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5304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行业硅片多线切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线切割行业,硅棒被多线切割机的线网切割为许多较薄硅片,而为了取得完整硅片,需要在硅棒粘接玻璃板或者树脂板,在硅棒切割后,切入玻璃板一定深度,从而保证硅片表面纹理的一致性。玻璃板粘接在晶托上,晶托用于装夹至多线切割机上。一般称粘接硅棒、玻璃板和晶托的工序为粘料工序。

硅棒与玻璃板、晶托的相对位置比较重要,硅棒与玻璃板对正偏差较大,容易产生线痕,甚至裂片,一般控制±0.2mm,因此粘接用固定夹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对正精度和工作效率。目前较普遍的采用单组份厌氧胶作为粘接剂,相对于原来的双组份树脂胶,粘接力稳定,无需搅拌,不将两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不会硬化,给操作带来一定便利。然而两个粘接面粘接后,胶体隔绝了空气,约30秒钟便硬化,另外厌氧胶比较稀,对气泡较为敏感,需要硅棒在玻璃板胶层上相对错动几次排出气泡,因此一般采用手指触摸感觉玻璃板与硅棒的对正。但是,由于采用手扶方式,玻璃板与硅棒在厌氧胶凝固时容易产生一些位移,在半凝固状态对粘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容易造 成切割尾段硅片掉落,形成损失,另外手感定位,人力作业强度较高,并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使得粘料效率高,粘接质量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包括机架和光轴,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光轴座设置在机架上,光轴上滑动且可转动的套设有两个转轴杆,光轴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转轴杆的前支撑和后支撑,并且前支撑对转轴杆的支撑点和后支撑对转轴杆的支撑点均位于转轴杆的旋转外圆内;每个转轴杆的头部各设有一个硅棒顶头;光轴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两个玻璃板顶杆,玻璃板顶杆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两个铁托顶丝。

进一步的,所述光轴、前支撑和后支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硅棒顶头外端头的连线、两个玻璃板顶杆外端头的连线以及两个铁托顶丝外端头的连线均与光轴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硅棒顶头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三个地脚螺栓,机架上设有配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翻转、带硅棒顶头的转轴杆的机械定位方式,方便硅棒的错动,在硅棒错动后翻转转轴杆至定位状态,实现硅棒定 位,使得粘料效率更高,粘接质量更好。转轴杆和硅棒顶头设有调节部位,便于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硅棒定位、铁托定位和玻璃板定位为一体式设置,便于移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粘接定位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硅棒晃动使用状态图;

图中:1、地脚螺栓,2、配重,3、机架,4、光轴,5、后支撑,6、转轴杆,7、硅棒顶头,8、前支撑,9、光轴座,10、玻璃板顶杆,11、铁托顶丝,12、铁板桌面,13、硅棒,14、玻璃板,15、铁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棒粘托定位装置,包括机架3和光轴4,机架3的底部设有三个地脚螺栓1,机架3上设有配重2,光轴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光轴座9设置在机架3上,光轴4上滑动且可转动的套设有两个转轴杆6,光轴4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转轴杆6的前支撑8和后支撑5,光轴4、前支撑8和后支撑5平行设置,并且前支撑8对转轴杆6的支撑点和后支撑5对转轴杆6的支撑点均位于转轴杆6的旋转外圆内;每个转轴杆6的头部各设有一个硅棒顶头7;光轴4下方的机架3上设有两个玻璃板顶杆10, 玻璃板顶杆10下方的机架3上设有两个铁托顶丝11。两个硅棒顶头7外端头的连线、两个玻璃板顶杆10外端头的连线以及两个铁托顶丝11外端头的连线均与光轴4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3由3个地脚螺栓1支撑在铁板桌面12上,便于装置调整水平,并且机架3上的配重2,使得装置的稳定性好。两个硅棒顶头7为尼龙材质,用于无损伤的接触硅棒,起定位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转轴杆6可绕光轴4转动,在定位硅棒时两个转轴杆6放在前支撑8上,在硅棒晃动时,两个转轴杆6翻起并靠在后支撑5上,以让出适当空间,用于硅棒的晃动,以满足排出气泡要求。两个转轴杆6还可沿光轴4做轴向滑动,两个硅棒顶头7,两点定向固定硅棒,并根据硅棒长度适当调整。

两个玻璃板顶杆10固定在机架3上,可做前后向调整,用于玻璃板14的定位。两个铁托顶丝11可旋转调整长度,用于铁托15的定位,整套装置即可固定在一个工作点工作,又可方便地搬运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将铁托15靠紧两个铁托顶丝11,铁托15的表面途胶水后粘接上玻璃板14,并使玻璃板14由两个玻璃板顶杆10定位,待玻璃板14和铁托15固化后,在玻璃板14上再涂单组份厌氧胶水层,将硅棒13放置在胶水层上;如图3所示,是硅棒13晃动时的情形,先将两个转轴杆6向后翻起靠在后支撑5上,让出适当空间,晃动硅棒13,以排出气泡,之后转轴杆6绕光轴4转动,根据硅棒13的长度,调整转轴杆6在光轴4上的轴 向位置,转轴杆6放在前支撑8上,在两个硅棒顶头7的定位下,手扶硅棒13约10秒时间固化,完成第一根硅棒定位;同理,依次粘接其余2-3根硅棒。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可翻转、带硅棒顶头7的转轴杆6的机械定位方式,方便了硅棒的错动,在硅棒错动后翻转转轴杆6和硅棒顶头7至定位状态,实现硅棒的定位,因此克服了手扶定位方式的人工干扰因素,使得粘料效率更高,粘接质量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