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筒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427发布日期:2018-06-19 22:2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华夫筒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华夫筒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生产厂房中工艺生产层的面积大,并具有高洁净度与防微振的要求,对工艺生产层较多采用空心承重楼板的形式。为实现高洁净度要求,洁净室正压控制,采用垂直层流的气流组织,洁净空气自顶棚向下带走尘埃经楼板所布满的垂直贯通孔(回风口)排向下层,楼板的开孔面积率达到25%。在建筑结构的防微振设计中,工艺生产层采用大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增强结构水平刚度,一般设计厚度为600~1200mm,在楼板布设密孔可减小自重。

空心承重楼板,其使用的模板为多个方形华夫筒拼接而成,多个方形华夫筒之间形成井字梁的模板,在井字梁的模板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井字梁,成为空心承重楼板的主体。每一个方形华夫筒为中空结构,其空腔形成空心承重楼板的贯通孔。

方形华夫桶内部为空腔结构,外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胀模、变形、划伤等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华夫筒支撑装置,避免方形华夫筒出现胀模、变形、划伤等不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华夫筒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挡板单元、四个侧壁挡板单元和中间支撑单元,所述顶部挡板单元和四个侧壁挡板单元分别贴设于华夫筒内壁的顶部和四个侧壁,所述中间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华夫筒的内腔的中央,支撑所述顶部挡板单元和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其中,所述中间支撑单元包括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长度为所述支撑板高度的一半,两块所述支撑板呈十字交叉状相互卡设,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为整块平板,所述顶部挡板单元包括:一块第一挡板和两块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为矩形平板,两块所述第二挡板分布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形成“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单元和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接触处靠近所述华夫筒底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块,分布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固定于所述侧壁挡板单元上,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卡槽,用于卡设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挡板单元、四个侧壁挡板单元和中间支撑单元所用板材的厚度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挡板单元、四个侧壁挡板单元和中间支撑单元所用板材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华夫筒的高度方向一致,其宽度为200~400mm。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挡板单元宽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华夫筒支撑装置,经济适用、施工简便、自重轻,有效解决方形华夫筒的胀模、变形、划伤等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方形华夫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方形华夫筒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华夫筒支撑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华夫筒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华夫筒支撑装置中顶部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华夫筒支撑装置中侧壁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华夫筒支撑装置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支撑单元,101.支撑板,101a.缺口,2.侧壁挡板单元,3.顶部挡板单元,301.第二挡板,302.第一挡板,5.固定块,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华夫筒支撑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顶部挡板单元3、四个侧壁挡板单元2和中间支撑单元1,所述顶部挡板单元3和四个侧壁挡板单元2分别贴设于华夫筒内壁的顶部和四个侧壁,所述中间支撑单元1设置于所述华夫筒的内腔的中央,支撑所述顶部挡板单元3和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其中,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中间支撑单元1包括两块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缺口101a,所述缺口101a长度为所述支撑板101高度的一半,两块所述支撑板101呈十字交叉状相互卡设。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挡板单元3和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为整块平板。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为整块平板,如图5所示,所述顶部挡板单元3包括:一块第一挡板302和两块第二挡板301,所述第一挡板302和所述第二挡板301均为矩形平板,两块所述第二挡板301分布于所述第一挡板302的两侧,形成“十”字形。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中间支撑单元1和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接触处靠近所述华夫筒底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块4,分布于所述支撑板101的两侧固定于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上,两个所述固定块4之间形成卡槽5,用于卡设所述支撑板101,防止在搬运或浇筑过程中支撑板101发生位移偏位,避免支撑时导致胀模等不良。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挡板单元3、四个侧壁挡板单元2和中间支撑单元1所用板材的厚度为10~20mm,优选地,所用板材的厚度为15mm,并且使用无漆面木模板制作。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侧壁挡板单元2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华夫筒的高度方向一致,其宽度为200~400mm。优选地,宽度为300mm。侧壁挡板单元2长度为所述华夫筒的高度与顶部挡板单元3的厚度只差,顶部挡板单元3的宽度为300mm,顶部挡板单元3的长度为所述华夫筒的内腔顶部净宽。

安装方法:

先将所述华夫筒反扣,即底部朝上,露出内腔,先安装顶部挡板单元3,再安装侧壁挡板单元2,然后安装中间支撑单元1,最后在侧壁挡板单元2上安装固定块4,构成卡槽5,支撑板101,防止中间支撑单元1在搬运或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偏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华夫筒支撑装置,经济适用、施工简便、自重轻,有效解决方形华夫筒的胀模、变形、划伤等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