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屋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屋顶架通常为整体式,在安装施工前,首先需要首先对屋顶架进行组装,而后整体吊装至屋顶进行安装,由于组装后的屋顶架体积较大,不仅运输不方便,而且吊装同样比较麻烦,而且在屋顶进行安装同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屋架,方便运输以及安装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屋架,包括檀梁、垂直设置于所述檀梁中部的斜顶、连接于所述斜顶上端部与所述檀梁两端部之间的两个扣件加强架、连接于两侧所述扣件加强架中部与所述斜顶下端部之间的两个斜撑架,所述斜顶的上端部与两个所述扣件加强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上三角板相螺栓固定,所述斜顶的下端部、两个所述斜撑架以及所述檀梁的两侧分别通过下三角板相螺栓固定,所述斜撑架与所述扣件加强架之间通过固定直扣件相螺栓固定,所述扣件加强架与所述檀梁之间通过拉脚扣件相螺栓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檀梁包括左右两部分,且通过对接件相螺栓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对接件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对接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三角板包括上三角板本体、垂直连接于所述三角板本体顶部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两侧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三角板本体以及所述扣接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固定直扣件包括横截面呈U形的直扣件本体、垂直连接于所述直扣件本体一侧的连接板,所述直扣件本体以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三角板上开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拉脚扣件包括连接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四个下支脚、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两个上支脚、倾斜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斜支脚,所述下支脚、所述上支脚以及所述斜支脚上均开设有第五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扣件加强架的两端面均为斜面,所述扣件加强架的两端具有沿其端面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第六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檀梁的两端设置有檀梁固定扣件,所述檀梁固定扣件包括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端板两侧的连接侧板,所述端板以及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七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屋顶架设置成可拆卸式,在运输以及吊装过程中只需运输各部件即可,由于拆卸后的部件体积小,运输以及吊装方便,将各部件吊装至屋顶后,进行组装安装,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扣件加强架示意图;
图3为上三角板示意图;
图4为下三角板示意图;
图5为固定直扣件示意图;
图6为拉脚扣件示意图;
图7为檀梁固定扣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的B处放大图。
其中:1、檀梁;2、斜顶;3、扣件加强架;4、斜撑架;5、上三角板;6、下三角板;7、固定直扣件;8、拉脚扣件;9、檀梁固定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装配式屋架,包括檀梁1、垂直设置于所述檀梁1中部的斜顶2、连接于所述斜顶2上端部与所述檀梁1两端部之间的两个扣件加强架3、连接于两侧所述扣件加强架3中部与所述斜顶2下端部之间的两个斜撑架4,所述斜顶2的上端部与两个所述扣件加强架3的两侧分别通过上三角板5相螺栓固定,所述斜顶2的下端部、两个所述斜撑架4以及所述檀梁1的两侧分别通过下三角板6相螺栓固定,所述斜撑架4与所述扣件加强架3之间通过固定直扣件7相螺栓固定,所述扣件加强架3与所述檀梁1之间通过拉脚扣件8相螺栓固定。
为了更方便运输以及吊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檀梁1包括左右两部分,且通过对接件相螺栓固定,由于檀梁1较长,现将其分为两段,输送更为便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对接件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对接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上三角板5包括上三角板5本体、垂直连接于所述三角板本体顶部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两侧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三角板本体以及所述扣接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固定直扣件7包括横截面呈U形的直扣件本体、垂直连接于所述直扣件本体一侧的连接板,所述直扣件本体以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下三角板6上开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
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拉脚扣件8包括连接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四个下支脚、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两个上支脚、倾斜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斜支脚,所述下支脚、所述上支脚以及所述斜支脚上均开设有第五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扣件加强架3的两端面均为斜面,所述扣件加强架3的两端具有沿其端面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第六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檀梁1的两端设置有檀梁固定扣件9,所述檀梁固定扣件9包括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端板两侧的连接侧板,所述端板以及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七安装孔。
安装过程:首先将两段檀梁1通过檀梁固定扣件9固定安装,而后将两个檀梁1通过对接件进行固定,再将斜顶2与檀梁1通过下三角板6固定,将扣件加强架3的下端部与檀梁1之间通过拉脚扣件8固定,将扣件加强架3的上端部与斜顶2的上端部通过上三角板5固定,与此同时安装两个斜撑架4,斜撑架4的下端部由下三角板6固定,其上端部与扣件加强架3之间通过固定直扣件7进行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