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900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拆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安全需要,我国对建筑的节能要求和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要求都越来越高。多地已经开始执行75%以上的建筑节能设计,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也已于2015年开始执行,规范中对高层建筑的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层建筑可用的A级防火保温材料种类被限定为岩棉或岩棉制品等少数几种材料。

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即大模内置,是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保温施工方法。该工艺的保温板是分为带单面钢丝网片即有网系统或不带钢丝网片即无网系统两种,保温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筑完成。与其他保温系统相比,该做法抗风载具有明显优势;外墙开裂、空鼓现象也明显好于其他外墙保温做法,在该墙面上做粘贴饰面砖也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由于松软强度低的特性,一般的岩棉及岩棉制品无法使用在大模内置保温系统当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固定连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外侧表面的免拆外模保温板、复合在免拆外模保温板外侧表面的找平层、复合在找平层外侧表面的抗裂防护层以及复合在抗裂防护层外侧表面的饰面层,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的外侧模板,

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为带肋增强岩棉复合板,包括竖丝岩棉芯材和紧贴竖丝岩棉芯材的表面、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增强肋,还包括四面环形包裹捆扎竖丝岩棉芯材和增强肋外侧的增强纤维层以及一体浇筑整体覆盖增强纤维层的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

所述增强肋在竖丝岩棉芯材的内、外侧表面单侧或双侧水平设置。

所述增强肋是钢材或工程塑料制成的条形肋,其横截面呈L型或扁平型,其长度不大于竖丝岩棉芯材的宽度。

所述竖丝岩棉芯材为岩棉条组,所述增强肋的横截面呈L型,包括贴合竖丝岩棉芯材表面的贴合肢和垂直埋入岩棉条之间的埋入肢。

所述增强纤维层为至少一层的玻纤网格布层。

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的浇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

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通过连接件与墙体基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是自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外侧表面贯穿板体后锚入墙体基层内部的羊角螺栓。

所述找平层是厚度为10mm-20mm的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

所述抗裂防护层是厚度为3mm-5mm的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层。

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免拆外模保温板的标准尺寸,然后对竖丝岩棉芯材进行设计和排列;

步骤二、将增强肋紧贴竖丝岩棉芯材的表面放置;

步骤三,将增强纤维层四面环形包裹捆扎在竖丝岩棉芯材和增强肋的外侧;

步骤五,在增强纤维层上整体浇筑一层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形成标准尺寸的免拆外模保温板;

步骤六,根据外墙尺寸确定免拆外模保温板的排板分隔方案并绘制安排板图,对无法使用标准尺寸的免拆外模保温板的位置,对免拆外模保温板进行切割以形成符合要求的尺寸;

步骤七,在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外侧表面预定位置穿孔打入连接件,连接件贯穿免拆外模保温板并伸出板的内侧表面;

步骤八,设计安装控制线,弹出每块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安装控制线;

步骤九,在待浇筑的墙体位置绑扎墙体的钢筋及钢筋垫块;

步骤十,在钢筋垫块的外侧搭设免拆外模保温板作为待浇筑墙体的外模板,外模板之间的接缝均采用密封胶条粘接并在缝隙内填塞密封胶条;

步骤十一,根据墙体尺寸确定内侧模板与免拆外模保温板之间间距,搭设待浇筑的墙体的内侧模板,内侧模板包括内侧模板面板、内侧次楞和内侧主楞;

步骤十二,在免拆外模保温板和内侧模板面板的相应位置同时开洞,在洞中穿入模板的对拉螺栓并初步调整。

步骤十三,安装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外侧次楞和外侧主楞,进一步紧固调整对拉螺栓;

步骤十四、浇筑墙体基层的混凝土;

步骤十五、拆除内侧模板;

步骤十六、在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外侧表面涂抹找平层;

步骤十七、在找平层的外侧表面涂抹抗裂防护层。

步骤十八、在抗裂防护层的外侧表面施工饰面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免拆外模保温板是通过增强纤维层在芯板上绑扎增强肋,较普通岩棉板提高了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荷载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了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同时最外层为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该层与后浇筑的墙体基层的混凝土均为无机材料,两者满粘无空腔粘结力高,实现了保温层同主体结构同时成形,增强抗风压能力;同时混凝土外侧附有保温防护层,冬期施工可延期一个月以上,缩短外墙外保温施工周期,使外檐结构保温工程工期提前一个月左右;免拆外模保温板与墙体基层还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连接可靠。

本发明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各层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抗裂性能强,通过理论计算满足现有标准规范的力学设计要求,同时可达到75%及以上高效节能和A级防火要求,填补了满足新防火设计规范的大模内置保温体系的设计空白,满足了我国对新型建筑的节能、安全、环保的更高要求。

本发明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简便,工艺规程成熟,无需制定新标准,免拆外模板可以减少竹胶板损耗,节省一半竹胶板用量,有利于环保,较好地符合了当前市场发展的国内需求,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都具有推广价值,适合于对防火等级要求高的大模内置现浇外保温工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免拆外模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免拆外模保温板支模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侧模板支模示意图。

附图标记:1-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2-免拆外模保温板、2.1-竖丝岩棉芯材、2.2-增强肋、2.21-贴合肢、2.22-埋入肢、2.3-增强纤维层、2.4-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3-连接件、4-找平层、5-抗裂防护层、6-内侧模板面板、7-内侧次楞、8-内侧主楞、9-对拉螺栓、10-外侧次楞、11-外侧主楞、12-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1、固定连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1外侧表面的免拆外模保温板2、复合在免拆外模保温板2外侧表面的找平层4、复合在找平层4外侧表面的抗裂防护层5以及复合在抗裂防护层5外侧表面的饰面层12,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2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1的外侧模板。

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2为带肋增强岩棉复合板,包括竖丝岩棉芯材2.1和紧贴竖丝岩棉芯材2.1的表面、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增强肋2.2,还包括四面环形包裹捆扎竖丝岩棉芯材2.1和增强肋2.2外侧的增强纤维层2.3以及一体浇筑整体覆盖增强纤维层2.3的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2.4。

所述增强肋2.2在竖丝岩棉芯材2.1的外侧表面单侧水平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侧表面单侧水平设置或内、外两侧同时设置。

所述增强肋2.2是钢材条形肋,横截面呈L型,本实施为角钢。所述竖丝岩棉芯材2.1为岩棉条组,包括贴合竖丝岩棉芯材2.1表面的贴合肢2.21和垂直埋入岩棉条之间的埋入肢2.22。可以每两个岩棉条之间的缝隙均埋入增强肋,或者缝隙间隔埋入。增强肋的长度不大于竖丝岩棉芯材2.1的宽度,最多可以短于50mm。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工程塑料或者其它高强材料制成,横截面也可以制成扁平型, 扁平型的实施例在施工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岩棉条之间的缝隙设置。

所述增强纤维层2.3为至少一层的玻纤网格布层。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基层1的浇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

所述免拆外模保温板2通过连接件3与墙体基层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是自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外侧表面贯穿板体后锚入墙体基层1内部的羊角螺栓。

所述找平层4是厚度为10mm-20mm的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所述抗裂防护层5是厚度为3mm-5mm的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层。

这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标准尺寸,然后对竖丝岩棉芯材2.1进行设计和排列。

步骤二、将增强肋2.2紧贴竖丝岩棉芯材2.1的表面放置。

步骤三,将增强纤维层2.3四面环形包裹捆扎在竖丝岩棉芯材2.1和增强肋2.2的外侧。

步骤五,在增强纤维层2.3上整体浇筑一层无机保温砂浆防护层2.4,形成标准尺寸的免拆外模保温板2。

步骤六,根据外墙尺寸确定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排板分隔方案并绘制安排板图,尽量使用标准尺寸的免拆外模保温板,对无法使用标准尺寸的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位置,对免拆外模保温板2进行切割以形成符合要求的尺寸。标准尺寸例如长×宽×厚度=1200mm×600mm×厚度。

步骤七,在施工现场用手枪钻在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外侧表面预定位置穿孔打入连接件3,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连接件3贯穿免拆外模保温板2并伸出板的内侧表面;门窗洞口处可增设连接件。

步骤八,安装免拆外模保温板2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排板图复核尺寸,设计安装控制线,弹出每块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安装控制线。

步骤九,在待浇筑的墙体位置绑扎墙体的钢筋及钢筋垫块:墙体的钢筋应逐点绑扎,安装时应注意墙体钢筋网自身的垂直度。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将绑扎丝头朝内,钢筋垫块采用50mm×50mm水泥砂浆垫块,垫块的设置应结合免拆外模保温板的规格,距墙端一般不应大于200mm,钢筋垫块按600mm×600mm梅花形布置,保证和免拆外模保温板有良好的接触面。

步骤十,在钢筋垫块的外侧搭设免拆外模保温板2作为待浇筑墙体的外模板,外模板之间的接缝均采用密封胶条粘接并在缝隙内填塞密封胶条。

根据设计排板图的分隔方案安装免拆外模保温板,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安装的排列原则是:先边侧,后中间,先大面后小面及洞口;对于高度尺寸多变的墙面,可现场切割拼装。现场切割保温板应确保裁口顺直,边角方正。免拆外模保温板间接缝均采用密封胶条粘接并在缝隙内填塞密封胶条。施工时注意拼接顺序,保证免拆外模保温板上下、左右接缝严密、不漏浆。免拆外模保温板安放到位后,用绑扎铁丝临时固定在墙体的钢筋上。每安装完一块板,均应检查其位置、标高、水平度和垂直度。

步骤十一,根据墙体尺寸确定内侧模板与免拆外模保温板2之间间距,搭设待浇筑的墙体的内侧模板,内侧模板包括内侧模板面板6、内侧次楞7和内侧主楞8;

步骤十二,用手枪钻在免拆外模保温板2和内侧模板面板6的相应位置同时开洞,在洞中穿入模板的对拉螺栓9并初步调整。

步骤十三,安装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外侧次楞10和外侧主楞11,进一步紧固调整对拉螺栓9。其中,外侧次楞竖向安装,尺寸可以为40mm×70mm或50mm×80mm,外侧主楞水平向安装的2根48mm×3.5mm钢管,固定内外模板和主次楞,调整模板宽度和垂直度,使之达到施工要求。

步骤十四、浇筑墙体基层的混凝土;

进行混凝土浇捣时,应用胶合板等材料对混凝土浇筑进行疏导,以降低混凝土对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冲击。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振捣棒振动间距一般应小于500mm,每一振动点的延续时间,以表明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严禁将振捣棒斜插入墙体外侧钢筋接触保温板。

这时可以砌筑填充墙砌体,外围护结构填充墙砌体施工按照相应国家砌体设计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施工,且砌块外侧进行外保温施工,应同免拆外模保温板的外侧面在同一垂直立面上。

步骤十五、内侧模板及主次楞拆除,内侧模板和主次楞的拆除时间和要求应按照《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的规定执行。

步骤十六、在免拆外模保温板2的外侧表面涂抹找平层4;免拆外模保温板与填充墙砌体外保温外侧应整体抹20mm厚的胶粉聚苯颗粒找平层,该层可以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降低饰面层出现空鼓等现象的可能性。

步骤十七、在找平层4的外侧表面涂抹抗裂防护层5。找平层的外侧应抹3mm-5mm厚的涂抹抗裂防护层并复合玻纤网格布,使外立面平整,符合验收要求。

步骤十八、在抗裂防护层5的外侧表面施工饰面层12。饰面层应按《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的规定施工。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发明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