上,当注浆套筒本体1与预制构件连接时,注浆套筒本体1及阻止阀的外壳501内形成封闭空间6,从而在注浆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注浆压力而不排气孔漏浆,较大的注浆压力进入封闭空间6,可以使浆液充分充盈腔体,从而实现注浆套筒处注浆的密实度,充分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

实施例一参见图3,图3显示的是阻止体为T型阻止体503的阻止阀5。左侧的图为阻止阀的初始状态,右侧的图为充满浆液时的阻止阀状态,右侧的图连接端501处的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中阻止阀5包括外壳505、T型阻止体503、弹簧506。所述外壳505具有管状腔体,其一端向外延展形成与注浆套筒排气孔连接的连接端501,另一端向外壳505内缩形成阻止体滑出并可以观察管状腔体内浆液充盈情况的限位观察口504。T型阻止体503位于连接端501和限位观察口504之间的外壳505内,其具有T状外形,T状外形的翼部两侧与外壳505的内壁面接触,T型阻止体503内开设有排气孔502,T状外形的腹部与限位观察口504相配合,其可以从限位观察口504的开口处自由滑动。T状外形的翼部与限位观察口504附近的外壳505通过弹簧506固定连接,当注浆套筒内注浆时,在浆液压力的推动下,弹簧506带动T型阻止体503自连接端501向限位观察口504移动,T状外形的腹部自限位观察口504的开口处向外移动,其移动的距离可以标注注浆压力的大小,当T型阻止体503的翼部到达限位观察口504时,腹部自限位观察口504的开口处完全伸出(如图3的右图所示)即表明注浆套筒内浆液完全充满,排气通道被浆液封闭实现自封闭。

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4显示的是阻止体为球状阻止体507的阻止阀5。左侧的图为阻止阀5的初始状态,右侧的图为充满浆液时的阻止阀状态,右侧的图连接端501处的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此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主要区别在于阻止体的形状不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阻止体的形状为球形,在浆液压力的推动下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本实例中阻止体与外壳505无连接,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此实施例也可参照实施例一设置压力标尺。

实施例三参见图5,图5显示的是阻止体为片状阻止体508的阻止阀。左侧的图为阻止阀的初始状态,右侧的图为充满浆液时的阻止阀状态,右侧的图连接端501处的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片状阻止体508与靠近限位观察口504的外壳505内壁通过转轴509连接,其过程与门的开关过程类似,初始状态时,片状阻止体508位于外壳505的空腔内,注浆时,在浆液压力的推动下,片状阻止体508以转轴509为中心转动,当片状阻止体508完全转动至限位观察口504的开口部时(如图5右图所示),表明注浆套筒内浆液注满。

实施例四参见图6,图6显示的是阻止体为透明片状阻止体5010的阻止阀5,片状阻止体5010相对于限位观察口504的位置不变(与限位观察口504固定),从一开始即封堵在限位观察口504处,浆液的饱和情况可通过透明片状阻止体5010观察,透明片状阻止体5010内有排气孔502,当阻止阀5内充满浆液时,排气通过被浆液封堵实现自封闭,图中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五参见图7,图7显示的是阻止体为复合阻止体5012的阻止阀5,左侧的图为阻止阀的初始状态,右侧的图为充满浆液时的阻止阀状态,右侧的图连接端501处的箭头表示浆液的流动方向。复合阻止体5012的本体为片状,其材质可以是钢材等,复合阻止体5012的本体内有渗透膜5011,当向注浆套筒本体内注浆时,浆液内的气体可通过渗透膜5011排出,并当复合阻止体5012达到限位观察口504的位置后,浆液封闭渗透膜5011的渗透孔,实现腔体的自动封闭。

在具体实施时,注浆套筒本体1与阻止阀5的连接端50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套接。

所述阻止阀使用时与套筒一起安装成型后,浇筑在预制构件中;或在预制构件中预留连接口注浆时安装。

采用上述新型套筒进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法,注浆阶段的步骤如下,

将所述阻止阀的连接端与所述注浆套筒本体的排气口连接;

高压快速向所述注浆套筒本体的注浆孔持续注浆并通过限位观察口观察所述阻止阀的所述管状腔体的浆液直至浆液充满排气孔道,所述阻止阀自动封闭;由于阻止阀的连接端与所述注浆套筒本体连接后形成一个封闭空间6,因此可以承受高压快速的注浆;限位观察口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浆液注浆情况的监测,从而确保注浆套筒部位的浆液灌注质量。

注浆压力提高并持续一个时间段,此过程是为了在较高压力下,使浆液充满排气通道,实现注浆套筒的自封闭。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所做的列举,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受其限制,仍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容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专业的常规技术和常识进行改动,例如改动外壳的形状、阻止体的形状及与外壳的连接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