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墙壁开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078阅读:2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尘墙壁开槽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尘墙壁开槽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行业的水电工程中,墙壁的开槽一般使用手提式切割机,施工人员用手提式切割机在墙壁要开的槽的两边分别切出两条缝,然后用电铲一点一点的铲出水泥。手提式切割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的健康,并且使用人工用电铲铲出的槽底深浅不均,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又达不到好的开槽效果,并且造成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为了实现防尘的作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开槽机,由锯片电机带动刀具,锯片电机通过软管连接到吸尘器,但是这种开槽机的除尘效果不明显,余下大量的粉尘不能及时快速的吸收集中,污染环境,并且需要手持开槽机进行工作,浪费大量人力,提高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墙壁开槽机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除尘效果好、开槽质量达标、生产效率高的无尘墙壁开槽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尘墙壁开槽机,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下方的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中心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杆的两侧设有纵向滑轨,所述导向杆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导向杆上设有开槽装置,所述开槽装置的两侧设有把手,所述开槽装置的上下侧分别设有除尘装置及喷洒装置,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两侧设有储水箱及电机,所述储水箱与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洒装置连接,所述开槽装置的两侧设有冷却板,所述开槽装置的表面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上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穿过所述导向轴与固定螺母配合固定在导向杆上,所述开槽装置未设固定螺母的一面中间设有刀具,所述刀具上固定连接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滑轨,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横向滑轨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喷洒装置上设有雾化喷头。

进一步,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不少于5个。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推拉杆。

进一步,所述刀具在转轴的作用下可与开槽装置的表面形成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槽时通过除尘和喷洒装置快速的控制粉尘的散落,冷却板能够及时的将开槽产生的热量吸收掉,延长开槽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开槽,在导向杆的作用下,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开槽,避免出现偏差,提高了开槽的效率;可以推拉移动开槽机,降低了施工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万向轮 3、导向杆

4、导向轴 5、纵向滑轨 6、升降装置

7、开槽装置 8、把手 9、除尘装置

10、喷洒装置 11、储水箱 12、电机

13、供水管 14、冷却板 15、导向装置

16、固定螺母 17、刀具 18、转轴

19、横向滑轨 20、雾化喷头 21、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墙壁开槽机,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1下方的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上连接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的中心设有导向轴4,所述导向杆3的两侧设有纵向滑轨5,所述导向杆3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6,所述导向杆3上设有开槽装置7,所述开槽装置7的两侧设有把手8,所述开槽装置7的上下侧分别设有除尘装置9及喷洒装置10,所述导向杆3的底部两侧设有储水箱11及电机12,所述储水箱11与供水管13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水管13的另一端与喷洒装置10连接,所述开槽装置7的两侧设有冷却板14,所述开槽装置7的表面设有导向装置15,所述导向装置15上设有固定螺母16,所述固定螺母16穿过所述导向轴4与固定螺母16配合固定在导向杆3上,所述开槽装置7未设固定螺母16的一面中间设有刀具17,所述刀具17上固定连接转轴18,所述底座1上设有横向滑轨19,所述导向杆3的底部与横向滑轨19相配合。

所述喷洒装置10上设有雾化喷头20。

所述雾化喷头20的数量不少于5个。

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推拉杆21。

所述刀具17在转轴18的作用下可与开槽装置7的表面形成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0-10°。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开槽机进行工作时,纵向开槽时沿着导向杆3向上移动,在升降装置6的装置下调节开槽装置7的位置,开槽装置7上设置的除尘装置9和喷洒装置10对于开槽中产生的粉尘快速吸收,喷洒装置10通过供水管13连接储水箱11,通过雾化喷头20喷洒水分进行降尘作用,刀具17通过转轴18可与开槽装置7的表面形成倾斜角,可降低在开槽过程中由于墙体硬而卡住刀具17的问题,推拉杆21连接底座1,施工人员能够利用推拉杆21推动开槽机,节省了人力,并且除尘降尘的效果明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