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51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和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①人均能源拥有量、储备量低;

②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

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

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我国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混凝土砌块和填充混凝土砌块围成空腔的保温隔热体,混凝土砌块包括矩形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矩形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前后方向延伸,矩形框包括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第一构件包括从上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长立板、第一长立板下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的第一长横板、第一长横板右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短立板以及第一短立板上边沿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一短横板,第一长横板与下壁具有间隙,第一短立板与右壁具有间隙,第二构件包括从下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长立板、第二长立板上边沿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二长横板、第二长横板左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短立板以及第二短立板下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的第二短横板,第二长横板与上壁具有间隙,第二短立板与左壁具有间隙,第一长立板位于第二长立板右侧且它们具有间隙。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上壁中设置有上耐碱玻纤网格布,上耐碱玻纤网格布靠近上壁上表面;下壁中设置有下耐碱玻纤网格布,下耐碱玻纤网格布靠近下壁下表面。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上壁上表面粘贴上耐碱玻纤网格布;下壁下表面粘贴下耐碱玻纤网格布。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左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向左凸出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道凸肋;右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向右凸出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道凸肋。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还包括上板,上板通过三根支柱支撑于上壁上,上板与上壁之间的夹层填充保温隔热板。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还包括上板,上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凸起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若干上燕尾榫,这些上燕尾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上壁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若干下燕尾榫,这些下燕尾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下燕尾榫位于相邻两上燕尾榫的中间,上板与上壁之间的夹层填充保温隔热板,保温隔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形成有燕尾槽。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上壁上表面敷设砂浆层,砂浆层包括抗裂砂浆层和保温砂浆层,保温砂浆层位于上壁上表面和抗裂砂浆层之间,保温砂浆层内置有钢丝网,钢丝网的支腿经由保温砂浆层延伸至上壁内。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保温隔热体材质为EPS板、XPS板、石墨挤塑板或者聚氨酯板。

上述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整体由混凝土砌块和保温隔热体组成,混凝土砌块由矩形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组成,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形状使得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保温隔热体填充混凝土砌块围成空腔,对应地,保温隔热体形状复杂,其与混凝土砌块结合紧密,保温隔热体隔断了混凝土砌块围成空腔,使得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壁,2左壁,3下壁,4右壁,5第二长立板,6第二长横板,7第二短立板,8第二短横板,9第一长立板,10第一长横板,11第一短立板,12第一短横板,13保温隔热体,14上耐碱玻纤网格布, 16上板,17保温隔热板,18抗裂砂浆层,19钢丝网,20保温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混凝土砌块和填充混凝土砌块围成空腔的保温隔热体13,混凝土砌块包括矩形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矩形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前后方向延伸,矩形框包括上壁1、下壁3、左壁2和右壁4,第一构件包括从上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长立板9、第一长立板下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的第一长横板10、第一长横板右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短立板11以及第一短立板上边沿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一短横板12,本文中的长短是相对而言,例如,第一长立板较第一短立板长,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一长横板与下壁具有间隙,第一短立板与右壁具有间隙。第二构件包括从下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长立板5、第二长立板上边沿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二长横板6、第二长横板左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短立板7以及第二短立板下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的第二短横板8,第二长横板与上壁具有间隙,第二短立板与左壁具有间隙,第一长立板位于第二长立板右侧且它们具有间隙。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形状可以完全形同,只不过位置和方向不同。保温隔热体材质优选为EPS板、XPS板、石墨挤塑板或者聚氨酯板。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上壁中设置有上耐碱玻纤网格布14,上耐碱玻纤网格布靠近上壁上表面;下壁中设置有下耐碱玻纤网格布,下耐碱玻纤网格布靠近下壁下表面,耐碱玻纤网格布起到增强作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上壁上表面粘贴上耐碱玻纤网格布14;下壁下表面粘贴下耐碱玻纤网格布,耐碱玻纤网格布起到增强作用。

具体地,左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向左凸出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道凸肋;右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向右凸出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道凸肋。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还包括上板16,上板通过三根支柱支撑于上壁上,上板与上壁之间的夹层填充保温隔热板17。保温隔热板17材质为EPS板、XPS板、石墨挤塑板或者聚氨酯板。提高保温效果以及扩展应用领域。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还包括上板16,上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凸起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若干上燕尾榫,这些上燕尾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上壁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且前后方向延伸的若干下燕尾榫,这些下燕尾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下燕尾榫位于相邻两上燕尾榫的中间,上板与上壁之间的夹层填充保温隔热板17,保温隔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形成有燕尾槽。

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不同在于,上板和上壁的连接方式,实施例4是直接通过三根支柱连接,实施例5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保温隔热板连接,保温隔热板分别通过燕尾榫槽与上板和上壁连接。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上壁上表面敷设砂浆层,砂浆层包括抗裂砂浆层18和保温砂浆层20,保温砂浆层位于上壁上表面和抗裂砂浆层之间,保温砂浆层内置有钢丝网19,钢丝网的支腿经由保温砂浆层延伸至上壁内。保温砂浆层内置钢丝网,保温性能良好,整体结构强度高,提高了抗裂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