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53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修中地面的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面装饰工艺,主要以水泥砂浆找平和水泥砂浆贴砖为主。一者水泥,河砂材料搬运上楼属于重活,脏活,劳动强度大,而且搬运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体积和重量很大,对楼层压力较大,严重影响建筑寿命;二者施工过程现场脏乱差,还需要大量的水,环保性差,浪费宝贵的水资源,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三者,水泥砂浆贴砖,需要专业工人施工,无论是砂浆比例,还是工人技术水平,对施工效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四者,当需要铺设地暖时,地暖铺设完毕,需要水泥砂浆找平,待干透以后(24-48小时),再使用水泥砂浆铺贴地砖,至少又需要24小时;没有地暖时,直接使用水泥砂浆铺贴地砖,也需要至少24小时干结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这样几道工序下来,工期需要很长的等待期,浪费宝贵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地面施工时耗材多,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该系统采用模块化安装结构,提高了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模块框式结构和若干个支撑调平机构,所述支撑调平机构设置在与其相邻的模块框式结构下方,模块框式结构主要由承重机构、表层板、安装模板以及隔音层构成,并且表层板、安装模板以及隔音层从上而下依次贴合,承重机构设置在支撑调平机构上,安装模板设置在承重机构上方或承重机构设置在安装模板中,且支撑调平机构设置在隔音层中或者支撑调平机构穿过隔音层。传统对于地面安装时,都是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和泥沙进行施工,不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于施工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中间工序等待时间长,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工业化零部件融入传统装饰施工,采用模块化产品进行安装,用经过简单培训,会装配零部件的产业化工人代替传统使用水泥砂浆和灰刀,不需要用砂浆找平,提高了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颠覆人们的传统观念。

安装模板优选为布设地暖管使用的地暖挤塑板模块,地暖挤塑板模块上安装有用于安装地暖管的凹槽,支撑装置穿过地暖挤塑板模块。表层板优选为纤维水泥板,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模块化生产。

支撑调平机构包括安装在底部支撑层上方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安装有承重板,且承重板能够在支撑装置的外壁上铅垂移动,安装模板设置在承重板上方;支撑装置上安装有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能够在支撑装置的外壁上铅垂移动,承重板底端与调节装置的顶端接触。支撑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万向底座,支撑装置的底部与万向底座的顶部垂直固定,且万向底座安装在底部支撑层的顶面上。设置的万向底座是用来抵消毛坯地面的坡度和不平,也可以采用承重垫片作为底部支撑,承重垫片略有弯曲,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其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压力通过地砖和水泥板传递到承重板,再通过锁紧装置和支撑装置传递到承重垫片部分,最后施加于地面。

承重机构采用镀锌材料制成,其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竖剖面呈矩形的承重管,在承重管的上方均设置有呈L型的限位条,表层板设置在限位条上方,并且限位条与表层板的侧壁贴合,支撑装置设置在限位条之间,且承重管设置在地暖挤塑板模块中;另一种为竖剖面呈L形的承重架,且承重架的内壁面与地暖挤塑板模块的底面和侧壁贴合,承重架的内壁面与表层板的侧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99%的地面装饰工程,因为是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模块施工安装,可根据地面实际情况,通过灵活更换零配件来满足不同坡度,不同平整度地面,达到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大胆改革工艺结构,通过整合常见的五金配件,融合装修部分传统材料,快捷地实现了地面干式施工,革除了传统水泥砂浆地面施工的种种弊病,使装修施工也可以像工厂生产一样快捷,方便,颠覆地面施工工艺。替代目前水泥砂浆找平和水泥砂浆铺贴地砖,使得地面装饰工程迈入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现有系统结构零配件几乎全部采用市场化的产品,采购便捷,能够快速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时间效益:传统地面施工是铺设完地暖管以后要水泥砂浆找平,需要48-120小时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贴砖或铺木地板,如果是贴砖,还需要至少24小时才能在地砖上站人,前后工艺间隔空置时间至少72小时以上,造成极大的工期浪费和延误;采用本系统,铺设完地暖管以后,马上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无需等待,使用耐候性结构胶或瓷砖胶粘贴地砖,4-8个小时即可干透,砖面就可站人,极大的节省了工期,实现快速施工;

2、环保效益:与传统地面施工工艺相比,本系统施工过程中,一不使用水泥,减少了生产水泥环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大量的能源损耗,同时减少了粉尘污染,有助于空气净化,能显著降低PM2.5;二不使用河砂,减少了采砂过程中对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显著净化河流水质;三不使用水,在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本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对工人的专业技能要求,使得单位面积的人工费用降低许多,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本系统与传统地面工艺相比,对建筑结构的压力大幅度减少,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寿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未来系统大批量推广使用后,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并对钢材,塑木,挤塑板,水泥板,结构胶,小五金等工业化产品产生旺盛需求,从而对相关产业起到推动作用,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社会效益:本系统降低了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可以让更多的经过简单培训的工人即可完成之前拜师学艺多年的泥水工人才能完成的地面贴砖施工,变泥水师傅为装配工人,可以让更多农民工进入这一行业,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5、理念改变:本方案采用的是模块化安装,其改变了传统施工中利用砂石来施工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和改善环境,同时实现了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施工过程,操作人员安装时只需对照安装手册即能够实现安装,实现地面的模块化干式施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表层板,2-地暖管,3-支撑装置,4-承重板,5-调节装置,6-隔音层,7-万向底座,8-底部支撑层,9-填缝胶,10-承重架,11-地暖挤塑板模块,12-限位条,13-承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对地面进行模块化干式施工的安装结构,在进行地暖安装时先对地面进行清理,将杂物等清理干净后,找正,然后在地面用墨斗弹线,安装万向底座7、螺杆、承重板4等,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安放块状的阻燃隔音棉制成的隔音层6,万向底座7、螺杆、承重板4等设置在多块相邻的块状结构之间,布放完隔音棉以后,铺设块状的水泥板,先处理空隙较大的地方,然后采用粘接剂即耐候性结构胶打胶后铺设地砖,本实施例中优选表层板1为水泥板,在水泥板的顶面内凹形成地暖管2安装的凹槽,成品水泥板直接用螺钉固定在底部支撑层8或隔音层6,此时水泥板1起着地暖模板的作用,底部支撑层8为原始混凝土地面,隔音层6采用隔音棉制成,支撑装置3优选为螺杆,调节装置5优选为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旋合在螺杆外壁上,调整到合适高度后进行锁定,从而对承重板进行限位,螺杆底部固定在万向底座7上,万向底座7安装在原始地面上,为了增加稳定性,可以将螺杆和万向底座7粘接或者做成一体结构。通过五金件上面的万向底座7来抵消毛坯地面的坡度和不平,通过调节螺母来调平模块的整体平整度,最终实现地面整体找平,最后再使用瓷砖胶或耐候结构胶粘贴地砖或大理石。没有地暖时,直接选用平整的水泥板作为安装模板,铺设在预定位置。通过上述安装方式形成的结构,其在地面贴砖或大理石,木地板等饰面施工时,均可不使用水泥和河砂,提高了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泥板和隔音层6之间设置了地暖挤塑板模块11,地暖挤塑板模块11顶面内凹形成了地暖管2安装的凹槽,成品水泥板上不设置凹槽,在承重板4上设置有竖剖面呈L形的承重架10,承重架10为镀锌金属管架,且承重架10的内壁面与地暖挤塑板模块11的底面和侧壁贴合,地暖挤塑板模块11顶面安装有水泥板,承重架10的内壁面与水泥板的侧壁贴合,并且在螺杆和承重架10之间的缝隙即相邻的块状结构之间的缝隙用填缝胶9进行抹平。通过上述安装方式形成的结构,其在地面贴砖或大理石,木地板等饰面施工时,均可不使用水泥和河砂,提高了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承重板4上设置有竖剖面呈矩形的镀锌金属承重管13,在承重管13的上方均设置有呈L型的限位条12,限位条12上方设置有定制水泥板,并且限位条12与水泥板的侧壁贴合,水泥板设置在地暖挤塑板模块11上方,支撑装置3设置在限位条12之间,且承重管13设置在地暖挤塑板模块11中。通过上述安装方式形成的结构,其在地面贴砖或大理石,木地板等饰面施工时,均可不使用水泥和河砂,提高了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经测算的单位面积成本在100-120元/㎡左右,后期大面积应用以后,按现阶段物价,有望降低到80-90元/㎡。后面如果发现新的材料符合要求,成本还可以继续下降。上面描述的使用到的部件均为市场上成熟产品,不需要重新研发,仅需要打孔等简单加工,已经可以随时投入应用。

本实用新型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通过采用模块化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施工难度,实现无水施工,快捷施工,标准化施工,工业化施工,平民施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