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支撑杆连接单元及帐篷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062阅读:3161来源:国知局
帐篷支撑杆连接单元及帐篷支撑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支撑杆,尤其是涉及帐篷支撑杆连接单元及帐篷支撑杆。



背景技术:

户外帐篷作为外出旅游踏青的一种必备用品。户外帐篷包括篷体面料和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穿入篷体面料从而撑起户外帐篷。考虑到轻便、强度、柔软性等因素,支撑杆的主体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制成,因此又简称纤维杆。又因为纤维的材料特性,现有生产工艺成型后的纤维杆的粗细一致。为了使帐篷支撑杆的收纳要求以及快速装配需要,帐篷支撑杆由多段连接单元首位相连而成,每个连接单元又包括纤维杆和金属管,该金属管的外径与纤维杆的内径相当,在连接单元拼接时,后一根连接单元的金属管插入到前一根连接单元的纤维杆中,并且在各连接单元的之间通过穿设在连接单元内部的牛筋绳连接,在各连接单元拼接时,该牛筋绳的拉力作用下,以达到快速拼接的目的,若不采用牛筋绳,金属管插入纤维杆后,由于纤维杆内壁和金属管外壁均比较光滑的原因,金属管很容易从纤维杆中掉落或移出。如图1所示,在支撑杆收纳折叠状态,各连接单元之间通过牛筋绳相互牵连。

由于支撑杆需要经常拼接或拆卸,该牛筋绳很容易因长期磨损而断裂,(即使不使用,牛筋绳也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该牛筋绳断裂后,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各连接单元内部的张力(牛筋绳)消失,如图2所示,金属管又很容易就会从纤维杆中掉出或滑出,使支撑杆的各连接单元之间的组装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组装、拆卸并连接可靠的支撑杆连接单元;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上述连接单元拼接的帐篷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帐篷支撑杆连接单元,包括纤

维杆,纤维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与

该连接插头匹配且能紧配合的连接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插头的外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的连接套管的内侧设置有与该凸起部匹配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插头为第一金属管,所述的连接套管为第二金属管,所述的纤维杆由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凸起部为环形凸筋,所述的限位部为设置在连接套管内侧的两个限位凸点。也可以在连接插头上设置外螺纹,在连接套管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方式进行配合,或者将两者的接触面经过磨砂处理,以增加接触面从而加大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金属管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的一端,所述的第二金属管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的另一端。也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帐篷支撑杆,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连接单元,所述的每个连接单元包括纤维杆,纤维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插头,所述的纤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管,后一个连接单元的连接插头插入并固定在前一个连接单元的连接套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插头的外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的连接套管的内侧设置有与该凸起部匹配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插头为第一金属管,所述的连接套管为第二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凸起部为环形凸筋,所述的限位部为设置在连接套管内侧的两个限位凸点。也可以在连接插头上设置外螺纹,在连接套管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方式进行配合,或者将两者的接触面经过磨砂处理,以增加接触面从而加大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金属管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的一端,所述的第二金属管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的另一端。也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后一个连接单元的连接插头插入并固定在前一个连接单元的连接套管中,从而实现依次拼接成支撑杆的目的,当需要将支撑杆拆卸收纳时,只需要将用外力将两个连接单元拔出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组装和拆卸均比较方便,且连接比较可靠,与传统的依靠牛筋绳比较容易断裂相比,结构比较可靠,使用寿命增加。拆卸后可以整齐存放,不像原有带牛筋的结构会有反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牛筋绳断裂);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单元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单元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连接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支撑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5所示,帐篷支撑杆连接单元,包括纤维杆1,纤维杆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插头2,纤维杆1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该连接插头2匹配且能紧配合的连接套管3。

连接插头2的外周设置有凸起部4,连接套管3的内侧设置有与该凸起部4匹配的限位部5。连接插头2插入至连接套管3内,连接插头2上的凸起部4与限位部5配合,使得连接插头2与连接套管3之间实现可靠连接,并且该拼接方式比较快速高效。

连接插头2为第一金属管2,连接套管3为第二金属管3。纤维杆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连接插头2和连接套管3采用金属管形式,该金属管具有更好的强度,以及变形量比较少,同时金属管经过电镀或喷漆工艺处理,能经受野外相对比较恶劣的环境。

凸起部4为环形凸筋,限位部5为设置在连接套管3内侧的两个限位凸点。连接插头上的环形凸筋落入到两个限位凸点之间,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可靠连接。但在有意识的拔力施加下,环形凸筋可离开两个限位凸点,从而将两个连接单元分离。也可以在连接插头上设置外螺纹,在连接套管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的方式进行配合,或者将两者的接触面经过磨砂处理,以增加接触面从而加大摩擦力。

第一金属管2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1的一端,第二金属管3通过胶水黏结在纤维杆1的另一端。不需要通过额外的凸起或凹陷结构就能达到可靠连接,并且工艺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两者之间也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

如图6所示,帐篷支撑杆,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连接单元6,每个连接单元6包括纤维杆1,纤维杆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插头2,纤维杆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管3,后一个连接单元6的连接插头2插入并固定在前一个连接单元6的连接套管3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杆连接单元及帐篷支撑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