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墙面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992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室内墙面装饰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墙面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会运用到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之间必然会形成接缝,比如铝板与墙体交界处、壁纸与玻璃的交界处、瓷砖与玻璃交界处、板材与石材墙体衔接处等等,如何对接缝进行收口则影响着整体装修的外观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缝收口参差不齐、质量差、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室内墙面装饰结构,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竖直安装于墙体侧壁上;

龙骨,所述龙骨水平设置于天花板;

抛光板,所述抛光板竖直设置于所述骨架远离墙体一侧,且所述抛光板上端延伸至靠近所述龙骨;

吊顶板,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水平固定于所述龙骨下侧且其外缘抵接所述抛光板,所述第二板体贴覆于所述第一板体下表面且所述第二板体外缘与所述抛光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及

内置于所述间隙的支撑角,所述支撑角包括贴覆于第一板体下表面且一端抵接抛光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板体外缘端面的水平部,及由所述水平部相对第一板体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一侧贴覆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缘端面。

优选的,所述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还包括多个挂件,每个所述挂件均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骨架上的挂体、及由所述挂体自由端斜向上延伸形成的挂钩,所述抛光板相对所述骨架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挂件一一对应的多个挂槽,所述挂钩一一对应内置于所述挂槽。

优选的,所述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端固定于天花板的固定部、及竖直设置且上端与固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龙骨和抛光板均抵接所述限位部远离墙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龙骨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多个卡件。

优选的,每个所述卡件均呈U型,所述龙骨下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卡槽,所述卡件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上端配合卡设于相邻两个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吊顶板与墙体侧壁的抛光板之间设置支撑角,保证了吊顶板与抛光板之间接缝的稳定性和均衡性,避免了后续涂漆导致接缝的参差不齐,其有利于提高装饰的质量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墙面装饰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墙面装饰结构,包括,

骨架1,所述骨架1竖直安装于墙体2侧壁上;

龙骨3,所述龙骨3水平设置于天花板4;

抛光板5,所述抛光板5竖直设置于所述骨架1远离墙体2一侧,且所述抛光板5上端延伸至靠近所述龙骨3;

吊顶板6,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61和第二板体62,所述第一板体61水平固定于所述龙骨3下侧且其外缘抵接所述抛光板5,所述第二板体62贴覆于所述第一板体61下表面且所述第二板体62外缘与所述抛光板5之间形成有间隙;及

内置于所述间隙的支撑角7,所述支撑角7包括贴覆于第一板体61下表面且一端抵接抛光板5、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板体62外缘端面的水平部,及由所述水平部相对第一板体61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一侧贴覆于所述第二板体62的外缘端面。

具体的,通过将抛光板5和吊顶板6分别安装于骨架1和龙骨3上,其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和精准性,而且本实施例将吊顶板6设置为层叠布置的第一板体61和第二板体62,将第一板体61的外缘抵接抛光板5则有利于吊顶板6与抛光板5连接的稳定性,并在第二板体62与抛光板5之间设置间隙,该间隙即为吊顶板6与抛光板5之间形成的接缝,且通过支撑角7内置于间隙,即在吊顶板6与抛光板5之间形成的接缝内填充支撑角7,从而保证了接缝的稳定性和均衡性,避免了后续涂漆导致接缝的参差不齐,其有利于提高装饰的质量及美观度。具体设置时,支撑角7优选为铝材质。

其中,本实施例的抛光板5可挂设于骨架1上,具体为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还包括多个挂件8,每个所述挂件8均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骨架1上的挂体81、及由所述挂体81自由端斜向上延伸形成的挂钩82,所述抛光板5相对所述骨架1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挂件8一一对应的多个挂槽51,所述挂钩82一一对应内置于所述挂槽51,安装抛光板5时,直接将抛光板5上的挂槽51一一对应挂设于挂钩82上即可,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所述室内墙面装饰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一端固定于天花板4的固定部91、及竖直设置且上端与固定部91连接的限位部92,所述龙骨3和抛光板5均抵接所述限位部92远离墙体2一侧,即龙骨3两端均抵接限位部92,而抛光板5上端则抵接限位部92远离墙体2一侧,从而使得龙骨3和抛光板5在竖直平面内保持平齐,其有利于龙骨3与抛光板5的整体稳定性,避免龙骨3或抛光板5产生晃动。

为了便于龙骨3与吊顶板6之间的安装,本实施例所述室内墙面装饰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龙骨3与所述第一板体61的多个卡件10,每个所述卡件10均呈U型,所述龙骨3下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卡槽31,所述卡件10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61上表面、上端配合卡设于相邻两个卡槽31内。具体的,可将U型卡件10两自由端相向延伸形成卡齿,对应的卡槽31可设置为宽度由中部至上、下端逐渐增加,从而便于卡件10的两个卡齿配合按压至相邻两个卡槽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吊顶板6与墙体2侧壁的抛光板5之间设置支撑角7,保证了吊顶板6与抛光板5之间接缝的稳定性和均衡性,避免了后续涂漆导致接缝的参差不齐,其有利于提高装饰的质量及美观度。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