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01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在生产中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标准化尺寸的混凝土管桩往往不能满足施工需求,混凝土管桩需要进行现场切割,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现有的切割设备主要为手持式,该种设备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所述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切割装置、位于所述切割装置之间的框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框架装置上的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垫块,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第一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二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上方的第三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上方的第四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左侧的第一连接环、位于所述第四移动杆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右侧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右侧的第三弹簧,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提升块、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块下方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切割轮,所述框架装置包括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第四弹簧及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按压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下方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侧面上的第二连接环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上的拉线。

所述垫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升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提升块的上、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提升块靠近所述垫块的侧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切割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枢轴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垫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定位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垫块的上方,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呈曲面状,所述按压块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混凝土管桩进行有效的切割,切割方便且快速,并且将混凝土管桩放置在垫块上方即可,然后可以自动的进行切割,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切割时切割轮切割到垫块,对垫块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2、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2上的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切割装置4、位于所述切割装置4之间的框架装置5及设置于所述框架装置5上的驱动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垫块11。所述垫块1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垫块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1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长方体状。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第一竖杆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21上的第一定位杆22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2下方的第一固定块23。所述第一竖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2采用较为光滑的材料制成,即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第一移动杆3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1上方的第二移动杆32、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32上方的第三移动杆33、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33上方的第四移动杆34、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33左侧的第一连接环35、位于所述第四移动杆34右侧的第一弹簧36、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33右侧的第二弹簧37及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32右侧的第三弹簧38。所述第一移动杆3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2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31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杆22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杆31采用较为光滑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31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杆22上顺利的左右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杆3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移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3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移动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移动杆3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移动杆34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3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35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连接环35的两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3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移动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7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8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3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3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切割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切割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杆4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1上的第一提升块42、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块42下方的第二固定杆4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3上的第二竖杆44、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3上的切割轮45。所述第一固定杆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3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块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升块42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提升块42的上、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提升块42靠近所述垫块11的侧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固定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3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4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431,所述第二凹槽4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竖杆4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4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43固定连接。所述切割轮4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31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4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切割轮45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431内旋转,所述切割轮45与电机连接,带动所述切割轮45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装置5包括定位板52、位于所述定位板52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51、位于所述定位板52下方的第四弹簧53及位于所述第四弹簧53下方的按压块54。所述第一支架5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垫块1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51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511,所述第三凹槽511呈长方体状。所述定位板5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5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架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52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53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板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按压块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54位于所述垫块11的上方,所述按压块54的下表面呈曲面状,所述按压块54的下表面可以顶靠在管桩上,进而对管桩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所述按压块54的左右表面呈倾斜状。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位于所述电机61下方的第一转轴62、位于所述第一转轴62下方的第二转轴6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63侧面上的第二连接环64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64上的拉线65。所述电机6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电机61上设有开关,方便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6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51之间,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上端与所述电机6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2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62的上端与所述电机6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62旋转,所述第一转轴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轴6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3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63贯穿所述定位板5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63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二连接环64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环64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转轴6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轴63的左右两侧,所述拉线6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64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3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缓凝图管桩切割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管桩放置在垫块11上,同时使得按压块54顶靠在管桩上,由于按压块54的下表面呈曲面状,使得所述按压块54可以有效的包覆管桩,对管桩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然后打开电机61的开关,使得所述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6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转轴63随之旋转,所述第二转轴63可以在所述定位板52上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二转轴63旋转使得所述拉线65开始缠绕在所述第二转轴63上,然后所述拉线65向中间拉动第一连接环35,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31、第二移动杆32、第三移动杆33及第四移动杆34向中间移动,所述第一弹簧36、第二弹簧37及第三弹簧38被拉伸,有助于将第一移动杆31、第二移动杆32、第三移动杆33及第四移动杆34复位,然后使得所述切割轮45及第一提升块42向中间移动。此时打开与切割轮45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切割轮45旋转。所述切割轮45及第一提升块42继续向中间移动,所述第一提升块42先与按压块54的侧面接触,由于第一提升块42及按压块54接触的面呈倾斜状,使得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提升块42向中间挤压按压块54时,所述按压块54向上移动。待所述按压块5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所述切割轮45与管桩接触,由于切割轮45位于管桩的左右两侧,进而可以对管桩进行有效的切割,由于第一凹槽111的设置,切割轮45不会切割到垫块11,位于左右两侧的切割轮45继续向中间移动,直至将管桩切割完毕为止。至此,本发明混凝土管桩切割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