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园林工程中,景墙除了起到划分空间区域层次、遮挡劣景功能外,还能兼顾着营境造景、提高装饰效果的作用。较为典型的一种景墙包括砖砌或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结构基础、水泥粘接层、饰面石材、压顶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压顶石。景墙在日常洒水养护过程或者长期日晒雨淋后,景墙饰面石材上常常会出现锈斑、水斑、返碱、挂泪式流白浆吐黄锈等质量通病,一旦出现就长年不褪、难以清理,日积月累逐渐扩大加深,严重地影响景墙美观和质量。造成这些通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施工时富余的水、清洁养护水、雨水从压顶石拼缝处进入压顶石下方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中并发生混合,使得这些水中溶入大量Ca2+、K+、Na+、Mg+ 、OH-、SO42-等可溶性盐碱成分和带有难溶微颗粒,会逐渐渗透入侵到结构基础、粘结层、饰面石材的内部,长期作用下会促使饰面石材产生锈斑、水斑、返碱、结构破坏等病变。当压顶内的水分积累到一定量后还会从压顶石与饰面石材的交接缝、饰面石材之间的板缝、石材裂纹孔洞、墙根底部拼缝等位置溢流出到饰面表面,进而造成景墙饰面流挂式的泛碱、留白浆、吐黄锈等通病。除此之外,饰面石材铺装粘结的材料及工艺也是造成景墙通病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造成景墙饰面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从景墙的构造优化出发,提供一种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它是通过在景墙压顶下方设置疏排水系统,可以将积累在压顶处的多余水份定向排出景墙系统外,防止压顶积水自上而下渗透和溢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景墙饰面石材上出现锈斑、水斑、返碱、挂泪式流白浆吐黄锈等质量通病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包括景墙结构基础、通过粘结层贴在该景墙结构基础立面上的饰面石材、位于景墙结构基础上方并由内往外依次分布的防水层、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和压顶石;在所述景墙结构基础内设有若干条疏排管,每条疏排管的上端与设有该防水层中的排水孔相通,下端与设置在景墙系统之外的排水沟、排水管网、排水基坑中的一个连接或者是从景墙两端侧边、墙根底部进行排水。
在对上述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疏排管的上端设置在景墙结构基础上方的低点位置。
在对上述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防水层是刚性防水砂浆或TPO 防水衬垫卷材。
在对上述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景墙基础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其优点是比砖砌结构内部孔隙少,减少水分存储空间。
在对上述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粘结层是低碱水泥、防泛碱粘结剂或高分子益胶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它通过景墙结构基础上方的防水层阻隔了雨季、洒水养护或施工时富余的水分和有害的盐碱成分的渗透流通通道,避免入侵到结构基础、粘接层、饰面石材;然后由疏排管将压顶处积累的带有盐碱成分的水分定向地排出景墙系统外,防止压顶处的积水从压顶石与饰面石材交接缝、饰面石材板材拼接缝、石材裂纹孔洞、墙根底部边缝处溢流出来景墙的饰面上,进而大幅度降低了景墙饰面石材上出现锈斑、水斑、返碱、挂泪式流白浆吐黄锈等质量通病的风险,使得景墙长期保持较好的装饰效果,杜绝返工返修、降低成本,提高了景观的质量和工程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饰面石材;2、粘结层;3、景墙结构基础;4疏排管;5、防水层;6、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7、压顶石;8、排水沟、排水管道或排水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景墙结构基础3、通过粘结层2贴在该景墙结构基础3立面上的饰面石材1、位于景墙结构基础3上方并由内往外依次分布的防水层5、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6和压顶石7;在所述景墙结构基础3内预埋有若干条疏排管4,每条疏排管4的上端与设有该防水层中的排水孔相通(即上端伸到防水层的上表面上),下端与设置在景墙系统之外的排水沟、排水管网或排水基坑8中的一个连接或者是从景墙两端侧边、墙根底部进行排水。
在生产景观石墙时,
先制作景墙基础结构3:绑钢筋支模板,预埋疏排管4,预留排水口,浇筑混凝土作为景墙基础结构3。进一步,疏排管4的上端进水口宜设在景墙基础结构低点处,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进水口位置设有一定流水坡度,使得进水口处于低点位置;疏排管的下端出水口端可以是与景墙之下暗挖的排水沟、排水管道或排水基坑8相连,也可以是设置的景墙两端底侧、墙根底部等不显眼的位置,将压顶处积水定向排出。可根据景墙长度设置疏水管的数量和位置。当浇筑的混凝土达到75%强度以上,即可以脱模板,然后对景墙基础结构3的立面进行抹面找平,为进一步铺贴饰面石材1做准备。混凝土结构比砖砌结构内部孔隙少,减少水分存储空间,且便于安设疏排管。
采用低碱水泥、防泛碱粘结剂、高分子益胶泥任一种材料作为粘结层2的材料,均匀涂抹饰面石材1的背部,然后铺贴在景墙基础结构3的基面上,用橡皮擦轻轻敲打使得粘接层足够饱满密实。饰面石材自下而上铺贴至标高,且饰面石材应略高于景墙基础结构,使得景墙压顶处纵向截面呈现“凹”字型。低碱水泥、防泛碱粘结剂或高分子益胶泥,具有强度高、含碱量低、防渗性好,降低因粘结材料原因产生石材病变的风险,在铺贴时粘接层应饱满密实,不空鼓。
采用刚性防水砂浆或TPO防水衬垫卷材作为防水层5的材料铺设于景墙结构基础的顶部,饰面石材1与基础结构顶部交接处阴阳角位置和疏排管交界处应适度加强加厚处理,形成一定圆弧面,避免出现局部漏点。疏排管4的上端口为排水口,排水口处可设置过滤装置,防止泥沙进入疏排管内。
在防水层5上方铺设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6,最后安装上压顶石7。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搭建的一种压顶定向疏排水的景墙防石材通病结构,可以阻隔压顶处溶入有害盐碱离子的水分入侵渗透进入景墙基础结构、粘结层和饰面石材,并通过疏排管定向地将压顶积水排出景墙系统之外,有效降低水斑、返碱、挂泪式流白浆吐黄锈等质量通病的风险,使得景墙长期保持较好的装饰效果,杜绝返工返修和减少清洗次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整体提高了景观质量和工程效益的目的。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