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054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搅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施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机。



背景技术:

水泥搅拌机又称混凝土搅拌机,是用来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

传统搅拌机,如公布号为CN205310515U公开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水泥搅拌机,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上搅拌件、导向搅拌件和下搅拌件,上搅拌件安装在搅拌轴上方,导向搅拌件安装在搅拌轴中部,下搅拌件安装在搅拌轴下方,上搅拌件和下搅拌件包括叶轮和扇形叶片,叶轮的环形外壁上分布若干扇形叶片,导向搅拌件包括导向轴和搅拌头,导向轴一端安装在搅拌轴上,另一端固定搅拌头,搅拌桶内底部四周设有斜形挡板,搅拌桶上方设有进料斗,下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部位设有过滤网,出料口连接出料管。

通过设置上搅拌件和下搅拌件可对水泥进行搅拌,但因水泥浆较为浓稠,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分层的现象,容易导致搅拌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搅拌机,其在于解决传统水泥搅拌机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壳体,壳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固定设有搅拌桶,驱动装置控制搅拌桶沿壳体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进料口,搅拌桶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固定在壳体上,搅拌桶下方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壳体,可起保护作用,因施工周围粉尘较多且水泥本身就是粉末状材料遇水溶解的产物,通过设置壳体可减少底部的驱动装置等装置因积灰影响其使用。通过在搅拌桶与壳体之间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控制搅拌桶上下移动,将搅拌桶的上下移动与搅拌装置相配合能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相对于仅通过搅拌装置搅拌而言,因搅拌装置仅能影响和带动一部分水泥运动,运动的那一部分水泥在搅拌过程中受到离心力和挤压力作用向外扩散,这样搅拌容易导致分层,搅拌不均匀,但通过上下移动搅拌桶,可使不同层的水泥相互交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上的若干个搅拌件,搅拌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搅拌轴上的叶轮和固定在叶轮上的扇形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多个搅拌件可加大搅拌效率。搅拌层的压强与未被搅拌层的压强不同,通过设置多个搅拌件可使其分成多个不同层,层与层之间的压强不同,搅拌层的水泥向外扩散,加上搅拌桶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使水泥搅拌的更加均匀。通过设置扇形叶片,首先可增大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接触效果;其次可给予与其接触的水泥垂直叶片的力即倾斜的力,能够使不同层的水泥交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搅拌轴下端固定设有呈L形设置的刮板,刮板与搅拌桶内壁相接触,搅拌桶上升至最高位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水泥较浓稠且有部分并未完全溶解的粉末状材料容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通过在搅拌轴下方设置刮板,刮板与搅拌桶内壁接触,可将附着在内壁上的材料刮下。因搅拌桶上下移动,挡板也可充当搅拌件的作用,且当搅拌桶上升至最高位时,挡板下端与搅拌桶底面接触,可刮下底面附着的物质。通过将刮板设置为L型可增加刮板与搅拌桶内壁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刮板包括安装在搅拌轴上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固定设有被橡胶包裹的弹性片,橡胶与搅拌桶内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搅拌装置搅拌以及搅拌桶上下运动时会产生振动,当刮板与内壁接触时容易造成磨损,通过设置橡胶,使橡胶与搅拌桶接触可减小摩擦。因橡胶因其柔软的特性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粘附于搅拌桶内壁上的物质并未完全被刮下,通过设置弹性片可增加橡胶的韧性,使橡胶与搅拌桶内壁接触时的抵触力更大,分离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液压缸作为驱动装置是一种实施方式,也可通过气压缸,齿轮组传动等方式控制搅拌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搅拌桶与壳体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搅拌桶和壳体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电机及液压缸的运动产生一定振动,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可减少因振动摩擦引起的损耗和噪声,可设弹簧为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出料口上设有凹槽,过滤网放置于凹槽中,且过滤网上端面与搅拌桶底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可过滤大颗粒未搅拌完全的物质,大颗粒物质会遗留在搅拌桶底面,可通过刮板使其搅拌完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搅拌桶上设有与壳体接触的盖板,所述盖板外侧设有橡胶圈,橡胶圈与壳体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可减少搅拌过程中引起的水泥飞溅。与壳体相接触,可避免水泥、灰尘等物体进入壳体与搅拌桶之间的区域。因搅拌桶与壳体是相对运动的,会产生摩擦造成磨损及噪音。通过设置橡胶圈,可减少摩擦且密封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进料口包括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口设置进料管,进料管插入搅拌桶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进料斗离搅拌桶有一定距离,当原材料下落至进料管过程中可能造成原材料的飞溅,通过设置进料管,可使进入进料斗的原材料完全的进入搅拌桶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料口上连接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传统的水泥搅拌机出料口设置于搅拌桶上方主要通过气压杆使其倾斜,当倒水泥时,容易造成水泥飞溅。为此通过在搅拌桶下方设置出料口,通过阀门控制出料口启闭,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具有搅拌均匀的优点,且可将搅拌桶内壁及底板上附着物质刮下起到清理搅拌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泥搅拌机的结构图;

图2为水泥搅拌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搅拌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搅拌桶;3、液压缸;4、进料口;41、进料斗;42、进料管;5、过滤网;6、搅拌装置;61、电机;62、搅拌轴;63、搅拌件;631、叶轮;632、扇形叶片;64、刮板;641、连杆;642、橡胶;643、弹性片;7、出料口;71、凹槽;8、出料管;9、阀门;10、弹簧;11、盖板;12、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搅拌桶2,且在搅拌桶2与壳体1之间设置减震装置。搅拌桶2内设有搅拌装置6,搅拌装置6固定于壳体1上。搅拌工作主要通过驱动装置推动搅拌桶2上下运动以及搅拌装置6的搅拌作用完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液压缸3,当然也可通过气压缸,齿轮组传动等方式控制搅拌桶上下移动。例如在搅拌桶2沿壳体1轴线方向固定一齿条,在壳体1上固定安装一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旋转齿轮实现搅拌桶2沿壳体1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减震装置为弹簧10,弹簧10两端分别与搅拌桶2和壳体1抵触连接。

所述壳体1为圆柱体,壳体1上固定设有进料口4,为方便进料,进料口4包括进料斗41,进料斗41的出料口与进料管42的一端固定连接,进料管42的另一端放入搅拌桶2中。通过设置进料管42可使原材料准确的进入搅拌桶2中。

所述搅拌桶2上设有与壳体1接触的盖板11,首先盖板11可防止搅拌过程中水泥飞溅,其次将盖板11与壳体1接触可避免水泥或者灰尘等物体进入搅拌桶2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影响液压缸3和减震装置工作。为达到更好的密封性及减小壳体1与盖板11之间的摩擦,在盖板11外侧设有橡胶圈12,橡胶圈12与壳体1接触。所述搅拌桶2下方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上设有凹槽,将过滤网5放置于凹槽71上,且过滤网5上端面与搅拌桶2底面齐平。所述出料口7上连接出料管8,为更好的保证水泥不在出料管8中残留,将出料管8倾斜设置。出料管8上安装有阀门9,用阀门9可控制水泥流速。

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61,电机61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壳体1上。电机61上安装有搅拌轴62。为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在搅拌轴62上固定设置若干个搅拌件63,搅拌件63包括与搅拌轴62固定连接的叶轮631和固定在叶轮631上扇形叶片632。搅拌轴62下端固定设有L型刮板64,刮板64与搅拌桶2内壁相接触。因搅拌轴装置6与搅拌桶2是相互独立运动的,为减小其接触面之间摩擦造成的磨损及噪音,将刮板64设置为连杆641、橡胶642的组合。其中连杆641与搅拌轴62固定连接,连杆641的两侧固定设有橡胶642,橡胶642与搅拌桶2内壁接触。因橡胶较难控制,并不能完全刮下所有附着物,在橡胶内设置弹性片643,弹性片643与连杆641固定连接。当搅拌桶2上升至最高位时,刮板64下端与搅拌桶2底面接触,可对沉淀物,例如经过滤网5过滤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搅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