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821阅读:3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撑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帐篷撑杆。



背景技术:

随着户外运动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帐篷也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设备。出于便于携带和便于搭建的要求,现有的帐篷撑杆往往采取空心的杆体,为了保证帐篷支架的强度,所用杆体材料往往是轻质的金属材料。帐篷的支架并不都是直线,所以通常采用多根短的撑杆连接起来的方式来搭建帐篷的支架,而且分割成多根短撑杆也方便携带。由于搭建时,多根短撑杆需要相互连接,在撑杆的端部需要固定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形状各异,如果使用金属件,加工成本会大大增加,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减轻重量,连接件一般采用塑料件,现有撑杆往往采用注塑的方式把连接件注塑到撑杆的端部。由于杆体为空心杆,在注塑时,融化的塑料会流入杆体的空腔,浪费了塑料材料,所以现有撑杆在注塑时,会用堵头堵上开口。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加工误差的影响,现有堵头和杆体会产生不适配的情况,有的堵头和杆体内壁之间形成松配合,导致堵头装配后容易从杆体脱出;二、当存在多种内孔尺寸相差不大的杆体时,需要生产多种不同尺寸的堵头与之适配,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撑杆的堵头和杆体内壁不适配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帐篷撑杆,所述撑杆的杆体上设置向内的凸部,限制堵头轴向运动,从而防止堵头脱出杆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撑杆,包括中空筒状的杆体,还包括封闭杆体端部的开口的堵头,并且所述堵头通过如下方式固定于杆体端部:堵头中部开设凹槽,杆体上设置向内突出的凸部,凸部到杆体端面的距离与凹槽到杆体端面的距离相等,所述凸部与凹槽相匹配。

为了加工方便,降低制造成本,所述凸部通过从两侧向内压扁杆体的方式形成。

堵头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优选的,所述堵头为柱状,堵头具有位于杆体内腔、封闭杆体开口的插入部和用于防止堵头掉入杆体内腔中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从插入部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凸缘,且所述径向凸缘的直径大于杆体内径。

为了防止堵头因为插入部和杆体之间的径向间隙而松动,导致少量塑料从间隙中流入杆体内部,优选的,所述插入部和杆体内壁形成紧配合。

所述插入部和杆体内壁形成紧配合时,为了便于插入部压入杆体内腔,优选的,所述堵头还具有用于引导插入部沿杆体内壁轴向移动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为插入部靠近杆体一端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杆体内径。

优选的,所述杆体由钢、铝或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所述堵头为塑料件。

为了便于撑杆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杆体端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注塑方式固定在安装有堵头的杆体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帐篷撑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撑杆的杆体上设置向内的凸部,限制堵头轴向运动,从而防止堵头脱出杆体,该杆体和堵头的尺寸不需要完全匹配,从而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另外可以允许一种尺寸的堵头匹配多种尺寸相近的杆体,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插入堵头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插入堵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插入堵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杆体;11、凸部;2、堵头;21、插入部;211、凹槽;22、限位部;23、引导部;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撑杆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杆体1和堵头2。

如图1所示,杆体1为中空筒状,为了保证帐篷支架的强度,同时保证质量轻、成本低,杆体1材料往往选择轻质的金属材料,通常钢、铝或铝合金。

如图1至图4所示,堵头2先固定到杆体1端部,封闭中空杆体1端部的开口。所述堵头2为柱状,具有插入部21和限位部22。插入部21从开口沿伸到杆体1的内腔,并且封闭杆体1的开口。限位部22为从插入部21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凸缘,且径向凸缘的直径大于杆体1内径。装配后,径向凸缘与杆体1端面相抵,防止堵头2掉入杆体1内腔中部。所述堵头2通过如下方式固定于杆体1端部:插入部21中部开设周向凹槽211,插入部21插入杆体1内腔后,从两侧向内压扁杆体,从而杆体上形成向内的凸部11,凹槽211和凸部11的位置相对应,即凸部11到杆体1端面的距离与凹槽211到杆体端面的距离相等,所述凸部11与凹槽211相匹配,限制堵头2沿杆体内壁轴向移动,防止堵头2从杆体脱出。

本实施例中,插入部21和杆体1内壁形成紧配合,防止插入部21和杆体1之间由于径向间隙而松动。当插入部21和杆体1内壁为紧配合时,需要专门的工具把插入部21压入杆体1内腔,压入时为了引导插入部21沿内壁轴向移动,便于堵头插入,所述堵头2还具有从插入部21靠近杆体一端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的引导部23,所述引导部23的外径小于杆体内径。

为了便于加工,堵头2为塑料件。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帐篷撑杆还包括连接件3,位于杆体1端部,本实施例中,杆体1一端均有连接件3,也可以杆体1一端均设置连接件3。在搭建帐篷支架时,连接件3用于连接两根撑杆的端部,使两根撑杆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帐篷支架。连接件3形状各异,为了便于加工,同时减轻重量,连接件3为塑料件,连接件3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到杆体1的端部。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