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钢筋吊装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911发布日期:2018-07-07 21:07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在施工工地上的钢筋运输一般采用吊车进行运输,具体的说,钢筋的两端都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钢筋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直接挂在吊车的吊钩上。在实际运输中,钢丝绳角度分开的比较大,会造成脱钩,致使钢筋散落,砸到行人或其他物件,同时也会有重复摘钩的情况下,增大了吊车钩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钢筋吊装辅助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钢筋吊装辅助工具,包括:吊板,吊板下部设有防脱钩部,防脱钩部下方设有紧固部,紧固部包括吊绳,吊绳一端穿过防脱件后固定,吊绳的一端上有挂钩,挂钩上有压杆,压杆的一端与挂钩的直立部分连接,一端靠近螺旋部分。

优选地,所述吊板的上部中间设有吊钩穿孔。

优选地,所述防脱钩部位于吊板的下部两端,防脱钩部包括防脱孔,防脱件穿过防脱孔固定后形成一个密闭圈。

优选地,所述挂钩的末端为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吊绳始端的拆分形成两股后交叉紧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增加吊板后,扩展了吊绳钢丝绳的绑扎位置,尽量的分开,防止脱落。吊绳始端的拆分形成两股后交叉紧固的方式,形成越绑越紧的情况,为了防止万一,在交叉的地方可以按照建筑上常用的卡扣,来进一步固定。挂钩的末端为螺旋状后,钢丝绳捆绑物件后放在挂钩上,不易脱钩,来保证人员和物件的安全。压杆的一端焊接在挂钩的直立部分,一端靠近螺旋部分,实现多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挂钩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为吊钩、2为吊板、3为防脱孔、4为防脱件、5为吊绳、6为卡扣、7为物件、8为挂钩、9为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钢筋吊装辅助工具,包括:吊板2,吊板下部设有防脱钩部,防脱钩部下方设有紧固部,紧固部包括吊绳5,吊绳一端穿过防脱件4后固定,吊绳5的一端上有挂钩8,挂钩上有压杆9,压杆9的一端与挂钩的直立部分连接,一端靠近螺旋部分。

所述吊板2的上部中间设有吊钩穿孔。吊钩1挂在吊钩穿孔内。

所述防脱钩部位于吊板2的下部两端,防脱钩部包括防脱孔3,防脱件4穿过防脱孔固定后形成一个密闭圈。其中防脱件采用U形固定件或钢环。

所述挂钩8的末端为螺旋状。钢丝绳捆绑物件后放在挂钩上,不易脱钩,来保证人员和物件的安全。

所述吊绳5始端的拆分形成两股后交叉紧固。形成越绑越紧的情况,为了防止万一,在交叉的地方可以按照建筑上常用的卡扣,来进一步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