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54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或铁路两侧声屏障用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用于铁路施工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也层出不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用陶粒为主要原料的声屏障吸音板就是一种新材料在这一领域的具体应用。经过试验,这种新型陶粒吸音板具有良好的隔音及吸音效果,并且免维护,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目前这种新型的吸音板在生产上还处于较原始的手工生产,采用普通的压制工艺,原料加入时均匀布料效果不好,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包括布料箱,所述布料箱是由前、后壁板及左、右壁板组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布料箱的前壁板外侧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组轴承,所述布料箱的后壁板内侧贴合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轴承数量及位置对应的支承套,对应的轴承和支承套之间固定有搅拌螺旋,所述搅拌螺旋包括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所述搅拌螺旋的搅拌轴连有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所述布料箱前壁板的外侧,所述布料箱的左、右壁板内侧分别贴合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螺旋的下方,所述布料箱的左、右壁板外侧贴合固定有长板,所述长板前、后两端设有滑动轮。

所述推料装置由多道格栅板组成,所述格栅板与水平面成45度角。

所述推料装置的格栅板共有三或四个。

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搅拌螺旋的搅拌轴之间是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马达。

所述轴承、支承套和搅拌螺旋的数量为二或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合搅拌螺旋和推料装置的双重作用,使得布料更加均匀,保证了模腔内产品密度的一致性,为吸音板自动生产线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布料箱;2-格栅板;3-支承套;4-搅拌螺旋;5-液压马达;6-固定板;7-推料装置;8-长板;9-滑动轮;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吸音板生产线上的带有螺旋搅拌的布料箱,包括布料箱1,所述布料箱1是由前、后壁板及左、右壁板组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布料箱1的前壁板外侧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组轴承2,所述布料箱1的后壁板内侧贴合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轴承2数量及位置对应的支承套3,对应的轴承2和支承套3之间固定有搅拌螺旋4,所述搅拌螺旋4包括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所述搅拌螺旋4的搅拌轴连有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5,所述液压马达5固定在所述布料箱1前壁板的外侧,所述布料箱1的左、右壁板内侧分别贴合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之间设有推料装置7,所述推料装置7位于所述搅拌螺旋4的下方,所述布料箱1的左、右壁板外侧贴合固定有长板8,所述长板8前、后两端设有滑动轮9。

所述推料装置7由多道格栅板10组成,所述格栅板10与水平面成45度角。

所述推料装置7的格栅板10共有三或四个。

所述液压马达5与所述搅拌螺旋4的搅拌轴之间是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5为双向马达。

所述轴承2、支承套3和搅拌螺旋4的数量为二或三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将布料箱1放置于布料平板上,布料箱1上面有下料斗,布料箱1的后壁板连接有布料油缸,布料平板前端有模腔,布料油缸在布料时将布料箱1向前推,布料箱1内的拌合料就落入模腔,随着布料箱1的前移,布料箱1前端的物料逐步将模腔填满,同时布料箱1内的推料螺旋4会将布料箱1后面的料向前推,以保证布料箱1前端有足够的料,在填满模腔的同时也保持布料箱1内的物料高度一致,从而保证下到模腔内的物料所受的压力相同,也就保证了将来模腔内产品密度的一致性;到达最前位置后,布料油缸缩回,布料箱1退回原位,下料斗下料落入布料箱1,开始下一个循环。布料箱1前后移动时,布料油缸只起推动作用,布料箱1两侧的滑动轮9在导轨上滑动,起导向作用,同时起支撑作用,防止布料箱1壁板与布料平板有较大的摩擦和磨损。布料箱1内的推料装置7在布料的同时,辅助推料,同时对物料有减压及匀料的作用,防止过多的物料对模腔内产生过大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合搅拌螺旋4和推料装置7的双重作用,使得布料更加均匀,保证了模腔内产品密度的一致性,为吸音板自动生产线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