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渗漏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005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渗漏连墙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外脚手架搭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渗漏连墙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脚手架搭设通常是在结构边缘预埋短钢管作为连墙件的拉结点,当遇到剪力墙部位时,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钢板埋设于剪力墙内,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钢管与预埋钢板进行焊接作为连墙件,该做法的缺陷是预埋成本高,拆卸麻烦,焊接作业在脚手架上进行,焊缝质量不易保证,并存在火灾隐患。混凝土浇捣过程预埋件易偏移,不能与内外立杆同时连接;另一种做法是在剪力墙上预留洞或打洞,然后穿钢管与外架连接固定,该做法的缺陷是穿出的钢管为水平,连墙件的稳定性不易控制,预留洞口后期封堵不严容易造成外墙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渗漏连墙件,以克服剪力墙位置处连墙件设置的一系列缺陷问题,诸如连墙件的稳定性问题、拆除及周转问题以及剪力墙上预留孔道因后期封堵不严而发生的渗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防渗漏连墙件,它包括连墙杆,该连墙杆上固定设有一块斜面卡环;连墙杆的一端设有丝扣,丝扣上配有一个螺母和一块斜面垫块,在螺母和斜面垫块之间还设有一片垫片;斜面垫块和斜面卡环均为楔形结构,且二者楔向相反。

连墙杆设有丝扣的一端倾斜穿过剪力墙,斜面垫块和斜面卡环分别从两侧将剪力墙卡住,;连墙杆不设丝扣的一端通过钢管扣件与外脚手架连接。

连墙杆在剪力墙中穿在预埋的PVC套管内。

连墙杆在剪力墙两侧的两端中,设有丝扣的一端的位置高于通过钢管扣件与外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呈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外墙防渗漏连墙件能够保证外脚手架拥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剪力墙上预留孔道因后期封堵不严而发生外墙渗漏,同时还可以实现连墙件的重复使用,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因所需材料均为提前预制,操作简便,能大大减少劳动量、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墙件与剪力墙相交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墙件结构分解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连墙杆,2-丝扣,3-螺母,4-斜面垫块,5-斜面卡环,6-垫片,7-钢管扣件,8-外脚手架,9-剪力墙,10-预埋PVC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连墙件,它包括连墙杆1,该连墙杆1上固定设有一块斜面卡环5;连墙杆1的一端设有丝扣2,丝扣2上配有一个螺母3和一块斜面垫块4,在螺母3和斜面垫块4之间还设有一片垫片6;斜面垫块4和斜面卡环5均为楔形结构,且二者楔向相反。

如图1和图2所示,连墙杆1设有丝扣2的一端倾斜穿过剪力墙9,斜面垫块4和斜面卡环5分别从两侧将剪力墙9卡住,;连墙杆1不设丝扣2的一端通过钢管扣件7与外脚手架8连接。连墙杆1在剪力墙9中穿在预埋的PVC套管10内。连墙杆1在剪力墙9两侧的两端中,设有丝扣2的一端的位置高于通过钢管扣件7与外脚手架8连接的一端,呈倾斜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防渗漏连墙件并非传统的水平连墙件,而是有一定倾角,能防止外墙渗水的新型连墙件。。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连墙件施工时,先在剪力墙9中预埋一段向外下方倾斜的PVC套管10,待剪力墙9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模板拆除后即可安装连墙件。连墙件的安装只需将连墙杆1从外脚手架8一侧穿入PVC套管10,使斜面卡环5 紧贴剪力墙9,在剪力墙9的另一面将斜面垫块4及垫片6套在连墙杆1上,并用扳手将螺母3在丝扣2上拧紧固定,连墙件安装完后即可使用钢管扣件7将外脚手架8与连墙件锁死固定。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