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脚手架支撑底座不仅支撑功能单一,而且对支撑点要求是特定的,不利于复杂的施工环境。尤其是现有斜角底座没有充分利用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作为脚手架荷载的支撑,不能充分利用现场存在的优势条件,造成人力增加、成本上升。另外,由于传统的脚手架一般由立杆、与立杆垂直连接的横杆,以及将立杆与横杆连接在一起的扣件构成。其缺点在于:(1)该脚手架很难根据施工高度的要求进行调整。需要调整高度时,首先要变换立杆的高度,施工前就需配备各种不同尺寸的立杆,材料配置工作繁琐且成本高昂。其次立杆和横杆通过扣件相连,故改变其高度时首先需要解开各个扣件,然后将横杆沿着立杆移至施工所需的高度上,并重新用扣件将立杆与横杆扣接。由于改变扣接点的工作麻烦,且脚手架所含有的扣接点较多,因此高度调整费时费力。(2)由于立杆和横杆之间的扣接工作是由各种不同的作业人员来完成,故其扣紧程度因人而异,因此传统脚手架的牢固程度受到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靠性随之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身结构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的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包括上丝杆及下丝杆,上丝杆上开有连接槽,其与下丝杆均包覆一支撑柱设置,支撑柱呈中空结构,其顶部开口处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一端固定在支撑柱边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边沿上,上丝杆外侧设有固定栓,其与下丝杆连接处设有调节盘,调节盘上设有凸耳,凸耳一体连接在调节盘上,调节盘上还开有通孔,支撑柱底部与一支撑座连接,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盘。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不止一个,且每个加强筋均呈交叉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栓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盘可旋转连接在支撑柱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盘螺纹连接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为方形孔、圆形孔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盘采用加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自身结构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能有效避免产生偏移等问题,且调节能力强,调节灵活方便,便于进行组装及维护,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适合于当前建筑市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槽;2.上丝杆;3.支撑柱;4.加强筋;5.固定栓;6.调节盘;7.通孔;8.凸耳;9.下丝杆;10.支撑座;11.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上丝杆2及下丝杆9,上丝杆2上开有连接槽1,其与下丝杆9均包覆一支撑柱3设置,支撑柱3呈中空结构,其顶部开口处连接有加强筋4,加强筋4一端固定在支撑柱3边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3边沿上,上丝杆2外侧设有固定栓5,其与下丝杆9连接处设有调节盘6,调节盘6上设有凸耳8,凸耳8一体连接在调节盘6上,调节盘6上还开有通孔7,支撑柱3底部与一支撑座10连接,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座10上,支撑座10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盘11。
所述加强筋4不止一个,且每个加强筋4均呈交叉排列设置。加强连接性更强。
所述固定栓5采用不锈钢材质结构。固定效果好,且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调节盘6可旋转连接在支撑柱3上。能更好的满足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
所述底盘11螺纹连接在支撑座上。方便在不需要使用时进行拆卸。
所述通孔7为方形孔、圆形孔中的一种。方便将调节盘6固定在一个方向上。
所述底盘11采用加重结构。避免偏移摇晃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自身结构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能有效避免产生偏移等问题,且调节能力强,调节灵活方便,便于进行组装及维护,大大节 省了工作时间,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适合于当前建筑市场。上丝杆2及下丝杆9均包覆一支撑柱3设置,支撑柱3呈中空结构,其顶部开口处连接有加强筋4,加强筋4一端固定在支撑柱3边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3边沿上,大大提高了支撑柱3的作用力,且连接强度高,不易受到损坏;其与下丝杆9连接处设有调节盘6,调节盘6上设有凸耳8,凸耳8一体连接在调节盘6上,调节盘6上还开有通孔7,方便调节到不同位置进行使用;支撑柱3底部与一支撑座10连接,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座10上,支撑座10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盘11,设计非常合理,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