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987阅读:1559来源:国知局
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承载加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事的一种,其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封闭墙、防护隔墙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人民防空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隐蔽所等,部分永备防御工事还具有三防功能。

人防地下室结合机械车库设计中,地下室的层高较高时,计算出在人防水平冲击下的承载力和配筋截面均太大,普通的次梁高度不足,无法直接作为封堵梁支撑,因此需要设置加强结构来提升梁的封堵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其具有能够增强封堵承载能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包括非人防区和人防区域,所述人防区域内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支撑梁和封堵梁,所述支撑梁和封堵梁构成的夹角处设有用于辅助支撑的竖向加腋,竖向加腋位于支撑梁上朝向地面的一侧。

如此设置,竖向加腋的设置可以增加局部次梁的高度,作为次梁的支撑,从而加大整体的承载能力,同时竖向加腋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其高度和所占的空间大小更小,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人防地下室的空间,将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由一跨变成两跨甚至多跨,从而减小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的计算跨度,能够减小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的受力主筋和箍筋的直径,使其规格更小而更合适,从而减少钢筋所需的费用,同时让侧向受力梁截面更合理,进一步减少建造所需的花费。

进一步设置:所述竖向加腋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支撑梁和封堵梁抵接。

如此设置,设置竖向加腋后,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经过连续多跨,可以使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所受的荷载得到有效传递,使次梁能够符合支撑要求,直接以其作为整体的支撑,减小次梁及搁置次梁的另外一侧主梁的高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堵梁内设有受力主筋、若干根位于封堵梁一端的梁面钢筋和另一端的梁底钢筋。

如此设置,受力主筋、梁面钢筋、梁底钢筋和人防侧向受荷梁内受力钢筋的配合可以作为封堵梁的整体框架,使封堵梁的结构稳定、内力分配更加合理,支撑效果更加良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堵梁的两端固定有用于连接封堵梁和支撑梁的封堵边柱。

如此设置,封堵边柱的作用是将封堵梁与支撑梁进行连接,同时可以作为整个封堵梁的支撑柱,由于封堵梁的跨度较大,其两端设置封堵边柱对其进行支撑可以配合中间的竖向加腋将整个封堵梁分为两跨,从而使内力分配更加合理,进一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弥补普通次梁高度不足,不能直接作为封堵梁支撑的问题,还能减小封堵梁内受力主筋和箍筋的直径,使其规格更小而更合适,从而减少钢筋所需的费用,同时让侧向受力梁截面更合理,进一步减少建造所需的花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竖向加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梁;2、封堵梁;3、竖向加腋;4、人防区域;5、非人防区;6、箍筋;61、梁面钢筋;62、梁底钢筋;7、封堵边柱;8、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封堵梁侧向支撑竖向加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左侧的非人防区5以及右侧的人防区域4,人防区域4的右上角设有长方体的支撑梁1,人防区域4和非人防区5的中间设置有长方体的封堵梁2,支撑梁1与封堵梁2之间构成的直角上固定有竖向加腋3,支撑梁1的正中间为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8的截面,其截面为长方形。

如图1所示,竖向加腋3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整体呈三棱柱的形状设置,其较长的直角边抵接在支撑梁1上,较短的直角边抵接在封堵梁2上,这样设置能够弥补普通次梁高度不足,加大整体的承载能力,以其作为封堵梁2来进行支撑,同时其高度和所占的空间大小更小,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人防地下室的空间。

如图1所示,长方体形状的封堵梁2内固定有若干根箍筋6,箍筋6向下方延伸,并且穿透整个封堵梁2设置,封堵梁2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根梁面钢筋61,梁面钢筋61与箍筋6相互交错设置,这样能够增加封堵梁2整体的强度和抗力性能,封堵梁2的底部对应设有若干根梁底钢筋62,梁底钢筋62、梁面钢筋61与箍筋6配合能够满足封堵梁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

增加了竖向加腋3后,能够使封堵梁内侧向受力梁8上荷载得到有效传递,封堵梁2中人防侧向受力梁的计算跨度更小,经过连续多跨,通过多个支撑传递荷载后,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8所受到的人防载荷水平力分配更加合理,因此所需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8内的主筋、箍筋和截面的直径更小且更为合适,从而减小整体建造所需要的花费。

如图2所示,封堵梁2中间位置的正上方是竖向加腋3,封堵梁2的两端还设有封堵边柱7,封堵边柱7能够将封堵梁2与后方的支撑梁1固定,从而在两端起到对封堵边柱7的支撑,配合中间位置的竖向加腋3,将整个封堵梁内侧向受力梁8分为两跨,能够减小封堵梁内人防侧向受荷梁的受力主筋和箍筋的直径,使其规格更小而更合适,进而增加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