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555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脚手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配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手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建筑施工场地,脚手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广义的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是建筑施工的必备支架。

传统的脚手架体型较大,不具有移动装置,使得建筑脚手架的移动非常不便。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多个脚手架,为了移动方便,这些用脚手架多数都在支脚上设置万向轮,移动到施工位置后,使用锁死装置将万向轮锁定,工人在上面施工。脚手架以及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的所有的重量都是压在万向轮上,非常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510875808.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稳定性高的移动式脚手架,包括含有脚手架立柱以及脚手架横杆的脚手架架体,在脚手架立柱底部连接带有脚刹的滑轮,滑轮的外围设有橡胶套,脚手架立柱上还对称的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底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用于调节伸缩杆伸缩长度的调节轮,伸缩杆底部设有底部结构为锯齿状的加固座。

上述专利使得滑轮可以带动脚手架进行移动,施工时启动脚刹防止滑轮滑动,伸缩杆伸长至与地面抵接,对脚手架起到支撑作用。当移动脚手架时,伸缩杆虽然缩短但是依旧支在架体外部,在移动过程中会干涉建筑工地其他设施,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同时更加便于移动的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脚手架,包括底盘以及固设在底盘上的架体,底盘底部转动连接有带有脚刹的滑轮,所述架体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架体与支撑杆之间设有转动结构,支撑杆与架体转动连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架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与架体贴合的固定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的过程中,将滑轮的脚刹启动,使得滑轮无法转动,滑轮对脚手架起支撑作用。将支撑杆转动至与地面抵接,由于支撑杆与架体转动连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支撑杆自身的长度,使得支撑杆在与地面抵接时,支撑杆处于相对于地面倾斜的状态,由于支撑杆在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使得相对的两个支撑杆与地面形成为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使得脚手架更加稳定。当需要移动脚手架时,将支撑杆转动,使得支撑杆离开地面、向架体贴合,用固定件将支撑杆固定在架体上,此时支撑杆与架体贴合,不会支在架体外部,占用建筑工地的其他空间。解除滑轮的脚刹,滑轮与底盘为转动连接,方便工人在需要移动脚手架时运输脚手架,滑轮为脚手架与地面直接接触点,由于滑轮是滑动连接的,摩擦力减小,使得工人可以更省力的移动脚刹。移动过程中由于支撑杆被牢牢的固定在架体上,不用担心支撑杆干涉到施工现场内其他设施或工人,使得脚手架在结构稳定的同时更加便于移动。

较佳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架体上固设有转动轴,支撑杆上设有与转动轴相适配的转动孔,转动轴与架体表面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与转动孔通过轴孔配合实现转动连接,便于加工且运动可靠。由于转动孔开设在支撑杆上,转动轴开设在架体上,使得支撑杆相对于架体实现转动连接,转动中心为转动轴轴心线。

较佳的,所述转动孔为腰型孔,架体上设有与支撑杆端头相适配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孔设置成腰型孔使得转动轴可在转动孔内滑动,当支撑杆通过转动运动转至与地面抵接时,支撑杆的端头伸入凹槽内与凹槽抵接,此时由于地面的限位作用,支撑杆无法转动,转动连接被限制成为固定连接,又因为支撑杆的端头与凹槽抵接,使得支撑杆对于架体有了双重支撑点,使得支撑更加温稳固。同时由于得到了凹槽对支撑杆端头的限位,使得支撑杆不会产生晃动,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橡胶摩擦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支撑杆对脚手架起到支撑作用时,支撑杆的端头伸入凹槽内部并与凹槽抵接,第一橡胶摩擦垫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杆与凹槽的摩擦力,使得支撑杆不会轻易的滑出凹槽,使得支撑杆的支撑功能更加可靠,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卡杆,底盘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当支撑杆与地面抵接时卡杆与卡槽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与地面抵接时,卡杆与卡槽卡接,卡杆、支撑杆与地面形成三角结构,能够起到加固支撑杆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当需要移动脚手架时,将卡杆转动至与支撑杆贴合的位置,再用固定件固定即可,使得脚手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较佳的,支撑杆远离转动结构的端头设有第二橡胶摩擦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支撑杆对脚手架起到支撑作用时,支撑杆远离转动结构的端头与地面是直接接触的,设置第二橡胶摩擦垫能够增加支撑杆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支撑杆不易滑动,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在架体表面的L形板,L形板与架体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L形板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板相互固定而组成的,所以当L形板中的一块板与架体表面垂直时,另一块板一定与架体表面是平行设置。当支撑杆与架体贴合时,转动L形板,L形板中与架体表面平行的板以及架体表面形成对支撑杆的限制组件,限制支撑杆随着转动结构转动,即将支撑杆固定在与架体贴合的状态。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L形板相适配的固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与L形板卡接,使得L形板对支撑杆的固定更加稳定,不会滑动。进一步保证了在移动脚手架的过程,支撑杆能够在固定件的固定作用下始终维持在于架体贴合的状态,便于脚手架的移动。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在架体每侧设置多个且设有连接板与多个支撑杆分别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能够使得支撑杆的支撑效果更好,同时将多个支撑板用连接板固定连接起来能够使得多个支撑板之间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板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当转动支撑杆时,不会因为支撑杆数量的增多而加重建筑工人转动支撑杆的体力劳动量,由于每侧的支撑板都用连接板相连,只需转动一次就能够使得多个支撑杆转动到与架体贴合的状态,在提高脚手架稳定性的同时能够的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了支撑杆与架体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支撑杆被L形板固定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凹槽以及第一橡胶摩擦垫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L形板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卡槽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盘;11、卡槽;2、架体;21、凹槽;22、第一橡胶摩擦垫;3、滑轮;31、脚刹;4、支撑杆;41、卡杆;42、第二橡胶摩擦垫;43、固定槽;5、转动轴;51、转动孔;6、L形板;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脚手架,如图1所示,呈长方形框架结构的架体2下方固定设有长方形的底盘1,底盘1的横截面积大于架体2的横截面积,在底盘1的下表面四角处转动连接有四个滑轮3,每个滑轮3都配备有一个脚刹31,脚刹31都朝向底盘1的边缘,便于人脚踩踏以实现滑轮3的制动。

在架体2左右两侧各分置两个支撑杆4,架体2上一共对称的设置有四个支撑杆4。支撑杆4一端与架体2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摩擦垫42且与地面抵接。支撑杆4靠近架体2的侧壁上铰接有一个卡杆41,当支撑杆4与地面抵接时,卡杆41正好卡接在底盘1的卡槽11(参考图6)上。每侧的两个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7。

支撑杆4与架体2转动连接的结构如图2所示,架体2上垂直的设有一个立板,立板固定连接一个转动轴5,转动轴5的轴心线与架体2平行设置,在支撑杆4端头设有一个转动孔51,转动孔51为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4的长度方向平行。结合图1,此时支撑杆4为与地面抵接状态,支撑杆4靠近转动结构的这端与设置在架体2上的凹槽21正好卡接,且转动孔51与转动轴5正好卡接,实现支撑杆4的固定。此时支撑杆4对脚手架的支撑稳定。

如图3所示,支撑杆4被转动至与架体2贴合,结合图5,在转动连接结构的上方,架体2上转动连接有L形板6,L形板6中一个板与架体2垂直设置,另一个板相对于L形板6垂直即相对于架体2平行。在支撑杆4上设置有一个固定槽43,L 形板与支撑杆4相接触的那个板与支撑杆4垂直时,正好卡在固定槽43内,提高了L形板6对支撑杆4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了增大L形板6插入凹槽21内时与架体2的摩擦力,凹槽21内还相适配的固定设有第一橡胶摩擦垫22。

其中,当建筑工人需要使用脚手架时,如图1所示,使用脚刹31将滑轮3刹制动,滑轮3的自由滑动被限制,对于此时的脚手架来说滑轮3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转动支撑杆4,将支撑杆4转动至与地面倾斜,将支撑杆4靠近转动结构的端头插入在凹槽21内,将卡杆41转动至与卡槽11卡接。脚手架被稳定的支撑,工人安全的在脚手架上施工。当脚手架需要移动时,如图3所示,推动连接板7,可以把与连接板7共同连接的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4一齐转动,当支撑杆4与架体2贴合时,转动L形板6,使得L形板6与固定槽43卡接,使得支撑杆4被稳定的固定在于架体2贴合的状态,此时解除对滚轮的脚刹31设定,推动架体2时,在滚轮的作用下,方便省力的可以将脚手架移动至任何地方。循环上述步骤,实现脚手架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在移动时更加便于移动的技术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