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783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人均保有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地面停车泊位紧张,因此,立体停车车库得到快速应用。立体停车设备具有停车容量大、占地面积小、可停放车辆类型多、建设投资少、施工周期短、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立体停车设备集合了机械、电子及控制等诸多技术于一体,按照机械装置的构造可以分为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和升降横移式等,诸多类型的立体停车设备中大多数都要使用升降装置完成汽车的升降过程,目前使用的立体停车设备为钢结构,通过机械操作与电气控制,升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摇晃偏摆现象,不仅增加了停车难度和停车时间,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立体停车设备的运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提供一种简易升降装置,可应用于立体停车设备中,更加稳定的完成汽车的升降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简易升降装置包括立柱、跑板、钢丝绳、油缸、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的两端呈可上下滑动的固定于立柱一和立柱二上,后横梁的两端呈可上下滑动的固定于立柱三和立柱四上;所述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横梁和后横梁上,所述油缸通过销轴固定于跑板的一端且位于跑板下方;所述钢丝绳包括钢丝绳一、钢丝绳二、钢丝绳三和钢丝绳四,钢丝绳的一端与油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一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一后固定于立柱一的顶部,钢丝绳二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一和转向轮二后固定于立柱二的顶部,钢丝绳三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三后固定于立柱三的顶部,钢丝绳四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三和转向轮四后固定于立柱四的顶部;所述转向轮一、转向轮二、转向轮三和转向轮四分别固定于跑板的四个顶角处,且位于跑板的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前横梁与后横梁平行设置,立柱一和立柱四之间的对角距离与立柱二和立柱三之间的对角距离的差小于等于3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简易升降装置使用时,通过油缸的前后伸缩运动带动钢丝绳的松弛张紧,实现跑板的上下升降。油缸向前运动,连接于油缸输出端的四根钢丝绳同等程度松弛,带动前后横梁同时同速相对于立柱向下滑动,使跑板平稳下降;油缸向后运动时,连接于油缸输出端的四根钢丝绳同等程度张紧,带动前后横梁同时同速相对于立柱向上滑动,使跑板平稳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升降装置结构简单,制备方便,价格低廉,在使用时,通过连接于油缸输出端四根钢丝绳同等程度的松弛张紧,使跑板平稳的上下升降,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抖动,保证了汽车升降的安全性,且此装置在使用时噪音较少,维护了使用此装置的周围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简易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简易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跑板1、油缸2、前横梁3、后横梁4、立柱一5、立柱二6、立柱三7、立柱四8、钢丝绳一9、钢丝绳二10、钢丝绳三11、钢丝绳四12、转向轮一13、转向轮二14、转向轮三15、转向轮四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简易升降装置包括立柱、跑板1、钢丝绳、油缸2、横梁,其中,横梁包括前横梁3和后横梁4,前横梁3的两端呈可上下滑动的固定于立柱一5和立柱三7上,后横梁4的两端呈可上下滑动的固定于立柱二6和立柱四8上;跑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横梁3和后横梁4上,油缸2通过销轴固定于跑板1的一端且位于跑板1下方;钢丝绳包括钢丝绳一9、钢丝绳二10、钢丝绳三11和钢丝绳四12,钢丝绳的一端与油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一9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一13后固定于立柱一5的顶部,钢丝绳二10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一13和转向轮二14后固定于立柱二6的顶部,钢丝绳三11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三15后固定于立柱三7的顶部,钢丝绳四12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三15和转向轮四16后固定于立柱四8的顶部;转向轮一13、转向轮二14、转向轮三15和转向轮四16分别固定于跑板1的四个顶角处,且位于跑板1的下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简易升降装置,除以下区别外,其余部分同实施例一,所述前横梁3与后横梁4平行设置,立柱一5和立柱四8之间的对角距离与立柱二6和立柱三7之间的对角距离的差小于等于3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