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750发布日期:2018-06-08 21:0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超高、大体量建筑工程的不断出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构件被广泛应用于高空大跨度建筑结构中。型钢混凝土即在混凝土构件加入一定规格的型钢,与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构件,充分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提高混凝土构件强度,减小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但由于此类构件,跨度较大处于高空,且构件自身重量大,梁模板支撑体系一直是困扰施工企业的一大重难点,传统的落地式钢管支撑架不能满足型钢混凝土结构高空和大跨度施工工艺,安全系数低,钢管施工量大,工人劳动量大,由于钢管自身荷载较大,地基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落地式钢管支撑架不能满足型钢混凝土结构高空和大跨度施工工艺,安全系数低,钢管施工量大,工人劳动量大,由于钢管自身荷载较大,地基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异形吊杆、加固螺帽、紧固螺帽、圆孔、型钢、方木、钢管、山型卡,所述异形吊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上段设置有90度的弯曲段,中间部位设置有弯折段,90度的弯曲段和弯折段的另一边呈垂直状态,弯折距离B为型钢开孔至下翼缘板的距离,弯折距离C为型钢下翼缘板的距离,异形吊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方木、钢管和加固螺帽连接,所述加固螺帽和钢管之间设置有山型卡,异形吊杆的90度弯曲段穿过型钢的圆孔和紧固螺帽连接,所述型钢为混凝土结构自身内置型钢,在型钢的腹板上开设圆孔。

进一步,所述异形吊杆1为Q235圆钢。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固梁底模板时,将所述异形吊杆穿过混凝土结构自身内置的型钢的圆孔,左右中间对称安装,安装紧固螺帽,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所述方木、钢管、山型卡,底模即安装完成,再按照传统梁侧模板安装方法安装侧模,梁模板安装完成,拆除时只需拆除所述方木、钢管、山型卡即可,异形吊杆内置于梁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2、实用性强,操作方便;3、可减少大量材料及劳动力投入,大大提高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系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异形吊杆1、加固螺帽2、紧固螺帽3、圆孔4、型钢5、方木6、钢管7、山型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主要由异形吊杆1、加固螺帽2、紧固螺帽3、圆孔4、型钢5、方木6、钢管7、山型卡8组成。

所述异形吊杆1两端设置有螺纹段,其上段设置有90度的弯曲段,中间部位设置有弯折段,90度的弯曲段和弯折段的另一边呈垂直状态,弯折距离B为型钢5开孔至下翼缘板的距离,弯折距离C为型钢5下翼缘板的一半距离,异形吊杆1的下端依次穿过方木6、钢管7和加固螺帽2连接,所述加固螺帽2和钢管7之间设置有山型卡8,异形吊杆1的90度弯曲段穿过型钢5的圆孔4和紧固螺帽3连接,所述型钢5为混凝土结构自身内置型钢,在型钢5的腹板上开设圆孔4。所述异形吊杆1为Q235圆钢。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固梁底模板时,将所述异形吊杆1穿过混凝土结构自身内置的型钢5的圆孔4,左右中间对称安装,安装紧固螺帽3,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所述方木6、钢管7、山型卡8,底模即安装完成,再按照传统梁侧模板安装方法安装侧模,梁模板安装完成,拆除时只需拆除所述方木6、钢管7、山型卡8即可,异形吊杆1内置于梁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装置,在组装装置时,所述异形吊杆1两端车丝,使用钢筋弯曲机将异形吊杆1的一段弯曲90度,中间弯折,所图2所示弯折距离B为所述型钢5开孔至下翼缘板距离,弯折距离C为所述型钢5下翼缘板一半距离,所述加固螺帽2同异形吊杆1配套,所述紧固螺帽3同为防止所述异形螺杆1受力后脱落。加固梁底模板时,将所述免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无支撑体系支模其装置穿过所述圆孔4,安装使所述紧固螺帽3,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所述方木6、钢管7、山型卡8,然后安装所述紧固螺帽3,底模即安装完成,再按照传统梁侧模板安装方法安装侧模。梁模板安装完成,拆除时只需拆除所述方木6、钢管7、山型卡8即可,螺杆内置于梁,无需拆除,操作简单,牢固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