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复合隔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多孔材料隔热法,如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EPS泡沫、超细玻璃棉、珍珠岩、软木、蛭石和泡沫水泥砖等是根据传导隔热理论进行隔热。然而,铝箔反射隔热法是根据铝箔对热辐射波反射隔热理论进行隔热。与传导隔热理论相比,具有隔热效率高,隔热体体积小,重量轻、不燃、不霉、不蛀等优点。市场上现有铝箔隔热产品主要有铝箔卷材,如铝箔聚乙烯、铝箔牛皮纸、铝箔网纸、铝箔卷帘布、铝箔油毡和铝箔纤维毡等,铝箔板材,如铝箔波形板和铝箔石棉纸夹心板等。且建筑节能需要对屋顶、墙体、门、窗进行隔热,有些建筑如农用的粮仓,工业用的仪表、量具、刃具车间需保持室内恒温,这些建筑在严寒、酷热时,对隔热要求都很高。当这些建筑建于地上时,使用一般保温隔热材料,要么很厚占地很大,要么很重,增加建筑荷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复合隔热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复合隔热板,包括复合隔热板主体和边框,所述复合隔热板主体外侧安装有边框,所述复合隔热板主体由上隔热板、保温层、真空层、隔音层和下隔热板组成,且上隔热板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下表面设置有真空层,真空层下表面设置有隔音层,隔音层下表面设置有下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下隔热板上设置有锯齿形纹路。
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板主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由多个支撑杆组成。
优选的,所述上隔热板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铝箔纸。
优选的,所述隔音层与下隔热板之间设置有铝箔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隔热板和下隔热板,使其隔热效果好,通过在下隔热板上设置有锯齿形纹路,使复合隔热板主体与墙体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其强度更好,通过设置隔音层可以隔音,且真空层的使隔热隔音效果更好,且整体的重量轻,制备工艺简单,容易生产,而且阻值大,即抗热效率高,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隔热板主体;2-边框;3-上隔热板;4-保温层;5-真空层;6-隔音层;7-下隔热板;8-锯齿形纹路;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复合隔热板,包括复合隔热板主体1和边框2,复合隔热板主体1外侧安装有边框2,复合隔热板主体1由上隔热板3、保温层4、真空层5、隔音层6和下隔热板7组成,且上隔热板3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4,保温层4下表面设置有真空层5,真空层5下表面设置有隔音层6,隔音层6下表面设置有下隔热板7,下隔热板7上设置有锯齿形纹路8,复合隔热板主体1内部安装有支撑架9,且支撑架9由多个支撑杆组成,上隔热板3与保温层4之间设置有铝箔纸,隔音层6与下隔热板7之间设置有铝箔纸。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将下隔热板7安装在墙体上,通过锯齿形纹路8使复合隔热板与墙体之间连接更加牢靠,通过上隔热板3和下隔热板7完成隔热功能,通过设置隔音层6可以隔音,且真空层5的使隔热隔音效果更好,且整体结构也较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