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8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房屋连接结构,特别涉及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轻钢结构房屋其主要骨架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的轻钢龙骨,经过精确的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起到合理的承载力,以取代传统房屋结构。

由于传统房屋的成本高、工期较长,轻钢房屋越来越受欢迎。

轻钢房屋中其梁柱一般采用工字钢和c型钢等非闭环件,而类似于方形钢等闭环管件,由于闭环管件内部空间狭小,闭环管件侧壁上的连接孔与螺栓直径基本保持一致,螺母或者螺栓的栓帽无法进入连接孔内,无法形成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实现闭环管件与板件的快速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包括一连接柱、开设在连接柱一端的活动槽、转动连接在活动槽中用于穿过连接孔进入闭环管件内的受力件,所述受力件包括一用于抵接闭环管件连接孔处内壁的受力面,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外螺纹并连接一螺母。

闭环管件上具有连接孔,板件上具有安装孔,两者孔径相同且同心;连接柱略小于连接孔的孔径。受力件伸入闭环管件内,通过外力或自重带动受力件转动,使得受力面抵接闭环管件连接孔处内壁,之后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板件抵接,从而实现闭环管件与板件的快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的重心偏离受力件的转动轴线,所述受力面在受力件仅受重力相对连接柱转动至平衡状态时两端均沿连接柱径向伸出活动槽用于抵接闭环管件连接孔处的内壁。

闭环管件上具有连接孔,板件上具有安装孔,两者孔径相同且同心;连接柱略小于连接孔的孔径。初始时,受力件位于活动槽内,受力件与连接柱尽可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受力件穿过安装孔、连接孔进入闭环管件,在重力偏心作用下受力件在闭环管件的空间发生转动,受力面朝向具有连接孔的闭环管件内壁,往回(背向闭环管件)拉动连接柱使得受力件与闭环管件内壁抵接,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板件抵接,从而实现闭环管件与板件的快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远离受力件重心的一端开设一切口,所述切口远离受力面设置。

切口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受力件的中心偏离更明显,便于受力件转动,且切口远离受力面,保证受力面与闭环管件内壁的接触面积,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由于螺母转动的时候有可能带动连接柱联动,通过受力面上的防滑纹增强受力件与闭环管件内壁的摩擦力,降低螺母和连接柱联动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为受力板或受力块。

受力板或受力块的受力面均较大,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上套接一弹性垫圈。

弹性垫圈的设置防止螺母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内设置一阻碍受力件转动的阻碍件,所述受力件上设置一用于与连接孔抵接且在受力件插入连接孔时带动受力件转动脱离阻碍件的导向部。

由于受力件在自重力偏心情况下会发生转动,因此将受力件穿过安装孔时其需要拿着受力件,否则在自重力偏心情况下,受力件相对连接柱受力转动后受力件不能穿过安装孔。因此设置阻碍件,受力件在位于活动槽内(受力件与连接柱尽可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其侧面抵接阻碍件从而依靠摩擦力阻止受力件转动;当受力件插入连接孔时导向部抵接连接孔内壁,迫使受力件转动脱离与阻碍件的抵接,从而受力件可以在自重力偏心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内设置一限制受力件仅能单向转动以使受力面抵接闭环管件连接孔处内壁的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的重心处于受力件的转动轴线上。

可以通过外部工具,比如铁丝或铁片,插入连接孔内抵接受力件带动受力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件与连接柱的连接点位于连接柱开设活动槽的末端,所述受力件两侧对称设置一导向斜面。

由于连接点位于活动槽末端,因此受力件一部分伸出活动槽;由于连接孔大于连接柱的直径,因此连接柱可沿连接孔径向做小幅度平移,开始时,连接柱和受力块处于同一直线上,拿住连接柱插入连接孔内使得受力件抵接闭环管件与连接孔相对的一面内壁,之后受力件沿连接孔径向做小幅度平移使得受力件发生小幅度转动,之后沿连接孔轴向推动连接柱,通过导向斜面的引导使得受力件发生转动,至受力件与连接柱基本垂直,快速回拉连接柱使得受力件与连接孔处内壁抵接,之后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板件抵接,从而实现闭环管件与板件的快速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可以实现闭环管件和板件的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受力件的状态图一;

图6是实施例2中受力件的状态图二;

图7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柱;11、活动槽;12、外螺纹;13、阻碍件;14、限位柱;2、转轴;3、受力块;31、受力面;32、切口;33、防滑纹;34、导向部;4、弹性垫圈;5、螺母;6、闭环管件;61、连接孔;7、板件;71、安装孔;8、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如图1-2,包括一呈圆柱状的连接柱1,连接柱1一端开设一呈矩形的活动槽11,活动槽11内固定一转轴2,转轴2上转动套接一呈矩形的受力块3,受力块3的中心偏离转轴2的中心,由于受力块3质地均匀,因此其重心与中心在转轴2同一端;受力块3与连接柱1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受力块3的重心靠近活动槽11的槽底。受力块3的长度大于连接柱1的直径,如此在受力转动后其两端伸出活动槽11可与闭环管件6上连接孔61处的内壁抵接;受力块3的高度小于连接柱1的直径,使得受力块3在与连接柱1保持一条直线时受力块3位于活动槽11内;受力块3的宽度略小于活动槽11的宽度,使得受力块3与活动槽11的槽侧壁无摩擦,便于受力块3在自重力偏心情况下转动。

如图2,沿受力块3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受力面31,受力面31上设置若干防滑纹33,防滑纹33沿受力块3长度方向延伸,在受力块3远离受力面31的一侧开设一切口32,且切口32位于受力块3远离受力块3重心的一端,该切口32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切口32一方面使得重心更远离转轴2中心,更方便转动,且由于其远离受力面31,保证受力面31与闭环管件6内壁的接触面积,受力更均匀。

如图2连接柱1上开设有外螺纹12,连接柱1上套接弹性垫圈4并螺纹连接螺母5。

本实施例中闭环管件6为方钢,如图3,闭环管件6上开设有连接孔61,板件7上开设有安装孔71。连接的时候,闭环管件6和板件7抵接,连接孔61和安装孔71对齐,拿住受力块3和连接柱1,此时受力块3与连接柱1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

如图3,将受力块3伸入安装孔71、连接孔61,之后继续推动连接柱1使得受力块3脱离安装孔71、连接孔61的限制进入闭环管件6内部,受力块3在闭环管件6内部由于自重力偏心发生转动。

如图3,回拉连接柱1,使得受力面31抵接闭环管件6连接孔61处内壁,将弹性垫圈4套在连接柱1上并抵接板件7外侧,将螺母5拧在连接柱1上抵紧弹性垫圈4。

实施例2: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如图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受力块3靠近切口32的一侧固定一导向部34,导向部34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该导向部34的斜面与切口32的斜面朝向一致。

如图4,在活动槽11内侧壁靠近槽底处固定一阻碍件13,该阻碍件13为圆柱状凸起,其抵接受力块3中与受力面31相邻的侧壁;该阻碍件13由橡胶制成,并粘接在活动槽11侧壁,受力块3抵接阻碍件13时压缩阻碍件13,通过摩擦力使得受力块3在仅受重力情况下不能发送偏转。受力块3与连接柱1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导向部34的斜面沿连接柱1径向伸出活动槽11(即导向部34与转动轴中心的距离大于连接柱1半径),该阻碍件13与切口32处于对角位置(如图5)。

如图5,连接的时候,闭合管件和板件7抵接,连接孔61和安装孔71对齐,拿住连接柱1,此时受力块3与连接柱1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受力块3与阻碍件13抵接,此时受力块3不能在自重力偏心下发生转动。

将受力块3伸入安装孔71、连接孔61使得导向部34抵接板件7外壁,之后继续推动连接柱1做直线运动,导向部34受力并传递至受力块3使得受力块3发生转动,阻碍件13与受力块3分离(如图6)。

之后受力块3脱离安装孔71、连接孔61的限制进入闭环管件6内部,受力块3在闭环管件6内部由于自重力偏心发生转动。

回拉连接柱1,使得受力面31抵接闭环管件6连接孔61处内壁,将弹性垫圈4套在连接柱1上并抵接板件7外侧,将螺母5拧在连接柱1上抵紧弹性垫圈4(可参照图3)。

实施例3: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在活动槽11内固定一限位柱14,受力块3与连接柱1处于同一直线上时,限位柱14抵接受力面31。

插入安装孔71的时候,拿住连接柱1,受力块3的受力面31朝下,待受力块3伸入闭环管件6内时转动180度使得受力块3的受力面31朝上,此时受力块3在闭环管件6内部由于自重力偏心发生转动。回拉连接柱1,使得受力面31抵接闭环管件6连接孔61处内壁,将弹性垫圈4套在连接柱1上并抵接板件7外侧,将螺母5拧在连接柱1上抵紧弹性垫圈4。

实施例4: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将实施例1-3中的受力块3替换成受力板。

实施例5: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8,转轴2的中心位于受力块3的中心,从而使得受力块3重心与转轴2的轴心线重合。转轴2位于位于连接柱1开设活动槽11的末端,受力块3两侧对称设置一导向斜面8。

开始时,连接柱1和受力块3处于同一直线上,拿住连接柱1插入连接孔61内使得受力块3抵接闭环管件6与连接孔61相对的一面内壁;之后连接柱1沿连接孔61径向做小幅度平移,使得受力块3相对连接柱1发生小幅度转动,之后沿连接孔61轴向推动连接柱1,通过导向斜面8的引导使得受力块3发生转动,至受力块3与连接柱1基本垂直,快速回拉连接柱1使得受力块3与连接孔61处内壁抵接,之后转动螺母5使得螺母5与板件7抵接,从而实现闭环管件6与板件7的快速连接。

实施例6:一种闭环管件和板件的连接组件,将实施例5中的受力块3替换成受力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