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483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混凝土,一般都在施工现场进行对砂、石、水等按比例配合拌搅生成混凝土,现有的混凝土拌搅机庞大,内部结构复杂,检修难度大,而且移动困难,除此之外,这些拌搅机在倒出混凝土时难以管控倒出量,往往都是一次性全部倒出,而不能分批次倒出,不能适应建筑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包括底座和混凝土箱,所述底座右侧顶部尾端设有箱槽,所述混凝土箱安装与所述箱槽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箱顶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内设有拌搅腔,所述拌搅腔左侧内底壁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出土口,所述出土口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分批腔,所述拌搅腔中央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内设有第一传导腔,所述第一传导腔与所述拌搅腔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内旋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拌搅腔内且伸进所述拌搅腔内的所述旋转轴套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挡连板,所述旋转轴套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传导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所述旋转轴套内旋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伸至所述旋转轴套顶面外且尾端固定设置有拌搅器,所述第一传导腔底部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二传导腔,所述第一传导腔右侧内壁内相贯通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内固定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和第三锥转轮,所述第一导块顶部配合连接有更替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一锥转轮底面以及所述第一传导腔与所述第二传导腔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传导腔内,所述第二传导腔内设有传导管控装置,所述分批腔内设有分批出土装置,所述漏斗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漏斗螺线纹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盖顶面固定设置有提拉铁环。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更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槽内顶壁内的第二导槽以及滑行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槽内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左侧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导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右侧延展尾端与第一驱动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块底部尾端与所述第一导块顶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导管控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配合连接的速变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导腔右侧内且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旋转轴,所述速变器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导腔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导轮,所述第二旋转轴顶部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二传导腔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导槽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转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传导腔内底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二旋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导轮,所述第二传导轮与所述第一传导轮之间设有传导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分批出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批腔内且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片,所述第三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与所述速变器底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分批腔内底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分批腔右侧延展尾端设有贯通所述混凝土箱右侧外端面的出土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传导腔与拌搅腔之间的混凝土箱内旋转配合连接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套,旋转轴套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拌搅腔内且伸进拌搅腔内的旋转轴套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挡连板,旋转轴套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一传导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第一锥转轮,旋转轴套内旋转配合连接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伸至旋转轴套顶面外且尾端固定设置拌搅器,从而实现通过第一旋转轴管控拌搅器的拌搅工作以及通过旋转轴套管控挡连板的开启工作,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混凝土原料拌搅的工作效率。

2.通过第一传导腔右侧内壁内相贯通设第一导槽,第一导槽内滑行配合连接第一导块,第一导块内固定设置驱动器,驱动器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第二锥转轮和第三锥转轮,第一导块顶部配合连接更替装置,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部贯通第一锥转轮底面以及第一传导腔与第二传导腔之间的混凝土箱且旋转配合连接,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二传导腔内,第二传导腔内设传导管控装置,分批腔内设分批出土装置,从而实现自动管控挡连板的自动开启工作以及切换管控拌搅器进行拌搅驱动工作,同时,实现管控旋转片旋转管控出土工作,提高自动化管控率,减少工人劳动量,提高出土效率。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管控挡连板的自动开启工作以及切换管控拌搅器进行拌搅驱动工作,同时,实现管控旋转片旋转管控出土工作,使用起来既省时又省力,提高出土的效果,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凝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装置,包括底座5和混凝土箱6,所述底座5右侧顶部尾端设有箱槽51,所述混凝土箱6安装与所述箱槽51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箱6顶部设有漏斗61,所述漏斗61底部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6内设有拌搅腔62,所述拌搅腔62左侧内底壁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出土口63,所述出土口63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分批腔65,所述拌搅腔62中央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6内设有第一传导腔64,所述第一传导腔64与所述拌搅腔62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6内旋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套622,所述旋转轴套622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拌搅腔62内且伸进所述拌搅腔62内的所述旋转轴套622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挡连板623,所述旋转轴套622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传导腔64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641,所述旋转轴套622内旋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624,所述第一旋转轴624顶部延展尾端伸至所述旋转轴套622顶面外且尾端固定设置有拌搅器621,所述第一传导腔64底部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箱6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二传导腔68,所述第一传导腔64右侧内壁内相贯通设有第一导槽67,所述第一导槽67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导块671,所述第一导块671内固定设置有驱动器672,所述驱动器672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673和第三锥转轮674,所述第一导块671顶部配合连接有更替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624底部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一锥转轮641底面以及所述第一传导腔64与所述第二传导腔68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6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24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设有传导管控装置,所述分批腔65内设有分批出土装置,所述漏斗6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11,所述密封盖611与所述漏斗61螺线纹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盖611顶面固定设置有提拉铁环612。

有益地,所述更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槽67内顶壁内的第二导槽69以及滑行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槽69内的第二导块691,所述第二导块691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螺杆692,所述螺杆692左侧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导槽69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螺杆692右侧延展尾端与第一驱动器69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693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69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块691底部尾端与所述第一导块671顶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管控挡连板623的自动开启工作以及切换管控拌搅器621进行拌搅驱动工作,同时,实现管控旋转片652旋转管控出土工作。

有益地,所述传导管控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轴624底部延展尾端配合连接的速变器68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导腔68右侧内且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旋转轴681,所述速变器685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的所述第一旋转轴624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导轮683,所述第二旋转轴681顶部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一导槽67与所述第二传导腔68之间的所述混凝土箱6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681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导槽67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转轮675,所述第二旋转轴681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底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导腔68内的所述第二旋转轴681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导轮682,所述第二传导轮682与所述第一传导轮683之间设有传导带684,从而实现第三锥转轮674与第四锥转轮675吻合连接,实现自动管控第一旋转轴624旋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动拌搅以及自动出土工作。

有益地,所述分批出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批腔65内且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三旋转轴651,所述第三旋转轴651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片652,所述第三旋转轴651顶部延展尾端与所述速变器685底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651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分批腔65内底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分批腔65右侧延展尾端设有贯通所述混凝土箱6右侧外端面的出土口66,从而实现通过速变器685变速后传导第三旋转轴651旋转轴,并由第三旋转轴651带动旋转片652旋转实现出土工作。

初始状态时,如图3所示挡连板623位于拌搅腔62内底壁的左侧位置且位于出土口63的正上方位置,此时,出土口63处于关闭状态,同时,使第二导块691位于第二导槽69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第二导块691带动第一导块671最大程度位于第一导槽67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由第一导块671带动左侧端的第二锥转轮673最大程度远离第一锥转轮641,此时,使第一导块671右侧端的第三锥转轮674右侧底部与第四锥转轮675左侧顶部吻合连接。

当需要出土工作时,首先将混凝土原料倒入漏斗61内,此时,通过驱动器672带动第三锥转轮674旋转,由第三锥转轮674带动第四锥转轮675以及第四锥转轮675底部的第二旋转轴681旋转,进而由第二旋转轴681上的第二传导轮682通过传导带684带动第一传导轮683以及与第一传导轮683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624旋转,此时,由第一旋转轴624带动顶部的拌搅器621旋转实现拌搅工作,当拌搅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器693带动螺杆692旋转,由螺杆692带动第二导块691滑行至第二导槽69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第二导块691带动第一导块671最大程度位于第一导槽67内的最左侧位置,同时,由第一导块671带动左侧端的第二锥转轮673最大程度伸进第一传导腔64内且使第二锥转轮673左侧顶部与第一锥转轮641右侧底部吻合连接,此时,使第一导块671右侧端的第三锥转轮674最大程度远离第四锥转轮675,然后通过驱动器672管控第二锥转轮673旋转,进而由第二锥转轮673带动第一锥转轮641以及与第一锥转轮641固定连接的旋转轴套622旋转,此时,使旋转轴套622带动挡连板623旋转,并使挡连板623逐渐远离出土口63上方位置,直至,挡连板623最大程度远离出土口63上方位置时,此时,通过第一驱动器693带动螺杆692反向旋转,由螺杆692带动第二导块691滑行至第二导槽69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第二导块691带动第一导块671最大程度位于第一导槽67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由第一导块671带动左侧端的第二锥转轮673最大程度远离第一锥转轮641,此时,使第一导块671右侧端的第三锥转轮674右侧底部与第四锥转轮675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然后通过管控驱动器672带动第三锥转轮674旋转,由第三锥转轮674带动第四锥转轮675以及第四锥转轮675底部的第二旋转轴681旋转,并由第二旋转轴681带动第二传导轮682旋转,通过第二传导轮682上的传导带684带动第一传导轮683以及与第一传导轮683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624旋转,此时,由第一旋转轴624带动顶部的拌搅器621旋转,防止混凝土原料堵塞,拌搅后的混凝土原料经出土口63落入分批腔65内,同时,由第一旋转轴624旋转带动速变器685以及速变器685底部的第三旋转轴651旋转,由第三旋转轴651带动旋转片652旋转实现出土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传导腔与拌搅腔之间的混凝土箱内旋转配合连接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套,旋转轴套顶部延展尾端伸进拌搅腔内且伸进拌搅腔内的旋转轴套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挡连板,旋转轴套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一传导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第一锥转轮,旋转轴套内旋转配合连接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伸至旋转轴套顶面外且尾端固定设置拌搅器,从而实现通过第一旋转轴管控拌搅器的拌搅工作以及通过旋转轴套管控挡连板的开启工作,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混凝土原料拌搅的工作效率。

2.通过第一传导腔右侧内壁内相贯通设第一导槽,第一导槽内滑行配合连接第一导块,第一导块内固定设置驱动器,驱动器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第二锥转轮和第三锥转轮,第一导块顶部配合连接更替装置,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部贯通第一锥转轮底面以及第一传导腔与第二传导腔之间的混凝土箱且旋转配合连接,第一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二传导腔内,第二传导腔内设传导管控装置,分批腔内设分批出土装置,从而实现自动管控挡连板的自动开启工作以及切换管控拌搅器进行拌搅驱动工作,同时,实现管控旋转片旋转管控出土工作,提高自动化管控率,减少工人劳动量,提高出土效率。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管控挡连板的自动开启工作以及切换管控拌搅器进行拌搅驱动工作,同时,实现管控旋转片旋转管控出土工作,使用起来既省时又省力,提高出土的效果,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