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862发布日期:2018-06-22 23:4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抗震要求的提高,剪力墙结构型式的应用日益增多。带转角的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两垂直墙肢阴阳角模板的有效固定,是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的保证措施。传统剪力墙转角处模板的加固往往采用铁丝绑扎、螺杆焊接、钢管顶撑等方式,操作麻烦且成效较差,容易漏浆且不能保证其阴阳角顺直平整、方正。2015年出现的“一种L形剪力墙模板阳角加固体系(CN204983638U)”,在剪力墙阳角模板主龙骨(双拼钢管)外侧,又加固了一道纵向钢管以及一道横向定长钢管,结构略为复杂,花工费时,增加成本;采用圆钢管,容易滑动,固定不牢靠;剪力墙模板背楞次龙骨采用木枋而非方钢管,截面尺寸规格难统一,拆模后砼平整度难保证;剪力墙两墙肢横截面模板限位采用穿管对拉螺栓,只能保证横截面不变大,还需采用砼内撑条等限位措施,才能保证横截面不变小,浪费材料,且在剪力墙砼振捣过程中,砼内撑条极易破坏失效,若穿管对拉螺栓锁太紧,容易造成横截面缩颈,阴角处嵌模。2016年出现的“一种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 (CN206189851U)”,使用阴角加固臂限制阴角直角,增加材料;阴角加固臂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在同一高度,且仅采用搭接方式连接,固定不牢靠,在剪力墙砼振捣过程中易脱落,而失去限位作用;横向主龙骨采用圆钢管,容易滑动,固定不牢靠;其横截面限位亦采用穿管对拉螺栓与砼内撑条,浪费材料,且在剪力墙砼振捣过程中,砼内撑条极易破坏失效,若穿管对拉螺栓锁太紧,容易造成横截面缩颈,阴角处嵌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固定牢固可靠、节约材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及节约企业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包括剪力墙模板,所述剪力墙模板由两个L形的单板构成,在转角内侧形成一阴角、外侧形成一阳角;所述剪力墙模板的底部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L形的压脚板,在所述压脚板上面紧贴所述剪力墙模板内外两侧面设有若干竖向次龙骨,所述阴角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所述阳角两边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紧贴所述竖向次龙骨外侧设有若干横向主龙骨;且相邻两个剪力墙模板面上所述横向主龙骨上下交错布置;每块所述剪力墙模板内外两侧的所述横向主龙骨通过若干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连接固定,每所述横向主龙骨位于所述阳角端设有一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连接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相互交错的另一所述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剪力墙模板的端部封闭,所述端部形成两直角;所述两直角的各自的两直角边分别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紧贴所述端部的所述竖向次龙骨外设有若干所述横向主龙骨,所述端部的所述横向主龙骨与端部相邻的两所述剪力墙模板面上的所述横向主龙骨上下交错布置,位于端部两侧的每所述横向主龙骨在所述端部外侧通过一普通对拉螺栓连接固定;每所述端部的所述横向主龙骨两端各通过一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连接固定,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连接于与该所述端部的所述横向主龙骨相互交错的另一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次龙骨为一方钢管,所述横向主龙骨为双方钢管,所述压脚板为木条或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包括一螺杆、一卡件、一锁紧件以及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一端为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的一端口凸设有一穿射件,所述穿射件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回转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螺纹套管的轴线;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卡件,然后用所述锁紧件锁紧;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旋入所述调节件的内螺纹套管内,所述卡件端卡在所述横向主龙骨上并用所述锁紧件锁紧,所述调节件端连接固定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上下交错布置的所述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为山型卡件,所述山型卡件的一端面为双圆弧面,另一端面为平面,所述锁紧件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穿射件为螺母或圆环。

进一步的,位于同一剪力墙模板面上的两相邻所述竖向次龙骨之间的间距≤305mm,位于最底部的一所述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离墙底的距离≤150mm,位于同一剪力墙模板面的相邻两所述横向主龙骨之间的间距≤600mm,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的螺杆直径≥1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包括剪力墙模板,所述剪力墙模板由两个L形的单板构成,在转角内侧形成一阴角、外侧形成一阳角;所述剪力墙模板的底部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L形的压脚板,在所述压脚板上面紧贴所述剪力墙模板内外两侧面设有若干竖向次龙骨,所述阴角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所述阳角两边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紧贴所述竖向次龙骨外侧设有若干横向主龙骨;且相邻两个剪力墙模板面上所述横向主龙骨上下交错布置;每块所述剪力墙模板内外两侧的所述横向主龙骨通过若干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连接固定,每所述横向主龙骨位于所述阳角端设有一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连接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相互交错的另一所述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牢固可靠、节约材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及节约企业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阳角部位示意图。

图中:1、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2、竖向次龙骨;3、普通对拉螺栓; 4、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5、剪力墙模板;51、阴角;52、阳角;53、端部;531、直角;54、单板;6、横向主龙骨;61、第一横向主龙骨;62、第二横向主龙骨;62、第三横向主龙骨;64、第四横向主龙骨;65、第五横向主龙骨;7、压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包括剪力墙模板5,所述剪力墙模板5由两个L形的单板54构成,在转角内侧形成一阴角51、外侧形成一阳角52;所述剪力墙模板5的底部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L形的压脚板7,在所述压脚板7上面紧贴所述剪力墙模板5内外两侧面设有若干竖向次龙骨2,所述阴角51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2,所述阳角52两边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2,紧贴所述竖向次龙骨2外侧设有若干横向主龙骨6;且相邻两个剪力墙模板面上所述横向主龙骨上下交错布置;具体一实施例为第二横向主龙骨62和第一横向主龙骨61上下交错布置;

每块所述剪力墙模板5内外两侧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通过若干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连接固定,具体一实施例为第二横向主龙骨62和第四横向主龙骨64通过若干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连接固定;

每所述横向主龙骨6位于所述阳角52端设有一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 4,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连接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6相互交错的另一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1,具体一实施例为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一端连接固定于第四横向主龙骨,另一端连接固定于第五横向主龙骨上的所述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上1。

所述剪力墙模板5的端部53封闭,所述端部53形成两直角531;所述两直角531的各自的两直角边分别各设有一竖向次龙骨2;紧贴所述端部53 的所述竖向次龙骨2外设有若干所述横向主龙骨6,所述端部53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与端部53相邻的两所述剪力墙模板5面上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 上下交错布置,具体一实施例为:第二横向主龙骨62、第四横向主龙骨64 分别与第三横向主龙骨63上下交错布置;

位于端部53两侧的每所述横向主龙骨6在所述端部53外侧通过一3 连接固定;具体一实施例为:第二横向主龙骨62和第四横向主龙骨64在所述端部53外侧用所述普通对拉螺栓3连接固定;

每所述端部53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两端各通过一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连接固定,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连接于与该所述端部53 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相互交错的另一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上。

所述竖向次龙骨2为一方钢管,所述横向主龙骨6为双方钢管,所述压脚板7具体一实施例为木条或角钢。

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包括一螺杆41、一卡件42、一锁紧件43 以及一调节件44;所述调节件44一端为内螺纹套管441,所述内螺纹套管 441的一端口凸设有一穿射件442,所述穿射件442设有一通孔4421,所述通孔4421的回转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螺纹套管44的轴线;所述螺杆41一端穿过所述卡件42,然后用所述锁紧件43锁紧;所述螺杆41的另一端旋入所述调节件44的内螺纹套管441内,所述卡件42端卡在所述横向主龙骨 6上并用所述锁紧件43锁紧,所述调节件44端连接固定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下交错布置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 上,具体一实施例为:所述调节件44连接并固定于第二横向主龙骨62上的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上,所述卡件42卡在第三横向主龙骨63外侧面然后用所述所紧件43锁紧。

所述卡件42具体一实施例为山型卡件,所述山型卡件42的一端面为双圆弧面421,另一端面为平面422,所述锁紧件43具体一实施例为螺母。

所述穿射件442具体一实施例为螺母或圆环。

优选的,位于同一剪力墙模板面上的两相邻所述竖向次龙骨2之间的间距≤305mm,位于最底部的一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离墙底的距离≤150mm,位于同一剪力墙模板面的相邻两所述横向主龙骨6之间的间距≤600mm,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3的螺杆直径≥ 12mm。

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的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墙体的厚度加上所述剪力墙模板5的厚度计算出宽度尺寸后,在混凝土地板面上根据所述宽度尺寸弹出剪力墙边线,再沿着所述剪力墙边线外侧钉所述L形的压脚板7;

步骤S2、剪力墙钢筋安装完成后,将所述L形的剪力墙模板5的底部紧靠所述L形压脚板7内侧,然后安装所述L形的剪力墙模板5;

步骤S3、所述剪力墙模板5外侧面固定多根所述竖向次龙骨2,剪力墙转角处所述阴角51部位紧贴剪力墙模板5单独固定一根所述竖向次龙骨2,剪力墙转角阳角52部位的两边紧贴剪力墙模板5各固定一所述竖向次龙骨 2;

步骤S4、紧贴所述竖向次龙骨2外侧布置若干所述横向主龙骨6,通过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穿过所述剪力墙模板5另一面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连接并固定,所述横向主龙骨6在相邻的两剪力墙模板面上形成上下交错布置;

步骤S5、每所述横向主龙骨6位于所述阳角52端用一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于与该所述横向主龙骨6相互交错的另一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上。

还包括步骤S6、封闭所述剪力墙模板5的端部53,所述端部53形成两直角531;在所述两直角531的各自的两直角边分别各安装一竖向次龙骨2;紧贴所述端部竖向次龙骨2外安装若干所述横向主龙骨6,所述端部53横向主龙骨6与所述端部53相邻的两所述剪力墙模板面上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下交错布置,位于端部53两侧的每所述横向主龙骨6在所述端部53外侧通过一所述普通对拉螺栓3连接固定;每所述端部53横向主龙骨6两端各通过一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连接固定,所述阳角模板加固组合螺杆4连接于与该所述端部横向主龙骨6相互交错的另一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上。

所述竖向次龙骨2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305mm,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的螺杆直径≥12mm,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横向主龙骨6上的所述三段式止水型对拉螺杆1离墙底≤150mm,所述横向主龙骨6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600mm,所述竖向次龙骨2具体一实施例为一方钢管,所述横向主龙骨6具体一实施例为双方钢管,所述压脚板7具体一实施例为木条或角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可靠,使用方便,材料为工地常见的材料,取材容易,节约企业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