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及建筑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31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及建筑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及建筑预制件。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符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噪音污染与湿作业少和产品质量易控制等优势,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预制装配的建筑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实现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利用率,克服施工场地和环境条件对现场施工的限制,减少现场施工劳动力数量,减少建筑垃圾和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推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利于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实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是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灌浆套筒两端的内壁经常开设封槽进行,但封槽的设置属于比较深难加工,且加工后破坏套筒力学性能,容易形成尖角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灌浆套筒连接件抗拉强度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其加工简单,无应力集中,抗拉强度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预制件,其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其包括管状的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段以及第三管段。

第一管段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一端至远离第二管段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第三管段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一端至向远离第二管段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第一管段开设有灌浆口,第三管段开设有出浆口。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为光滑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用于被连接的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第一钢筋的一端伸入第一管段,第二钢筋的一端伸入第三管段,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钢筋的轴线与第二钢筋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一管段的内壁与第一钢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密封圈为截面为阶梯状的环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三管段的内壁与第二钢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段与第二钢筋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段内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设有螺孔,螺孔的轴线与第二管段的轴线重合,螺孔设有与第二钢筋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段的内壁设有与第二钢筋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一种建筑预制件,其包括上述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内浇注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管段以及第三管段未设置封槽,不会破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的整体的力学性能,同时第一管段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一端至远离第二管段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第三管段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一端至向远离第二管段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一管段以及第三管段呈倒锥状,有效增大第一管段以及第三管段对于浇注料的挤压,有效提高浇注料与待连接的钢筋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使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受力无应力集中,使原来需28天测试抗拉强度且只有80%合格率的产品,通过上述改进后,10天测试抗拉强度就能100%合格,有效提高效率和合格率。同时,有效节省制作周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的生产加工周期只需要8分钟,而现有的则需要1小时,使产品大批量生产得于实现,有效节约生产周期和降低能耗使用。

该建筑预制件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a-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b-灌浆套筒;10c-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0a-套筒本体;100b-套筒本体;101-第二管段;120-第一管段;121-灌浆口;130-第三管段;131-出浆口;133-卡台;140-第一钢筋;150-第二钢筋;160-第一密封圈;161-第一限位部;163-第二限位部;164-第二密封圈;170-连接件;180-浇注腔;210-剪力槽;220-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其为全灌浆套筒,其包括套筒本体100a、第一密封圈160以及第二密封圈164。请参阅图2,现有的灌浆套筒10b的内壁通常设置剪力槽210,但剪力槽210的属于深孔,加工难,并且加工后破坏灌浆套筒10b的力学性能,容易形成尖角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灌浆套筒10b抗拉强度不合格。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套筒本体100a的内壁为光滑的曲面,即套筒本体100a的内壁为光滑的曲面,此处的光滑的曲面是指套筒本体100a的内壁未设置剪力槽210或凸起等,不仅便于加工,同时有效提高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的力学性能以及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第三管段130均采用碳素结构钢加工制造,比铸造材料材质更稳定可靠、性能更好。

其中,套筒本体100a的厚度均匀,同时由于未设置剪力槽210,可将套筒本体100a的厚度设置为原剪力槽210的槽底至第二管段101的外壁之间的厚度。即有效使套筒本体100a的厚度变小,节约材料以及能源,使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能达到厚度比其厚的带剪力槽210的灌浆套筒10b效果,同时使套筒本体100a的抗拉强度提高。

套筒本体100a包括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

具体地,第二管段10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的内部形成贯通的浇注腔180,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分别呈管状。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一体成型设置,具体地,通过挤压的形式直接制得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便于制作,有效节省能源,节省制作时间,同时抗拉伸能力更佳。

具体地,第一管段120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101一端至远离第二管段101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一管段120的截面为锥面,第三管段130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101一端至向远离第二管段101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二管段101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截面为锥面,倒锥形的设置,有效对灌浆料进行挤压,使灌浆料与待连接的钢筋的结合更为牢固。通过上述设置,使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无应力集中,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往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两端的内壁开设封槽220,使原本28天才能抗拉强度合格,且只有80%合格率,变为10天就能抗拉强度能100%合格,有效提高效率和合格率。同时可增强灌浆料与钢筋的粘结力,保证钢筋不发生粘结滑移破坏。

第一管段120与第二管段101对称设置,使第一管段120与第二管段101得受力更为均匀。

具体地,第一管段120开设有灌浆口121,第三管段130开设有出浆口131。其中,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设置于第二管段101的轴线的同侧,有效提高后期灌浆后的产品质量,可选地,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的口径、形状相同,并且沿第二管段101的重心对称设置,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分别与浇注腔180连通。

为了保证灌浆质量,使浆料灌满第二管段101,优选灌浆口121向远离第一管段120的外壁突出于第一管段120的外壁,出浆口131向远离第三管段130的外壁突出于第三管段130的外壁。

请继续参阅图1,同时为了便于后期与灌浆设备连接,优选灌浆口121的内壁与出浆口131的内壁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卡台133,其中,灌浆口121的截面,灌浆口121靠近第一管段120一侧的卡台133的直径小于远灌浆口121靠近第一管段120一侧的卡台133的直径,从而灌浆口121的截面呈一定的漏斗形,便于灌浆的同时,防止浆料流出。

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还包括需要被连接的第一钢筋140与第二钢筋150,其中,第一钢筋140的一端伸入第一管段120,第二钢筋150的一端伸入第三管段130,第一钢筋140以及第二钢筋15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钢筋140的轴线与第二钢筋150的轴线重合,通过第二管段101实现第一钢筋140与第二钢筋150的连接,同时,连接效果佳。

第一钢筋140的管径小于第一管段120的内壁的最小直径,第二钢筋150的管径小于第三管段130的内壁的最小直径,即第一钢筋140与第一管段120的内壁的最小直径处留有第一间隙,第二钢筋150与第三管段130的内壁的最小直径处留有第二间隙,便于安装。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140与第二钢筋150均为螺纹钢筋,可增强灌浆料与第一钢筋140、第二钢筋150之间的粘结力,保证其不发生粘结滑移破坏。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60设置于第一管段120的内壁与第一钢筋140之间,用于密封第一管段120,防止浆料从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的连接处流出。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60为阶梯状的环状密封圈。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60包括的环状的第一限位部161与环状的第二限位部163。

请参阅图3,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连接,同时第一限位部161的轴线与第二限位部163的轴线重合,第一限位部161的内径与第二限位部163的内径相同,第一限位部161的外径小于第二限位部163的外径。即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之间形成限位台阶,一方面用于密封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的连接处,另一方面用于固定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

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一体成型设置,密封效果更佳。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分别为弹性限位部,优选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一间隙过盈配合。

第二密封圈164设置于第三管段130的内壁与第二钢筋150之间,用于密封第三管段130,防止浆料从第三管段130与第二钢筋150的连接处流出。

其中,第二密封圈164为阶梯状的环状密封圈,第二密封圈164与第一密封圈160的设置相同,并且第二密封圈164与第二间隙也过盈配合。

现有的灌浆套筒10b需28天抗拉强度测试且只有80%合格率的产品,本实施例提供的灌浆试拉仅需18天,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在试拉试验中100%合格,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有效节约材料,并且加快产品量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的生产加工周期只需要8分钟,而现有的则需要1小时,使产品大批量生产得于实现,有效节约生产周期和降低能耗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预制件(图未示),其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内浇注有混凝土。此处的建筑预制件为由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竖向连接的预制柱或预制剪力墙等。或者,由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连接的预制叠合梁等。

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a的工作原理是:将第一钢筋140插入第一管段120,第二钢筋150插入第三管段130,通过第一密封圈160与第二密封圈164的作用,有效密封浇注腔180,从灌浆口121注入浆料灌满浇注腔180,有效将第一钢筋140以及第二钢筋150连接在一起。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其为半灌浆套筒,其包括套筒本体100b、第一密封圈160以及连接件170。

套筒本体100b的内壁为光滑的曲面,此处的光滑的曲面是指即套筒本体100b的内壁未设置剪力槽210或凸起等,不仅便于加工,同时有效提高套筒本体100b的力学性能以及抗拉强度。

其中,套筒本体100b的厚度均匀,同时由于未设置剪力槽210,可将套筒本体100b的厚度设置为原剪力槽210的槽底至套筒本体100b的外壁之间的厚度。即有效使套筒本体100b的厚度变小,节约材料,同时使套筒本体100b的抗拉强度提高。

套筒本体100b包括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

具体地,第二管段10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的内部形成贯通的浇注腔180,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分别呈管状。第二管段101、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三管段130一体成型设置,便于制作,同时抗拉伸能力更佳。

具体地,第一管段120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101一端至远离第二管段101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一管段120的截面为锥面,第三管段130的管径沿靠近第二管段101一端至向远离第二管段101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一管段120以及第二管段101呈倒锥状,倒锥状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灌浆料进行挤压,使灌浆料与钢筋的结合更为牢固。通过上述设置,使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无应力集中,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往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两端的内壁开设封槽220,使原本28天才能抗拉强度合格,且只有80%合格率,变为10天就能抗拉强度能100%合格,有效提高效率和合格率。同时可增强灌浆料与钢筋的粘结力,保证钢筋不发生粘结滑移破坏。

第一管段120与第二管段101对称设置,使第一管段120与第二管段101得受力更为均匀。

具体地,第一管段120开设有灌浆口121,第三管段130开设有出浆口131。其中,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设置于第二管段101的轴线的同侧,有效提高后期灌浆后的产品质量,可选地,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的口径、形状相同,并且沿第二管段101的重心对称设置。灌浆口121与出浆口131分别与浇注腔180连通。

为了保证灌浆质量,使浆料灌满第二管段101,优选灌浆口121向远离第一管段120的外壁突出于第一管段120的外壁,出浆口131向远离第三管段130的外壁突出于第三管段130的外壁。

同时为了便于后期与灌浆设备连接,优选灌浆口121的内壁与出浆口131的内壁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卡台133,其中,灌浆口121的截面,灌浆口121靠近第一管段120一侧的卡台133的直径小于远灌浆口121靠近第一管段120一侧的卡台133的直径,从而灌浆口121的截面呈一定的漏斗形,便于灌浆的同时,防止浆料流出。

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还包括需要被连接的第一钢筋140与第二钢筋150,其中,第一钢筋140的一端伸入第一管段120,第二钢筋150的一端伸入第三管段130,第一钢筋140以及第二钢筋15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钢筋140的轴线与第二钢筋150的轴线重合,通过第二管段101实现第一钢筋140与第二钢筋150的连接,同时,连接效果佳。

第一钢筋140的管径小于第一管段120的内壁的最小直径,便于安装第一密封圈160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60设置于第一管段120的内壁与第一钢筋140之间,用于密封第一管段120,防止浆料从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的连接处流出。

请参阅图2,第一密封圈160为阶梯状的环状密封圈。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60包括的环状的第一限位部161与环状的第二限位部163。

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连接,同时第一限位部161的轴线与第二限位部163的轴线重合,第一限位部161的内径与第二限位部163的内径相同,第一限位部161的外径小于第二限位部163的外径。即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之间形成限位台阶,一方面用于密封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的连接处,另一方面用于固定第一管段120与第一钢筋140。

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一体成型设置,密封效果更佳。其中,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二限位部163分别为弹性限位部,优选第一限位部161与第一间隙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三管段130与第二钢筋150螺纹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4,第三管段130内设有连接件170,例如第三管段130内焊接有连接件170,连接件170设有螺孔(图未示),螺孔的轴线与第二管段101的轴线重合,螺孔设有与第二钢筋150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即螺孔设有与第二钢筋150配合。

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三管段130的内壁设有与第二钢筋150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图未示),无需灌浆,便将第二钢筋150固定于第三管段130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预制件(图未示),其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内浇注有混凝土。此处的建筑预制件为由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竖向连接的预制柱或预制剪力墙等。

带挤压倒锥灌浆套筒10c的工作原理是:将第二钢筋150机械固定于连接件170,将第一钢筋140插入第一管段120,通过第一密封圈160有效密封浇注腔180,从灌浆口121注入浆料灌满浇注腔180,有效将第一钢筋140以及第二钢筋150连接在一起。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浆套筒,其加工简单,无应力集中,抗拉强度合格率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预制件,使用方便,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