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641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遮阳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遮阳棚。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现有户外遮阳产品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样式的遮阳棚,采用伸缩架、卷帘筒、扭簧等结构 ,不仅结构复杂,制造不方便,无法移动,而且可拆卸性能差,高度无法调节,成本高,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遮阳棚仅仅起到了遮阳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将太阳能有效地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遮阳棚,能够实现遮阳棚升降以及开合的双重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遮阳棚,包括升降机构以及开合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包括多组左右对立设置的立柱以及与立柱相配合设置的多个升降箱,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线性部件、与第一线性部件平行的第二线性部件以及与第一线性部件和第二线性部件均垂直的第三线性部件,第三线性部件与第一线性部件和第二线性部件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线性部件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升降箱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连接孔,定位孔和连接孔中穿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一线性部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位于第一线性部件与升降箱之间,所述第二线性部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位于第二线性部件与升降箱之间,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和第二滚轮组件均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相互配合卡紧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线性部件或第二线性部件的前后两侧,所述滚轮均通过调节螺纹副与升降箱连接,所述滚轮的外部套设有防滑橡胶;

所述的开合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在两支撑组件之间的传送绳以及挂在传送绳下侧的遮阳网,两支撑组件之间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由驱动轮、从动轮和传送绳构成,传送绳为绕在驱动轮和从动轮上的闭环体,遮阳网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组件上、另一端连接传送绳,驱动轮由电机带动,两支撑组件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以及光感应装置,所述的遮阳网上部铺设有柔性太阳能薄板,柔性太阳能薄板与照明装置相连接;

所述左侧以及右侧的升降箱均设置有安装孔,左侧支撑组件通过安装孔与所对应的同侧多个升降箱同时连接,右侧支撑组件通过安装孔与所对应的同侧多个升降箱同时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线性部件、第二线性部件和第三线性部件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立柱的顶端设置有顶座,顶座与立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控制升降箱升降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通过固定螺栓与顶座相连接,所述牵引机构通过牵引绳与升降箱相连接。

作为优选,牵引机构以及电机共同连接至控制系统,光感应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作为优选,支撑组件包括左右两组横梁,横梁为桁架式横梁,左右两组横梁之间连接数根所述传送绳。

作为优选,电机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限位器,所述电机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罩。

作为优选,遮阳网沿传送绳左、右间隔地设置两个,传送绳包括均位于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上层直线部分和下层直线部分,上层直线部分和下层直线部分相平行,上层直线部分和下层直线部分均为左右横向延伸,左侧遮阳网的左侧部分连接左侧支撑组件、右侧部分连接上层直线部分,右侧遮阳网的左侧部分连接下层直线部分、右侧部分连接右侧支撑组件。

有益效果

定位块和连接孔相配合,通过定位销可以定位升降箱的位置,从而实现通过滚轮组件卡紧第一线性部件和第二线性部件的两端,不需要轨道即可实现滚轮的滚动,不会出现脱轨和卡死现象,通过调节螺纹副可以方便的调节滚轮在立柱上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升降箱在立柱的左右位置,防止升降箱和立柱发生卡死现象。

立柱由三部分组成,横截面为“H”型结构,抗拉、抗剪性能更好。

遮阳网上部设置有太阳能薄板,并且太阳能薄板与照明装置相连接,能够对照明系统提供电能。

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光感应系统,能够感应光线的强弱,并且光感应系统、电机、牵引机构共同连接至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根据光线的强弱通过控制系统对电机或者牵引机构进行控制带动遮阳棚伸缩或者升降,减弱光照强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移动灵活、成本低廉,各部分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搬运,升降箱高度可调,滚轮组件有效防止了卡死的情况,安全可靠,通过牵引机构控制升降箱的升降,从而带动遮阳棚的升降,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左视图;

图4所示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所示为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图7所示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图8所示为图5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遮阳棚,包括升降机构以及开合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包括多组左右对立设置的立柱1以及与立柱1相配合设置的多个升降箱2,立柱1包括第一线性部件1-1、与第一线性部件1-1平行的第二线性部件1-2以及与第一线性部件1-1和第二线性部件1-2均垂直的第三线性部件1-3,第三线性部件1-3与第一线性部件1-1和第二线性部件1-2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第三线性部件1-3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本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孔3沿立柱1的竖向等间距设置,更有利于升降箱2的高度调节。升降箱2上设置有与定位孔3相配合的连接孔4,定位孔3和连接孔4中穿设有定位销5,所述第一线性部件1-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位于第一线性部件1-1与升降箱2之间,所述第二线性部件1-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位于第二线性部件1-2与升降箱2之间,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和第二滚轮组件均包括两个滚轮6,两个滚轮6相互配合卡紧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线性部件1-1或第二线性部件1-2的前后两侧,所述滚轮6均通过调节螺纹副7与升降箱2连接,定位销5的端部还设置有开口销5-1,开口销5-1方便定位销5的快速定位,更加安全可靠,这样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滚轮组件卡紧第一线性部件1-1和第二线性部件1-2的两端,不需要轨道即可实现滚轮6的滚动,不会出现脱轨和卡死现象,通过调节螺纹副7可以方便的调节滚轮6在立柱1上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升降箱2在立柱1的左右位置,防止升降箱2和立柱1发生卡死现象,滚轮6的外部套设有防滑橡胶。

开合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支撑组件8,连接在两支撑组件8之间的传送绳9以及挂在传送绳9下侧的遮阳网10,两支撑组件8之间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由驱动轮11-1、从动轮11-2和传送绳9构成,传送绳9为绕在驱动轮11-1和从动轮11-2上的闭环体,遮阳网10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组件8上、另一端连接传送绳9,驱动轮11-1由电机11-3带动,两支撑组件8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12以及光感应装置,所述的遮阳网10上部铺设有太阳能薄板,太阳能薄板与照明装置1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遮阳网10沿传送绳9前、后间隔地设置两个,传送绳9包括均位于驱动轮11-1和从动轮11-2之间的上层直线部分15和下层直线部分16,上层直线部分15和下层直线部分16相平行,上层直线部分15和下层直线部分16均为前后横向延伸,左侧遮阳网10的左侧部分连接左侧支撑组件8、右侧部分连接上层直线部分15,右侧遮阳网10的左侧部分连接下层直线部分16、右侧部分连接右侧支撑组件8,左右两侧遮阳网10张开后可以覆盖两个支撑组件8之间的区域。

左侧以及右侧的升降箱2均设置有安装孔2-1,左侧支撑组件8通过安装孔2-1与所对应的同侧多个升降箱2同时连接,右侧支撑组件8通过安装孔2-1与所对应的同侧多个升降箱2同时连接。

第一线性部件1-1、第二线性部件1-2和第三线性部件1-3的高度相等。立柱1由三部分组成,横截面为“H”型结构,抗拉、抗剪性能更好。

立柱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1-6,立柱1的顶端设置有顶座1-4,顶座1-4与立柱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顶座1-4上设置有控制升降箱2升降的牵引机构1-5,所述牵引机构1-5通过固定螺栓与顶座1-4相连接,所述牵引机构1-5通过牵引绳与升降箱2相连接。可拆卸底座1-4方便牵引机构1-5的安装和拆卸,设置牵引机构1-5来拉动升降箱2的升降,更加省力和便捷。本实施例中:顶座1-4和立柱1通过螺栓连接,保证了顶座1-4和立柱1的稳固连接,而且方便拆卸。牵引机构1-5以及电机11-3共同连接至控制系统,光感应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支撑组件8为桁架式横梁,左右两组支撑组件8之间连接数根所述传送绳9。

电机11-3连接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上连接有限位器13-1,所述电机11-3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罩。

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光感应器的感应作用,当光线较强时,输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带动电机11-3正转,电机11-3正转带动传动轴13正转,传动轴13带动驱动轮11-1正转,驱动轮11-1带动传送绳9,传送绳9带动从动轮11-2正转,传送绳9的上层直线部分15为向右移动、下层直线部分16为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传送绳9上的前、后两遮阳网10,前侧遮阳网10的后端随上层直线部分15向后移动,后侧遮阳网10的前端随传送绳下层直线部分16向前移动,两遮阳网10均向传送绳9的中部展开,到达一定位置时,遮阳网10满满舒张开,也就是遮阳网10完全打开时,限位器13-1自动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电机11-3停止转动。

当光线较弱时,光感应器输出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1-3反转,电机11-3反转带动传动轴13反转,传动轴13带动驱动轮11-1反转,驱动轮11-1通过传送绳9带动从动轮11-2反转,传送绳9的上层直线部分15为向左移动、下层直线部分16为向右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传动绳11-3上的前、后两遮掩网10,前侧遮阳网10的右端随上层直线部分15向左移动,后侧遮阳网10的左端随传送绳下层直线部分16向右移动,两遮阳网10分别收拢在两支撑组件8侧边,遮阳网10闭合。

在遮阳网10张开或闭合的同时,由于太阳能薄板为柔性,会随着遮阳网10同时张开或闭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可根据光线的角度,通过对两侧升降箱2高度的调整来调整遮阳网10的高度,极大的减少了太阳光的照射。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